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高新区为今年工作定调 ——建设“五个高新” 冲刺“千亿园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2-09 点击:次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新年伊始,高新区即召开全区领导干部大会,对全区今年工作总体思路定下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九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立足“工小美”战略,紧扣“四地”目标、落实“七提”要求,加快建设“五个高新”,奋力冲刺“千亿园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建设“产业高新”全力打造集群发展新高地
紧紧围绕“千亿园区”目标,突出“项目再提速”总抓手,重点在招大引强、扶优扶强、扶成长型上发力,全力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构建“1+4+N”产业集群体系,全力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1”就是做大做强锂电新能源首位产业,加快完善锂电全产业链,巩固锂盐产业优势地位,重点在产业链下游和终端产品补链强链,全力打造“中国储能谷”。“4”就是全力做大做强光电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食品医药4大产业集群,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N”就是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补齐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短板。
建设“创新高新”全力打造创新创业集聚区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运行机制、投融资体制创新等系统推进的改革创新,全力建设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制定新一轮高企“倍增计划”,力争2022年新增高企20家,“十四五”高企总量突破200家。加快培育创新龙头,力争2022年新增瞪羚企业或潜在瞪羚企业2家,实现全市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形成从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到拟上市企业的“雁阵梯队”。制定研发平台“提档升级”梯次培育计划,加快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积极推广“研发飞地”柔性引才模式,加快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设,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创新招才引智政策,在住房支持、医疗保障、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深入推进科技金融体制创新,联合社会资本设立“创投基金”、“孵化基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建设“品质高新”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活力城
按照“强基础、精管理、提品位”的思路,加快建设干净有序、舒适便捷、富有品位的宜居之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三城同创”,提升产城融合内涵。聚焦市委打造“中三角旅游目的地”战略,把工业旅游作为提升产城融合内涵的战略抓手,加快建设全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在规划编制方面,加快完成工业旅游总体规划,确保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在旅游设施方面,对标全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建设要求,加快推进游客服务中心、企业展馆、标识标牌等硬件建设;在品牌创建方面,重点在工业研学游、科普游、亲子游等精品线路上做文章,在深挖“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内涵上下功夫,做强高新区工业旅游特色品牌。
建设“幸福高新”全力打造民生福祉样板区
围绕“打造全国民生城市知名地”战略,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是在教育卫生事业上破难点。完成高新四小扩建、虎跃学校新建项目,力促华东师大合作办学年内落地。制定师资队伍长期培训规划,加强师资教育力量培训,着力提升全区教育水平。持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大力引进培育紧缺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探索水西卫生院、城东社区医院“医养结合”新模式。二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增亮点。聚焦乡村两级重点工作,着力争亮点、创特色,努力建成一批在全市有影响力的先进示范村。三是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聚焦点。重点聚焦水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加快启动前期准备工作,力争2年内全区768.6公里市政雨污管网、218家重点排污企业、72家行政事业单位、148个生活小区和安置小区雨污管网全面排查整改到位,彻底解决7条主干渠、9个孔目江排口水质达标问题。四是在维护社会稳定上疏堵点。扎实开展领导包案化解工作,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市域社会综合治理现代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毫不手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建设“勤廉高新”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生态圈
严格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提高管党治党科学水平,巩固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作为重要政治纪律,切实将对党绝对忠诚体现在看齐落实行动上。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以“宣传再提气”为抓手,全力唱响“五个高新”、“中国储能谷”、“工业旅游”三大品牌,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正能量。大力实施“党建+颐养之家”提质工程,完善可持续化运行机制,完成改造提升20个,3年内实现改造提升全覆盖。聚焦“干部提神、工作提标、服务提质、落实提效”,全面开展“冲刺千亿赛马年”活动,评选“骏马奖”、“蜗牛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建立健全能上能下机制,做到德不配位就去位、才不适岗就调岗、状态不佳就换人,让想事、干事、成事蔚然成风。扎实推进“监督再提效”,做实做细功能区派驻监督和村级监督,打通基层监督“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