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发布高质量发展指数(2022)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4-19 点击:次
近日,由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的《济南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2022)》正式发布。自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表述以来,高质量发展一直都是国家高新区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济南高新区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于2018年尝试探索建立了“济南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为了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济南高新区结合2021年的数据以及最新发展动态,编制了《济南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2022)》报告。今年是第四年发布该指数。该指数旨在全面展现济南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状态,揭示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为高新区落实两区定位提供决策支持。
济南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共包括高活力双创生态、高能级特色产业、高水平开放协同、高品质城区环境、高效率治理体系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以2017年为基期100,分别计算2017年到2021年五个分指数的表现情况,并采用加权方法,合成总指数,全面、多角度衡量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趋势。
测算结果显示,2017-2021年济南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总指数呈现出持续上升态势,由2017年的基期100增长至2021年的112.6,2021年总指数较2020年增长了2.8,在全球新冠疫情冲击的背景下基本保持原有增速。这说明济南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情况总体良好,在增强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全球开放合作,建设智慧生态城区,提高社会治理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指数发展呈现出以下五大发展亮点:
(一)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塑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动能
2017-2021年济南高新区高活力双创生态指数分别为100、109.4、119、126.4、132.6。从组成结构看,高活力双创生态指数2021年持续增长主要来源于成果产出和平台提优两项细分指数的贡献。
园区创新能力和潜力与日俱增。济南高新区发挥各类国家、省市创新平台的载体作用,加大龙头企业对原始创新的辐射带动效能,提高企业创新在全社会创新中的比重。园区各类国家级研发机构数、新型研发机构数、国家级孵化器数(含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数)均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17年至2021年五年时间分别增长1.5倍、21.5倍、1.3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连续四年持续上升,突破两位数。创新与经济加速融合。济南高新区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园区当年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2017年至2021年五年时间增长近3倍。园区利用“科创中国”科技经济融通平台,为企业开展科技成果等需求对接,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已超过2017年数据的10倍;园区搭建全省首个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网络平台,极大便捷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工作,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7年514家到2021年1623家,五年增长近3倍。
(二)产业转型加速跃升,着力培育优质企业梯度
2017-2021年济南高新区高能级特色产业指数分别为100、105.4、106.1、106.4、108.3。从组成结构看,高能级特色产业指数的增长主要源于特色引领细分指数的贡献。
产业向数字化、高端化转型步伐加快。济南高新区全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浪潮集团打造“中国算谷”,为创新驱动提供超级持久算力;同时全力保障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着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和未来产业“策源地”。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项目)数2017年至2021年五年时间增长近3倍。实施企业梯次培育战略。济南高新区深耕行业领域细分市场,分产业、分层次培育扶持各级各类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等创新型企业发展。2021年底,济南高新区培育独角兽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双五”企业数量2017年至2021年五年时间增长3.4倍;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8.7%增长至40.8%。
(三)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加快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步伐
2017-2021年济南高新区高水平开放协同指数分别为100、100.8、101.2、101.3、102.4。从组成结构看,高水平开放协同指数的增长主要源于跨境融合细分指数的贡献。
区域辐射带动效应明显。济南高新区在更高层次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持续深化区域经济和科技一体化发展水平,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从研发投入的带动作用看,2021年园区R&D经费支出占济南市R&D经费支出的比例突破30%;园区工商注册企业数占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的比例超80%。助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园区探索引领国际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引进来方面,对海外人才、资本、机构的吸引力持续提升,尤其是当年外商实际投资额增幅明显;在走出去方面,园区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创新竞争,尤其是境外研发机构数和企业当年PCT专利申请数大幅上升。值得强调的是园区创新推出“链上自贸”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在全国首创“一物一码”海关监管模式,“区港联动”模式被海关总署在全国推广。而留抵退税一键确认制被山东省政府推荐全国推广。
(四)平衡普惠体系完善,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2017-2021年济南高新区高品质城区环境指数分别为100、98.8、95.9、98.2、99.5。从组成结构看,高品质城区环境指数的增长主要源于平衡普惠细分指数的贡献。
民生福利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为提高工作人员生活便利和福利待遇,园区加快推进学校、医院建设和提高从业人员工资水平。2021年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和医院总数量较2017年总数量增长2.4倍。绿色发展行动有序推进。园区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产业发展水平,打造融创新、产业、人文、生态于一体的智慧城区。2021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较2017年明显降低;当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17年的185天增长至2021年的244天。
(五)探索现代治理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2017-2021年济南高新区高效率治理体系指数分别为100、103.4、105.1、106.5、107.8。从组成结构看,高水平开放协同指数的增长主要源于营商环境细分指数的贡献。
以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2021年济南高新区坚持向改革要效率,全年推出54项改革事项,通过减审批、提效能、强要素,不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落实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企业开办环节优化50%,办理时间缩短80%。推出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黄金19条”,其中13条属全市首创。政务服务质量持续增强。企业上云上平台当年新增用户数量均实现快速增长,2017年至2021年五年时间增长了12.7倍。政务服务综合满意度由2017年的87.11%增长至2021年的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