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珠海高新区:聚力创新 再创佳绩 加速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8-28 点击:

  引言:“珠海高新招商”以招商运营为核心,聚焦珠海工业园区、珠海5.0产业园等招商引资工作,依托专业的招商团队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产业园入驻、平台搭建、产业政策咨询、科技服务等全流程专业服务。推动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走深走实,为高新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导读:珠海高新区是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3年3月由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授牌并进行动态管理的国家级高新区。2017年6月,为落实“双自联动”(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横琴高新技术和科技研发园区被纳入高新区范围,逐步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即珠海高新区下辖唐家湾园区、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区、新青科技工业园、市航空航天产业园、富山工业园区和横琴高新科技研发园区等分园区)。2022年,珠海高新区“一区多园”综合评价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7位、全省第3位,主园区实现生产总值326.8亿元、增长4.5%,位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总额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实现10.3%、100.4%和9.5%的增长。未来,珠海高新区将牢记“高”“新”使命,以创新为墨,用实干为笔,不遗余力“拼、抢、争”,全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龙头
 
  珠海高新区主园区(以下简称“主园区”)占地面积175平方公里,坐落于唐家湾镇,地处“黄金内湾”和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最前沿、最关键的位置,同时也是深珠合作的桥头堡、示范区。北面与中山接壤,东面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京港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广珠城际轨道贯穿境内,是出入珠海的主要门户。未来将形成与广州地铁相接、与深圳跨海相连、与港澳紧密联通的交通布局,实现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打造“外联内畅”交通体系。
 
  主园区强化产业集聚攻坚,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链,壮大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数字经济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区块链、6G、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全力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龙头。
 
  珠海高新区主园区
 
  高新区内共有南方软件园等16个孵化器,面积173.4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6个。清华科技园连续5年获评国家级孵化器运营A级,港澳科创园入选省粤港澳科技企业孵化器,智慧产业园获评省大数据产业园、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岭南大数据研究院、广东省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珠海)孵化基地等一批创新平台落地。
 
  珠海高新区鸟瞰图
 
  高新区内拥有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珠海南方软件网络评测中心、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等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拥有政府天使投资基金、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政策性融资担保、“成长之翼”助贷、珠海市首个企业创新及信用评估线上平台、上市培育服务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拥有全国首家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法庭和知识产权检察室。
 
  高新区综合评价全省第三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22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中,珠海高新区在全国169个高新区中综合评价排名稳居第17名,名次与2021年持平但稳中有进(2021年综合评价中,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武汉高新区等12家国家高新区未参与评价)。在全省14家国家高新区中,珠海高新区排名仅次于深圳高新区、广州高新区,位列全省第三。
 
  在5个主要的一级评价指标中,珠海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跃度”排第15名,“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排第26名,“绿色发展和宜居包容性”排第18名,“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排第26名,“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排第19名。其中,“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排名与上年度持平;“绿色发展和宜居包容性”排名上升9名。评价结果显示,珠海高新区在创新成果产出效率、创新经济发展、企业研发投入力度、科技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表现突出。
 
  多措并举创新之树枝繁叶茂
 
  珠海高新区2022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850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6.6%;主园区实现生产总值326.8亿元,同比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5.7亿元,同比增长10.3%;专利授权量增至3963件,同比增长15%;有效发明专利增至4720件,同比增长31%;连续12年获评“火炬统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在高新区综合排名中稳居全国第17位。这些成绩背后彰显的是珠海高新区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及其独具优势的高质量发展逻辑。
 
  一是企业发展实现新跨越。聚焦创新主体培育,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高新区2022年全年高企数量达到6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43家,分别占全市27%、34%;入选市独角兽企业培育库企业45家,占全市42%;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11家,占全市33%;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179家,占全市25%;境内外上市企业共18家,占全市39%。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省重点实验室2家。“天琴计划”恒温超静山洞实验室基本竣工,“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通过国家航天局验收。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研发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正式下水,牵头研发的全球首艘智能科考船“珠海云”基本竣工。
 
  “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
 
  二是产业培育实现新提升。聚焦做优做强“3+3+1”现代产业体系,兑现产业扶持、科技创新等资金超7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67.6%和71.5%,分别实现23.6%和18.7%的增长。医疗器械产业产值连续9个季度实现20%以上增长,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产值实现近30%增长。
 
  三是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实施“产业教授计划”,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组建高新区高校校友联盟,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0所高校争先加盟,打造“校友资源+高新转化”合作体系。成功举办第八届“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国内外705个创新创业团队踊跃参赛,参赛项目数同比增长35%。建立“1+N”凤凰人才服务机制,建设人才“一网通”平台,在全市率先推出人才奖补“免申即享”项目。全年兑现各类人才扶持资金超2.5亿元,新引进国家级、省市级人才97名,排名全市第一。在全省率先出台产业工人子女入读公办学校专项政策,服务范围涵盖全区7.4万名产业工人。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加速迈向世界级高科技园区
 
  时光不恋过往,大江永远奔腾。2023年伊始,无论身处日新月异的产业园区,还是塔吊林立的项目工地、机器轰鸣的车间,都能感受到珠海高新区在新的一年加快发展的坚定决心、攻坚斗志和精彩实践。
 
  一是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动能。加快推进后环片区未来科技城、金银湾超级总部基地两大发展引擎规划建设。深入推进战略规划、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三大规划,研究制定促进未来科技创新、推进未来产业发展、规范未来城市运营的“一套政策”保障体系,推进产业促进条例立法。打造前环超级总部中心和银坑科技研发中心,大力引进总部企业创新基地、研发中心,高标准推进珠海海洋中心建设,打造“珠海硅谷”和创新创业新地标。
 
  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园5.0产业新空间项目建设工地
 
  二是做强实体经济根基。以大规划布局大产业,加快出台“一区多园”产业规划。实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企业梯度培育,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做优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百亿元级主导产业,谋划储能、传感器等产业集聚发展,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投资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建优建强5.0产业新空间,狠抓项目落地转化,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超百亿元,加快建成枝繁叶茂的“产业森林”。
 
  南方软件园
 
  三是夯实创新驱动发展中坚力量。从外部招引、内部培育以及发挥空间载体和科技服务机构作用三方面入手,加快招引和培育科技型企业,稳步实现2023年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9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90家的目标。支持区内科技型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专精特新”企业,助推高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中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格创·数谷5.0产业新空间项目
 
  四是实施产教融合和“揭榜挂帅”攻关行动。支持辖区高校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优质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围绕主导产业方向遴选若干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实施“揭榜挂帅”攻关行动;支持迈为等区内企业参与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区内企业申报国家、省科学技术奖,在重大科技攻关中彰显珠海高新智慧。
 
  风劲潮起,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须奔腾不息。紧扣“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珠海高新区正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珠海高新区:聚力创新 再创佳绩 加速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2023-08-28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引言:“珠海高新招商”以招商运营为核心,聚焦珠海工业园区、珠海5.0产业园等招商引资工作,依托专业的招商团队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产业园入驻、平台搭建、产业政策咨询、科技服务等全流程专业服务。推动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走深走实,为高新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导读:珠海高新区是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3年3月由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授牌并进行动态管理的国家级高新区。2017年6月,为落实“双自联动”(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横琴高新技术和科技研发园区被纳入高新区范围,逐步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即珠海高新区下辖唐家湾园区、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区、新青科技工业园、市航空航天产业园、富山工业园区和横琴高新科技研发园区等分园区)。2022年,珠海高新区“一区多园”综合评价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7位、全省第3位,主园区实现生产总值326.8亿元、增长4.5%,位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总额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实现10.3%、100.4%和9.5%的增长。未来,珠海高新区将牢记“高”“新”使命,以创新为墨,用实干为笔,不遗余力“拼、抢、争”,全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龙头
 
  珠海高新区主园区(以下简称“主园区”)占地面积175平方公里,坐落于唐家湾镇,地处“黄金内湾”和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最前沿、最关键的位置,同时也是深珠合作的桥头堡、示范区。北面与中山接壤,东面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京港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广珠城际轨道贯穿境内,是出入珠海的主要门户。未来将形成与广州地铁相接、与深圳跨海相连、与港澳紧密联通的交通布局,实现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打造“外联内畅”交通体系。
 
  主园区强化产业集聚攻坚,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链,壮大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数字经济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区块链、6G、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全力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龙头。
 
  珠海高新区主园区
 
  高新区内共有南方软件园等16个孵化器,面积173.4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6个。清华科技园连续5年获评国家级孵化器运营A级,港澳科创园入选省粤港澳科技企业孵化器,智慧产业园获评省大数据产业园、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岭南大数据研究院、广东省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珠海)孵化基地等一批创新平台落地。
 
  珠海高新区鸟瞰图
 
  高新区内拥有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珠海南方软件网络评测中心、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等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拥有政府天使投资基金、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政策性融资担保、“成长之翼”助贷、珠海市首个企业创新及信用评估线上平台、上市培育服务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拥有全国首家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法庭和知识产权检察室。
 
  高新区综合评价全省第三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22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中,珠海高新区在全国169个高新区中综合评价排名稳居第17名,名次与2021年持平但稳中有进(2021年综合评价中,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武汉高新区等12家国家高新区未参与评价)。在全省14家国家高新区中,珠海高新区排名仅次于深圳高新区、广州高新区,位列全省第三。
 
  在5个主要的一级评价指标中,珠海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跃度”排第15名,“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排第26名,“绿色发展和宜居包容性”排第18名,“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排第26名,“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排第19名。其中,“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排名与上年度持平;“绿色发展和宜居包容性”排名上升9名。评价结果显示,珠海高新区在创新成果产出效率、创新经济发展、企业研发投入力度、科技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表现突出。
 
  多措并举创新之树枝繁叶茂
 
  珠海高新区2022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850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6.6%;主园区实现生产总值326.8亿元,同比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5.7亿元,同比增长10.3%;专利授权量增至3963件,同比增长15%;有效发明专利增至4720件,同比增长31%;连续12年获评“火炬统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在高新区综合排名中稳居全国第17位。这些成绩背后彰显的是珠海高新区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及其独具优势的高质量发展逻辑。
 
  一是企业发展实现新跨越。聚焦创新主体培育,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高新区2022年全年高企数量达到6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43家,分别占全市27%、34%;入选市独角兽企业培育库企业45家,占全市42%;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11家,占全市33%;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179家,占全市25%;境内外上市企业共18家,占全市39%。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省重点实验室2家。“天琴计划”恒温超静山洞实验室基本竣工,“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通过国家航天局验收。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研发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正式下水,牵头研发的全球首艘智能科考船“珠海云”基本竣工。
 
  “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
 
  二是产业培育实现新提升。聚焦做优做强“3+3+1”现代产业体系,兑现产业扶持、科技创新等资金超7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67.6%和71.5%,分别实现23.6%和18.7%的增长。医疗器械产业产值连续9个季度实现20%以上增长,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产值实现近30%增长。
 
  三是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实施“产业教授计划”,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组建高新区高校校友联盟,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0所高校争先加盟,打造“校友资源+高新转化”合作体系。成功举办第八届“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国内外705个创新创业团队踊跃参赛,参赛项目数同比增长35%。建立“1+N”凤凰人才服务机制,建设人才“一网通”平台,在全市率先推出人才奖补“免申即享”项目。全年兑现各类人才扶持资金超2.5亿元,新引进国家级、省市级人才97名,排名全市第一。在全省率先出台产业工人子女入读公办学校专项政策,服务范围涵盖全区7.4万名产业工人。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加速迈向世界级高科技园区
 
  时光不恋过往,大江永远奔腾。2023年伊始,无论身处日新月异的产业园区,还是塔吊林立的项目工地、机器轰鸣的车间,都能感受到珠海高新区在新的一年加快发展的坚定决心、攻坚斗志和精彩实践。
 
  一是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动能。加快推进后环片区未来科技城、金银湾超级总部基地两大发展引擎规划建设。深入推进战略规划、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三大规划,研究制定促进未来科技创新、推进未来产业发展、规范未来城市运营的“一套政策”保障体系,推进产业促进条例立法。打造前环超级总部中心和银坑科技研发中心,大力引进总部企业创新基地、研发中心,高标准推进珠海海洋中心建设,打造“珠海硅谷”和创新创业新地标。
 
  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园5.0产业新空间项目建设工地
 
  二是做强实体经济根基。以大规划布局大产业,加快出台“一区多园”产业规划。实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企业梯度培育,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做优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百亿元级主导产业,谋划储能、传感器等产业集聚发展,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投资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建优建强5.0产业新空间,狠抓项目落地转化,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超百亿元,加快建成枝繁叶茂的“产业森林”。
 
  南方软件园
 
  三是夯实创新驱动发展中坚力量。从外部招引、内部培育以及发挥空间载体和科技服务机构作用三方面入手,加快招引和培育科技型企业,稳步实现2023年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9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90家的目标。支持区内科技型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专精特新”企业,助推高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中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格创·数谷5.0产业新空间项目
 
  四是实施产教融合和“揭榜挂帅”攻关行动。支持辖区高校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优质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围绕主导产业方向遴选若干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实施“揭榜挂帅”攻关行动;支持迈为等区内企业参与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区内企业申报国家、省科学技术奖,在重大科技攻关中彰显珠海高新智慧。
 
  风劲潮起,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须奔腾不息。紧扣“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珠海高新区正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