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国家高新区30年:三次创业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未知 日期:2019-03-26 点击:

  30年来,有的国家高新区走过“一次创业”和“二次创业”阶段,目前正阔步迈向“三次创业”;有的国家高新区还处于“一次创业”向“二次创业”转型的发展阶段。总的看,全国“168+1”国家高新区正处于一次创业、二次创业和三次创业同步并存发展的新阶段。
  
  国家高新区的由来
  
  中国高新区的成立要追溯到1985年。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并提出在全国选择若干智力资源密集的地区,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新兴产业开发区。
  
  此后,原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全国多个学术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开展了关于在中国建设高新区的研究,筛选出我国有智力密集优势的省市并提出在这些有智力密集优势的省市建设国家高新区的建议。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一家国家高新区——北京中关村高新区;同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成为了中国国家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元年。
  
  此后1991年和1992年国务院分两次集中批复了全国共51家国家高新区建设,形成了早期国家高新区的群体建设规模;2007年之后,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分不同阶段和不同批次又陆续批复了新的国家高新区建设;尤其是2012年后,国务院批复国家高新区建设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这使得30年来国家高新区的队伍和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时至今日,经国务院批复建设的国家高新区数量已达169家。
  
  高新区的三次创业
  
  回顾这30年的历史,国家高新区建设过程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
  
  1、一次创业阶段(1988—2000年)
  
  第一阶段是2000年之前,也称为一次创业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和高技术产业基本空白是当时的现实国情。因此,各地的国家高新区基本上走的都是“先工业”的发展道路。
  
  这阶段高新区建设的主要着眼点是聚集生产要素,建设路径主要是打造园区开展生产的硬条件(如“七通一平”)和招商引资,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快速形成产业基础和经济规模。
  
  总体而言,这阶段高新区建设实际表现为“工业园”或工业聚集区的建设,其内涵和形态都主要呈现出工业园的特征。
  
  在“一次创业”时期,以无锡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区等为代表,主要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实现了快速壮大。无锡高新区积极引入新加坡资源等海外资源,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先进产业。
  
  厦门火炬高新区组建了高效的招商服务中心,20世纪90年代先后引进了ABB、戴尔等跨国公司,为产业起飞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2003年成为全国第一个每平方公里创工业产值百亿元的高新区。
  
  2、二次创业阶段(2001—2010年)
  
  第二阶段是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即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阶段。在此阶段,伴随中国加入WTO,首批建设的国家高新区普遍具备了一定经济基础和产业实力。但同时,国家经济的崛起对高新区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一次创业阶段对招商引资和工业企业聚集的过度重视,使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高新区的内生发展和内涵发展等建设初衷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也使得一次创业阶段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多处于加工制造的价值链低端,有“躯体”无“头脑”的园区形态是当时高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此,国家科技部于2001年在武汉召开工作会议,适时提出了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口号,并提出二次创业的高新区建设要重点推进“五个转变”。二次创业阶段高新区核心强调的是要注入科技要素,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应是高新区发展不能偏离的根本。
  
  由此,经历过一次创业的高新区在二次创业阶段普遍加强了对高新区科技内涵的强调,包括引进研发机构和科教资源、营造园区的知识氛围和搭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建设孵化器等,这就使得高新区开始真正走向了“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内涵和目标定位。
  
  就整体而言,国家高新区产业二次创业的主要目标更多转向于促进产业的价值链升级和以技术创新为本的内涵发展。正是由于强化内生增长,2008年,54个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突破6.6万亿元,较2007年增长20.0%,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经济稳定器的作用。
  
  在“二次创业”时期,苏州工业园区、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等是营造创新环境,实现转型升级的有力践行者。
  
  苏州工业园区在紧抓全球制造业转移机遇,吸引电子信息制造和机械装备制造领域跨国公司入驻,形成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之后,又积极推进园区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打造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集聚24所国内外院校和400余家研发机构;开展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引进一批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成立中小企业发展中心,有效整合政府政策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各类资源;同时围绕纳米、生物医药、云计算三大新兴产业构建了集“政府服务、创新创业平台、产业资本、高端人才”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围绕本地产业转型创新需求,持续加大创新投入,针对性地引进创新资源,搭建了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研究院等20余个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通过高端要素资源的集聚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3、三次创业阶段(2011年至今)
  
  2010年代是国家高新区建设第三个阶段,也是国家高新区的三次创业阶段。在此时期,国际国内的大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面临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发展转变。其次,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内经济因为生态环境、市场竞争等因素,面临愈来愈迫切的转型要求。
  
  此外,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持续发酵,互联网技术及理念从零售领域向工业制造、健康、教育、交通等深入渗透,新技术革命与我国大规模市场以及政治经济领域的全面改革交汇融合,引发了众多新业态新模式,国家高新区发展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困惑。
  
  2013年,《国家高新区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宣言》的发表,正式吹响了国家高新区第三次创业的号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本质内涵也是高新区的新阶段、新创业。
  
  伴随主流高新区普遍的产城融合发展和作为新型城市(区)的形态存在,主流高新区正越来越呈现出局域“创新经济体”的特征和形态。
  
  从目前发展形态来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高新区、杭州高新区等成为国家高新区“三次创业”的样本。
  
  以杭州高新区为例,通过“人才+资本+平台”的资源组合方式、“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方式、“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特色小镇”的平台建设方式,构建了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
  
  杭州高新区实施“5050计划”集聚创新人才;持续深化与中科院、浙江大学以及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合作;坚持政府引导下的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间资本、中介机构、投资机构兴办各类孵化器;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资本的纽带力、耦合力作用,完善股权、债权、产权相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重视培育和发展社会网络,促进企业家投资联盟、众创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不断壮大;出台“1+X”政策,对领军企业、成长型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分别制定扶持措施,率先完成“五证合一”商事登记改革、制订 “黄金十二条”,不断释放政策红利。
  
  杭州高新区(滨江)已形成企业不断衍生、成长的内生增长机制,凝聚了以浙商系、高校系、海归系和阿里系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新四军”,打造了千亿级智慧经济产业,信息经济规模占GDP的81.9%,以不到浙江省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培育了全省十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并在全国软件企业百强榜占据8席。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势头强劲
  
  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一家国家高新区以来,到2018年5月,全国国家高新区已形成“168+1”的大格局,“+1”是指苏州工业园区2007年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序列,但仍属于商务部主管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高新区从无到有,由少至多,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崛起,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中坚力量。世界第一个U盘,中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第一部国产手机、第一款中文搜索引擎、第一枚人工智能芯片、第一个量子通信卫星……均诞生在国家高新区。
  
  截至2017年年底,国家高新区(不含2018年2月新晋级的12家国家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20.3万亿元,汇聚5.2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高企总数的近四成,全国一半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聚集于国家高新区,集聚的研究院所2900多家、各类大学800多所,企业技术中心1100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50多个。
  
  在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96家诞生于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以中关村、深圳、杭州等为代表的全球创新高地,诞生了一批以小米、华为、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大公司。
  
  同时,新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家高新区持续涌现。中关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杭州的网络信息产业、武汉东湖的光电子信息、上海张江的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等若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网络安全等新业态飞跃式发展。在关键前沿技术开发、重大产品与装备制造、国际技术标准创制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高端技术和产品,带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目前,国家高新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数据显示,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从1991年的87.3亿元,增长到2017年30.7万亿元;2001年国家高新区GDP总和2855.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到2017年GDP总和达到9.52万亿元,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5%。
  
  从研发投入看,2017年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45.1%;企业R&D投入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营业收入)达到2.01%,与我国上市公司2017年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约2.2%)相当;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企业的近一半;高新区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机构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创新产出成果丰硕,2017年企业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9.3万件,占全国企业的46.3%;创新产出效率远超全国,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和拥有数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倍以上。
  
  不过整体来看,各省份国家高新区群体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东强西弱”的特点。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4省市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领跑,第一梯队的省份全部归属于东部地区,第四梯队的省份全部归属于西部地区。不过西部地区高新区增长率攀升较快,由2016年的第四位升至2017年的第二位。
  
  另外,国家高新区在吸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方面与硅谷地区相比依然存在差距。2017年硅谷地区风险投资额达到140亿美元,同比增长69%。而2017创投机构年对国家高新区企业的风险投资总额共计3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6%。高新区风险投资总额仅相当于硅谷地区的39.3%,泛硅谷地区的22.1%。反映出国家高新区整体创新创业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同时,与过去30年相比,新时代高新区的建设面临更新和更大的挑战。首先是历经30年的高速发展,高新区与新常态下的国民经济一样面临传统需求空间饱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大、新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其次是全球经济竞争关系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将遭遇越来越大的来自竞争对手的遏制;更为重要的是全球技术经济范式正处在新旧交替之际,新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无从追循,而不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发展和新的全球经济关系重塑,都是置身在这种新的发展场景或新技术经济范式之下。这些,都是新时代高新区建设要破解的重大命题。
  
  重庆国家高新区发展情况
  
  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了顺应这种潮流及趋势,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各个城市都竞相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力争抢占高新产业发展制高点。
  
  过去,重庆市仅有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个国家高新区,如今,不仅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璧山、永川、荣昌也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还新增璧山、潼南、丰都等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园区已经达到41个。
  
  1、重庆高新区
  
  重庆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首批2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2016年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纳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4.1亿元、增长5.6%,战略性新兴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4.3%、6.5%。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重庆高新区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设立西南首个科技要素交易中心,拥有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等7家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庆新型高端研发机构等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112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24家、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市级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市级科技型企业分别增至260家、68家、626家,累计上市和挂牌新三板2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为全市的3.6倍;新认定高新技术产品228个,新增市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6项,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量和总量均全市领先。
  
  另外,重庆高新区R&D(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7%,不仅远超全市平均水平(1.95%),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8%)。
  
  目前,重庆高新区正在探索“一区多园”管理模式,拓展发展空间布局,打造重庆高新区“升级版”,规划建设重庆科学城;依托渝西片区产业发展优势,重庆还在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化、产业高新化,统筹布局建设国家高新区和市级高新区。
  
  2、璧山高新区
  
  璧山高新区于2015年9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成立,是全市第二个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056家,规上工业企业243家,其中10亿级企业就达30多家。
  
  近年来,璧山高新区大力推动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发展。先后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互联网+’协同制造示范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等国字号名片,成功纳入重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建设区范围,成为全国第一批智能化工业园区之一,纳入国家科技部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单位。
  
  2017年,璧山高新区辖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4.8%;工业增加值增长14.8%。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89.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5%,研发投入占比达到4.4%。
  
  去年上半年,璧山高新区规上工业产值323.4亿元,同比增长13.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9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24.4亿元,同比增长5.6%。
  
  目前,璧山高新区成立了人工智能、总部开发、智能装备、生命健康4个商务代表小组,从“拼政策”向“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专业招商”和“敲门招商”转变。2010年以来,该区已成功引进得润电子、众泰汽车等项目500余个,总投资接近1200亿元。
  
  3、荣昌高新区
  
  荣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为重庆荣昌工业园区,于2002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定为省级开发区。2016年3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高新区,2018年3月,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个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
  
  荣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辖板桥、广富、荣隆组团,构建起“一区三园”的空间格局,规划面积17.05平方公里,已建成12.5平方公里。
  
  通过多年发展,荣昌高新区已形成智能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轻工陶瓷和农牧高新产业为主导的“3+1”产业集群。按照规划,荣昌高新区将建设中国现代农牧科技高地、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荣昌创新创业主战场,打造中国现代农牧高新产业发展示范区。
  
  按照规划,荣昌高新区将建设中国现代农牧科技高地、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荣昌创新创业主战场,打造中国现代农牧高新产业发展示范区。
  
  4、永川高新区
  
  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为1.39平方公里,由凤凰湖、港桥、三教、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4个产业园组成。在获批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之前,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刚刚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还是中科协授予的“创新驱动示范区”。目前永川正在大力培育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等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的国家级高新区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3月21日,科技部与重庆市政府在渝举行2019年部市工作会商会议,并签订新一轮部市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
  
  根据《议定书》,双方将共推重庆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布局建设,其中包括加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支持重庆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部将重点支持重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加强创新资源优化整合,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更好地发挥国家自创区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在现有的国家高新区基础上,进一步支持重庆有条件的高新区以升促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此外,今后两年,科技部将重点支持重庆依托重庆医科大学建设省部共建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重庆交通大学建设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以重大科技创新基地为载体,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国家高新区30年:三次创业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03-26 来源:未知 点击:

  30年来,有的国家高新区走过“一次创业”和“二次创业”阶段,目前正阔步迈向“三次创业”;有的国家高新区还处于“一次创业”向“二次创业”转型的发展阶段。总的看,全国“168+1”国家高新区正处于一次创业、二次创业和三次创业同步并存发展的新阶段。
  
  国家高新区的由来
  
  中国高新区的成立要追溯到1985年。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并提出在全国选择若干智力资源密集的地区,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新兴产业开发区。
  
  此后,原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全国多个学术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开展了关于在中国建设高新区的研究,筛选出我国有智力密集优势的省市并提出在这些有智力密集优势的省市建设国家高新区的建议。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一家国家高新区——北京中关村高新区;同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成为了中国国家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元年。
  
  此后1991年和1992年国务院分两次集中批复了全国共51家国家高新区建设,形成了早期国家高新区的群体建设规模;2007年之后,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分不同阶段和不同批次又陆续批复了新的国家高新区建设;尤其是2012年后,国务院批复国家高新区建设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这使得30年来国家高新区的队伍和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时至今日,经国务院批复建设的国家高新区数量已达169家。
  
  高新区的三次创业
  
  回顾这30年的历史,国家高新区建设过程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
  
  1、一次创业阶段(1988—2000年)
  
  第一阶段是2000年之前,也称为一次创业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和高技术产业基本空白是当时的现实国情。因此,各地的国家高新区基本上走的都是“先工业”的发展道路。
  
  这阶段高新区建设的主要着眼点是聚集生产要素,建设路径主要是打造园区开展生产的硬条件(如“七通一平”)和招商引资,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快速形成产业基础和经济规模。
  
  总体而言,这阶段高新区建设实际表现为“工业园”或工业聚集区的建设,其内涵和形态都主要呈现出工业园的特征。
  
  在“一次创业”时期,以无锡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区等为代表,主要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实现了快速壮大。无锡高新区积极引入新加坡资源等海外资源,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先进产业。
  
  厦门火炬高新区组建了高效的招商服务中心,20世纪90年代先后引进了ABB、戴尔等跨国公司,为产业起飞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2003年成为全国第一个每平方公里创工业产值百亿元的高新区。
  
  2、二次创业阶段(2001—2010年)
  
  第二阶段是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即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阶段。在此阶段,伴随中国加入WTO,首批建设的国家高新区普遍具备了一定经济基础和产业实力。但同时,国家经济的崛起对高新区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一次创业阶段对招商引资和工业企业聚集的过度重视,使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高新区的内生发展和内涵发展等建设初衷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也使得一次创业阶段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多处于加工制造的价值链低端,有“躯体”无“头脑”的园区形态是当时高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此,国家科技部于2001年在武汉召开工作会议,适时提出了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口号,并提出二次创业的高新区建设要重点推进“五个转变”。二次创业阶段高新区核心强调的是要注入科技要素,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应是高新区发展不能偏离的根本。
  
  由此,经历过一次创业的高新区在二次创业阶段普遍加强了对高新区科技内涵的强调,包括引进研发机构和科教资源、营造园区的知识氛围和搭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建设孵化器等,这就使得高新区开始真正走向了“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内涵和目标定位。
  
  就整体而言,国家高新区产业二次创业的主要目标更多转向于促进产业的价值链升级和以技术创新为本的内涵发展。正是由于强化内生增长,2008年,54个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突破6.6万亿元,较2007年增长20.0%,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经济稳定器的作用。
  
  在“二次创业”时期,苏州工业园区、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等是营造创新环境,实现转型升级的有力践行者。
  
  苏州工业园区在紧抓全球制造业转移机遇,吸引电子信息制造和机械装备制造领域跨国公司入驻,形成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之后,又积极推进园区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打造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集聚24所国内外院校和400余家研发机构;开展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引进一批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成立中小企业发展中心,有效整合政府政策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各类资源;同时围绕纳米、生物医药、云计算三大新兴产业构建了集“政府服务、创新创业平台、产业资本、高端人才”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围绕本地产业转型创新需求,持续加大创新投入,针对性地引进创新资源,搭建了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研究院等20余个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通过高端要素资源的集聚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3、三次创业阶段(2011年至今)
  
  2010年代是国家高新区建设第三个阶段,也是国家高新区的三次创业阶段。在此时期,国际国内的大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面临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发展转变。其次,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内经济因为生态环境、市场竞争等因素,面临愈来愈迫切的转型要求。
  
  此外,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持续发酵,互联网技术及理念从零售领域向工业制造、健康、教育、交通等深入渗透,新技术革命与我国大规模市场以及政治经济领域的全面改革交汇融合,引发了众多新业态新模式,国家高新区发展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困惑。
  
  2013年,《国家高新区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宣言》的发表,正式吹响了国家高新区第三次创业的号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本质内涵也是高新区的新阶段、新创业。
  
  伴随主流高新区普遍的产城融合发展和作为新型城市(区)的形态存在,主流高新区正越来越呈现出局域“创新经济体”的特征和形态。
  
  从目前发展形态来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高新区、杭州高新区等成为国家高新区“三次创业”的样本。
  
  以杭州高新区为例,通过“人才+资本+平台”的资源组合方式、“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方式、“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特色小镇”的平台建设方式,构建了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
  
  杭州高新区实施“5050计划”集聚创新人才;持续深化与中科院、浙江大学以及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合作;坚持政府引导下的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间资本、中介机构、投资机构兴办各类孵化器;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资本的纽带力、耦合力作用,完善股权、债权、产权相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重视培育和发展社会网络,促进企业家投资联盟、众创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不断壮大;出台“1+X”政策,对领军企业、成长型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分别制定扶持措施,率先完成“五证合一”商事登记改革、制订 “黄金十二条”,不断释放政策红利。
  
  杭州高新区(滨江)已形成企业不断衍生、成长的内生增长机制,凝聚了以浙商系、高校系、海归系和阿里系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新四军”,打造了千亿级智慧经济产业,信息经济规模占GDP的81.9%,以不到浙江省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培育了全省十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并在全国软件企业百强榜占据8席。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势头强劲
  
  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一家国家高新区以来,到2018年5月,全国国家高新区已形成“168+1”的大格局,“+1”是指苏州工业园区2007年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序列,但仍属于商务部主管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高新区从无到有,由少至多,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崛起,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中坚力量。世界第一个U盘,中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第一部国产手机、第一款中文搜索引擎、第一枚人工智能芯片、第一个量子通信卫星……均诞生在国家高新区。
  
  截至2017年年底,国家高新区(不含2018年2月新晋级的12家国家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20.3万亿元,汇聚5.2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高企总数的近四成,全国一半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聚集于国家高新区,集聚的研究院所2900多家、各类大学800多所,企业技术中心1100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50多个。
  
  在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96家诞生于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以中关村、深圳、杭州等为代表的全球创新高地,诞生了一批以小米、华为、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大公司。
  
  同时,新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家高新区持续涌现。中关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杭州的网络信息产业、武汉东湖的光电子信息、上海张江的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等若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网络安全等新业态飞跃式发展。在关键前沿技术开发、重大产品与装备制造、国际技术标准创制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高端技术和产品,带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目前,国家高新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数据显示,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从1991年的87.3亿元,增长到2017年30.7万亿元;2001年国家高新区GDP总和2855.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到2017年GDP总和达到9.52万亿元,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5%。
  
  从研发投入看,2017年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45.1%;企业R&D投入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营业收入)达到2.01%,与我国上市公司2017年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约2.2%)相当;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企业的近一半;高新区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机构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创新产出成果丰硕,2017年企业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9.3万件,占全国企业的46.3%;创新产出效率远超全国,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和拥有数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倍以上。
  
  不过整体来看,各省份国家高新区群体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东强西弱”的特点。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4省市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领跑,第一梯队的省份全部归属于东部地区,第四梯队的省份全部归属于西部地区。不过西部地区高新区增长率攀升较快,由2016年的第四位升至2017年的第二位。
  
  另外,国家高新区在吸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方面与硅谷地区相比依然存在差距。2017年硅谷地区风险投资额达到140亿美元,同比增长69%。而2017创投机构年对国家高新区企业的风险投资总额共计3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6%。高新区风险投资总额仅相当于硅谷地区的39.3%,泛硅谷地区的22.1%。反映出国家高新区整体创新创业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同时,与过去30年相比,新时代高新区的建设面临更新和更大的挑战。首先是历经30年的高速发展,高新区与新常态下的国民经济一样面临传统需求空间饱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大、新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其次是全球经济竞争关系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将遭遇越来越大的来自竞争对手的遏制;更为重要的是全球技术经济范式正处在新旧交替之际,新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无从追循,而不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发展和新的全球经济关系重塑,都是置身在这种新的发展场景或新技术经济范式之下。这些,都是新时代高新区建设要破解的重大命题。
  
  重庆国家高新区发展情况
  
  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了顺应这种潮流及趋势,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各个城市都竞相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力争抢占高新产业发展制高点。
  
  过去,重庆市仅有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个国家高新区,如今,不仅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璧山、永川、荣昌也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还新增璧山、潼南、丰都等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园区已经达到41个。
  
  1、重庆高新区
  
  重庆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首批2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2016年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纳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4.1亿元、增长5.6%,战略性新兴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4.3%、6.5%。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重庆高新区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设立西南首个科技要素交易中心,拥有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等7家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庆新型高端研发机构等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112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24家、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市级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市级科技型企业分别增至260家、68家、626家,累计上市和挂牌新三板2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为全市的3.6倍;新认定高新技术产品228个,新增市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6项,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量和总量均全市领先。
  
  另外,重庆高新区R&D(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7%,不仅远超全市平均水平(1.95%),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8%)。
  
  目前,重庆高新区正在探索“一区多园”管理模式,拓展发展空间布局,打造重庆高新区“升级版”,规划建设重庆科学城;依托渝西片区产业发展优势,重庆还在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化、产业高新化,统筹布局建设国家高新区和市级高新区。
  
  2、璧山高新区
  
  璧山高新区于2015年9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成立,是全市第二个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056家,规上工业企业243家,其中10亿级企业就达30多家。
  
  近年来,璧山高新区大力推动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发展。先后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互联网+’协同制造示范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等国字号名片,成功纳入重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建设区范围,成为全国第一批智能化工业园区之一,纳入国家科技部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单位。
  
  2017年,璧山高新区辖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4.8%;工业增加值增长14.8%。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89.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5%,研发投入占比达到4.4%。
  
  去年上半年,璧山高新区规上工业产值323.4亿元,同比增长13.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9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24.4亿元,同比增长5.6%。
  
  目前,璧山高新区成立了人工智能、总部开发、智能装备、生命健康4个商务代表小组,从“拼政策”向“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专业招商”和“敲门招商”转变。2010年以来,该区已成功引进得润电子、众泰汽车等项目500余个,总投资接近1200亿元。
  
  3、荣昌高新区
  
  荣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为重庆荣昌工业园区,于2002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定为省级开发区。2016年3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高新区,2018年3月,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个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
  
  荣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辖板桥、广富、荣隆组团,构建起“一区三园”的空间格局,规划面积17.05平方公里,已建成12.5平方公里。
  
  通过多年发展,荣昌高新区已形成智能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轻工陶瓷和农牧高新产业为主导的“3+1”产业集群。按照规划,荣昌高新区将建设中国现代农牧科技高地、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荣昌创新创业主战场,打造中国现代农牧高新产业发展示范区。
  
  按照规划,荣昌高新区将建设中国现代农牧科技高地、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荣昌创新创业主战场,打造中国现代农牧高新产业发展示范区。
  
  4、永川高新区
  
  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为1.39平方公里,由凤凰湖、港桥、三教、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4个产业园组成。在获批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之前,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刚刚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还是中科协授予的“创新驱动示范区”。目前永川正在大力培育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等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的国家级高新区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3月21日,科技部与重庆市政府在渝举行2019年部市工作会商会议,并签订新一轮部市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
  
  根据《议定书》,双方将共推重庆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布局建设,其中包括加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支持重庆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部将重点支持重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加强创新资源优化整合,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更好地发挥国家自创区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在现有的国家高新区基础上,进一步支持重庆有条件的高新区以升促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此外,今后两年,科技部将重点支持重庆依托重庆医科大学建设省部共建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重庆交通大学建设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以重大科技创新基地为载体,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