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支持5000万元!合肥高新区“创九条”政策升级发布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1-09 点击:次
最高支持5000万元!高新区“创九条”政策升级发布
◆对新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给予运行、研发经费支持,最高可达5000万元;
◆对企业亟需的关键技术岗位进行全球引才,经认定给予100万元资助;
◆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教研人员创业最高奖励50万元;
◆对重点产业领域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项目最高支持500万元……
11月5日,合肥高新区正式发布《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创九条"政策),重点围绕平台、人才、转化、技术、孵化、企业、金融、场景、服务九个核心维度,在支持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等9大方面,出台了16条具体支持政策举措。
一、政策全面升级,全方位构建创新政策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彰显了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支撑作用。据悉,“创九条”政策以完善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为着力点,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全面构建了“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创新链条体系,全流程提供“创新人才-孵化培育-科技金融-场景应用-保障服务”关键节点要素保障,全方位、立体式创新政策支持,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加大科技供给,切实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围绕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建设难点堵点,系统研究全国先发地区创新支持举措,制定含金量高、感召力强的政策点,精准支持,让更多科创成果在合肥高新区生根发芽。
二、聚焦核心维度,全链条服务科技创新生态
据了解,“创九条”政策重点围绕平台、人才、转化、技术、孵化、企业、金融、场景、服务九个核心维度,全方位、立体式地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聚焦平台建设,支持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聚焦人才引育,高新区全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为高层次人才团队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聚焦成果转化,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聚焦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开展颠覆性技术、重大关键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聚焦孵化培育,加大培育力度,做强全链条孵化载体,打造更具动能的创新集聚地;聚焦企业培育,围绕企业由小到大的成长路径,加大分类引导精准支持,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聚焦科技金融,设立未来产业成果转化基金促进“应投尽投”,创新金融产品给予风险补偿、贴息等专项支持;聚焦场景示范,全力支持关键领域“补短板”、填补国际(国内)空白的首创产品,实现规模化示范应用;聚焦创新服务,为人才团队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服务。
三、围绕关键要素,出台高含金量政策支持举措
关于实际支持措施,“创九条”提出了9个方面,共16条高含金量政策举措。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从院校、企业两端发力,引进培育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最高给予5000万元支持;在高端人才引育方面,对高层次人才团队在高新区创办企业,政策分期最高支持500万元、3年孵化载体补贴支持、3年专业创业服务券支持以及股权融资、科技金融产品贷款贴息等支持;在成果场景示范方面,支持关键领域“补短板”、填补国内(国际)空白、技术水平国内(国际)首创的技术产品,最高给予首创产品100万元支持;对采购纳入区级两创目录的产品或服务的园区企业,给予采购企业最高100万元的补贴。
四、贯彻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创九条”政策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合肥高新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目标定位,系统谋划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路径,着力构建创新主体活力迸发、创新载体丰富多元、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创新网络协同开放、创新生态包容优越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以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驱动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高新力量。
合肥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吕长富表示,“创九条”政策出台,将支持合肥高新区建设成为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高地、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新兴产业聚集高地。合肥高新区将以建设未来产业创新改革试验区为核心,实施八大领先行动,全面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通过深入实施“战略科技引领”“创新尖峰攀登”“领军企业飞跃”“未来产业探路”“高端人才引育”“未来生态孵育”“协同开放链接”“创新文化先行”八大行动计划,全力打造成为科研和产业双领跑、科学与科创相结合、全球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世界领先科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