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包头稀土高新区:以科技之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未知 日期:2019-05-09 点击: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两大新型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优势,探索建立起基地承接项目机制、院企双向对接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人才跟踪服务机制等四项工作机制,为非公企业转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建立基地承接项目机制
  
  推动高新产业集聚
  
  “中科院2号产业化基地破解了科技成果转化缺乏承接载体、项目没有实施场所的难题。”高新区工信安监局负责人刘相利说。
  
  结合科技优势和产业特点,高新区规划建设了中科院2号产业基地和上海交大包头新材料产业园,将产业基地作为科技项目转化落地的重要载体,建立基地承接项目机制,为两大院所科技成果中试和产业化提供独立的专用成果转化基地。
  
  其中,中科院2号产业基地建设占地120亩,厂房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建筑面积共计1.3万平方米,新型稀土镁镍基储氢合金电极材料生产示范线、年产5万个伺服电机产业化等8个项目已进驻;上海交大包头新材料产业园占地50亩,厂房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办公楼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首批年产500吨稀土钛合金产业化项目、年产1000吨高纯氧化铝产业化项目等8个项目即将进驻,目前部分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陆续投产后,将对推动高新产业集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建立院企双向对接机制
  
  搭建技术合作桥梁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难”现象普遍存在。“企业自身研发能力普遍较弱,通过自身积累实现转型升级难度很大。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又与企业实际发展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往往无法实际帮助非公企业解决问题。”刘相利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政府无法为非公企业提供有效科技类服务,缺乏对接体制;另一方面,非公企业技术需求与科研成果存在脱节现象,这就需要在政府、科研院所、非公企业三者之间搭建起有效沟通桥梁。
  
  为寻求突破,稀宝博为、东宝生物等40余家企业赴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学院等3个院所进行调研对接。
  
  中科院金属所、上海交大计算机学院等8个院所的20余名专家教授来稀土高新区,与金山磁材等80余家企业进行技术对接近20次。
  
  “企业院校行”、“院校企业行”成为稀土高新区解决相关企业共性技术需求的实招,有效打通了两大院所与企业信息交流的渠道。易胜云就是通过技术难题数据库成功解决公司技术发展难题的一个范例。
  
  易胜云与中科院电工所、中科院宁波稀土磁性功能材料实验室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中科院的技术支持下,成功研制出一款稀土永磁磁化器产品,将高强度、高矫顽力的稀土永磁材料采用独特的矩阵式磁核组合排列,使得产品具有分布均匀的高强度磁场,在不改变水原有化学成分的条件下,使水中矿物质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达到阻垢、除垢、杀菌、灭藻的作用,该产品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离子交换水处理器,极大地降低企业生产和维护成本。
  
  截至目前,通过院企双向对接机制,已帮助企业解决稀土永磁电机仿真设计系统、稀土永磁材料表面防护、生产信息化等10余项技术难题。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稀土硫化物着色剂因其着色性能优异,成本低,无毒无害,符合世界环保标准,可广泛用于塑料、塑胶、油漆、油墨、皮革等诸多领域,市场需求量达百亿元。
  
  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在稀土高新区建成了世界首条年产10吨的稀土硫化物规模化、连续化隧道窑生产示范线,并于2016年11月3日下线了第一批稀土着色剂产品,完成了该技术成果由实验室向产业化的中试生产,标志着我国在稀土高附加值下游应用领域实现了又一次原创性突破。之后,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以2000万元转让金额与中科世纪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这是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在我市技术转移转化的最高金额。
  
  这也成为稀土高新区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生动范例。
  
  与此同时,科研团队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上海交通大学团队与中天宏远合作开展稀土氧化物涂层中试及产业化项目,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近20项,有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高新区推动两大院所与企业开展技术难题联合攻关16项,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科研团队与企业联合共建创新平台,中科院相关院所与金蒙汇磁、长安永磁等企业联合建设了永磁材料表面防护、稀土永磁电机等5个研发中心,全面提升了稀土材料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服务能力。
  
  建立人才跟踪服务机制
  
  攻克企业技术瓶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前,长安永磁一直存在电机产品仿真设计和测试的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研发新产品。经高新区工信安监局牵线搭桥,中科院电工所为长安永磁设计了一套永磁电机仿真设计系统,用软件设计替代了传统的样机研制,破解了企业多年来难以实现模拟设计的技术瓶颈,为企业节省成本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这是“1+1”人才培养计划带来的新成果。据介绍,“1+1”人才即以企业为核心,中科院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发展需求选1名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帮助企业培养1名技术创新负责人,根据企业创新负责人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的技术难点,寻求相关中科院专家和团队的技术支持,开展为期三年的联合攻关,促成企业青年技术人员与中科院专家的深度合作,共同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新产品的研发问题,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帮助非公企业提升发展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1+1”计划已累计结对培养人才21人,有效解决企业技术问题10余项,推动了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包头稀土高新区:以科技之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05-09 来源:未知 点击: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两大新型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优势,探索建立起基地承接项目机制、院企双向对接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人才跟踪服务机制等四项工作机制,为非公企业转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建立基地承接项目机制
  
  推动高新产业集聚
  
  “中科院2号产业化基地破解了科技成果转化缺乏承接载体、项目没有实施场所的难题。”高新区工信安监局负责人刘相利说。
  
  结合科技优势和产业特点,高新区规划建设了中科院2号产业基地和上海交大包头新材料产业园,将产业基地作为科技项目转化落地的重要载体,建立基地承接项目机制,为两大院所科技成果中试和产业化提供独立的专用成果转化基地。
  
  其中,中科院2号产业基地建设占地120亩,厂房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建筑面积共计1.3万平方米,新型稀土镁镍基储氢合金电极材料生产示范线、年产5万个伺服电机产业化等8个项目已进驻;上海交大包头新材料产业园占地50亩,厂房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办公楼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首批年产500吨稀土钛合金产业化项目、年产1000吨高纯氧化铝产业化项目等8个项目即将进驻,目前部分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陆续投产后,将对推动高新产业集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建立院企双向对接机制
  
  搭建技术合作桥梁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难”现象普遍存在。“企业自身研发能力普遍较弱,通过自身积累实现转型升级难度很大。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又与企业实际发展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往往无法实际帮助非公企业解决问题。”刘相利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政府无法为非公企业提供有效科技类服务,缺乏对接体制;另一方面,非公企业技术需求与科研成果存在脱节现象,这就需要在政府、科研院所、非公企业三者之间搭建起有效沟通桥梁。
  
  为寻求突破,稀宝博为、东宝生物等40余家企业赴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学院等3个院所进行调研对接。
  
  中科院金属所、上海交大计算机学院等8个院所的20余名专家教授来稀土高新区,与金山磁材等80余家企业进行技术对接近20次。
  
  “企业院校行”、“院校企业行”成为稀土高新区解决相关企业共性技术需求的实招,有效打通了两大院所与企业信息交流的渠道。易胜云就是通过技术难题数据库成功解决公司技术发展难题的一个范例。
  
  易胜云与中科院电工所、中科院宁波稀土磁性功能材料实验室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中科院的技术支持下,成功研制出一款稀土永磁磁化器产品,将高强度、高矫顽力的稀土永磁材料采用独特的矩阵式磁核组合排列,使得产品具有分布均匀的高强度磁场,在不改变水原有化学成分的条件下,使水中矿物质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达到阻垢、除垢、杀菌、灭藻的作用,该产品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离子交换水处理器,极大地降低企业生产和维护成本。
  
  截至目前,通过院企双向对接机制,已帮助企业解决稀土永磁电机仿真设计系统、稀土永磁材料表面防护、生产信息化等10余项技术难题。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稀土硫化物着色剂因其着色性能优异,成本低,无毒无害,符合世界环保标准,可广泛用于塑料、塑胶、油漆、油墨、皮革等诸多领域,市场需求量达百亿元。
  
  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在稀土高新区建成了世界首条年产10吨的稀土硫化物规模化、连续化隧道窑生产示范线,并于2016年11月3日下线了第一批稀土着色剂产品,完成了该技术成果由实验室向产业化的中试生产,标志着我国在稀土高附加值下游应用领域实现了又一次原创性突破。之后,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以2000万元转让金额与中科世纪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这是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在我市技术转移转化的最高金额。
  
  这也成为稀土高新区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生动范例。
  
  与此同时,科研团队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上海交通大学团队与中天宏远合作开展稀土氧化物涂层中试及产业化项目,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近20项,有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高新区推动两大院所与企业开展技术难题联合攻关16项,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科研团队与企业联合共建创新平台,中科院相关院所与金蒙汇磁、长安永磁等企业联合建设了永磁材料表面防护、稀土永磁电机等5个研发中心,全面提升了稀土材料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服务能力。
  
  建立人才跟踪服务机制
  
  攻克企业技术瓶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前,长安永磁一直存在电机产品仿真设计和测试的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研发新产品。经高新区工信安监局牵线搭桥,中科院电工所为长安永磁设计了一套永磁电机仿真设计系统,用软件设计替代了传统的样机研制,破解了企业多年来难以实现模拟设计的技术瓶颈,为企业节省成本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这是“1+1”人才培养计划带来的新成果。据介绍,“1+1”人才即以企业为核心,中科院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发展需求选1名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帮助企业培养1名技术创新负责人,根据企业创新负责人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的技术难点,寻求相关中科院专家和团队的技术支持,开展为期三年的联合攻关,促成企业青年技术人员与中科院专家的深度合作,共同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新产品的研发问题,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帮助非公企业提升发展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1+1”计划已累计结对培养人才21人,有效解决企业技术问题10余项,推动了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