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高新区砥砺奋进追梦新时代
来源:未知 日期:2019-02-02 点击:次
坚实的足迹,是奋斗者前行的底气。
忠诚与担当,是奋进者挺拔的脊梁。
驻足回望尚未远去的2018,高新区“创新”与“开放”活力迸发,“生态”与“生活”相得益彰,“和谐”与“幸福”深情演绎,以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奋斗姿态,书写了发展的新篇章。
这一年,宜昌高新区坚持优化运行机制,焦聚主业抓项目、抓经济、抓发展。全区主要经济指标逆势稳增,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同时,自贸片区快速成长,挂牌以来,新增市场主体5085户,注册资本金115.8亿元,其中新增外资企业17户;三峡保税物流中心累计开展业务2375票,监管货值15.04亿元,业绩领先省内同行业。实干的成绩,赢得社会各界频频点赞。
追逐梦想,离不开正确方向;砥砺前行,更需要清晰路径。带着40年改革开放的自信与豪迈,而立之年的高新区又一次走到再启征程的时刻!2019年,高新区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着“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浩荡东风,紧紧围绕培育工业经济、现代物流、平台经济“三大千亿产业”和实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改革创新“三个全市领先”的目标,以敢为人先的胆识气魄、雷厉风行的工作劲头、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艰苦奋斗的精神作风,加快把高新区建设成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和”双核驱动’的主引擎,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关键词一:招商引资态势良好
2018年,高新区采取“点将”方式选配25名优秀干部充实招商一线,建立区级统筹、园区为主的招商工作新格局。出台《宜昌高新区招商中介奖励试行办法》,出台《宜昌高新区企业化聘用招商专员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对招商劳务派遣人员实行“底薪+落地奖+项目提成”的激励机制。2018年全区新签约产业项目100个,协议投资总额186.0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工业项目82个,协议投资额153.5亿元,占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的82.5%,投资额在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6个。投资20亿元的白洋新城科技园区项目、投资10亿元的华中区域平行进口汽车展销中心项目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签约落户。
关键词二: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建立“一月一拉练、一季一点评、半年一总结、全年一述职”常态化督办推进机制,开展在线督办考核,紧扣“土地摘牌、项目开工、主体封顶、投产运行”四个关键节点,实行项目建设责任清单认领交办制,出台《保障项目落地追责问责办法》,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2018年1至11月,天济药业等34个产业项目开工;贝因美婴童产业园一期等16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东土科技、华强科技等一批项目即将投产。45天完成综合保税区2042亩征地拆迁及130万土石方场平。已入库技改项目51个,其中16个项目建成投产,完成技改投资18.7亿元。同时一批重大项目加速聚集,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滩宜昌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平行进口汽车展销中心、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一批项目近期有望落地,平台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秒吧时间交易平台全球上线。
关键词三:改革攻坚加快提速
制度创新加速突破。湖北自贸区《总体方案》分解到宜昌的165项改革试验任务,已完成119项,其余46项正加快推进。国务院确定的四批142项(4项非宜昌范围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任务,已完成107项,省政府明确的第一批12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任务已落实。已形成83项制度创新成果,“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采信模式”等前两批13项成果已在全省复制推广,第三批已确定20项选题方向,正加快实施。已形成的改革创新成果中,“多评合一+区域综合评估”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信用可视化获全国信用城市峰会提名奖,手机版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被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简报推介。
关键词四:营商环境加速改善
以“六多合一”改革为核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经验被国家审改办推介,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在全省首推“标准地”出让、“投资项目承诺制”等改革,企业开办、开工许可、电力报装时间分别压缩到2个、21个、75个工作日以内。在全省首开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先河,实现24小时服务不打烊。建立投资项目、对外经贸促进专区,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提供专业导引、全程帮办等服务。
关键词五:开放合作加速推进
宜昌综保区2018年6月22日正式开工,短短4个月时间完成了一期40万平米仓储及标准厂房、综保服务大楼及9公里围网的场平、深基坑土方开挖等基础性工作,6公里市政道路春节前达到通车条件。与埃塞俄比亚巴哈达尔市、哈萨克斯坦东方之门经济特区、乌克兰扎波罗热市等签署合作备忘录,在交通、旅游、贸易、制造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宜昌国际陆港项目签约,将打造中部地区最大返程中欧班列基地。在全国第三批自贸区地级市中率先开通中欧班列并常态运行,打通了中部地区首条南向通道,初步构建辐射欧洲、中亚、东南亚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
关键词六:创新创业活力绽放
宜昌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融合),在国家级高新区考评中连续两年晋位升至第61位。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8家,同比增长58.3%,为历年之最;新增11家企业在武汉“四板”挂牌,人福药业药剂高效分装成套设备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达30%。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知识产权双创服务基地3家。
关键词七:民生改善成效显著
园区形象大幅提升,深入推进花园城市建设,精心打造微节点、微景观,完成三峡专用公路匝道及沿线绿化美化、东山园区夜景亮化升级和金东山山体生态修复。土门集镇和联创馨居等4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标准实施生物园和综保区绿化提档升级工程,打通清风路、共同支路、万年路、桥联路等交通微循环,东山花园人行过街天桥建成通行。打响《宜昌市禁止违法建设管理办法》出台后全市拆违“第一枪”,全年共拆除积存违建79处2.27万平米,实现违建“零增长”。农村环境不断改善,农民持续增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公厕革命”,农村无害化改厕4023户。
关键词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成立宜昌高新区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指挥部和15个专项战役指挥部,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和沿江3家化工企业“四清”。全面落实“河长制”,运河铁路桥和柏临河灵宝村断面水质均达到IV类水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截止2018年11月,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1.2%、9.4%;优良天数同比增加6天,优良天数比例79.6%,同比上升3.2%。
关键词九:党建根基持续夯实
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推进基层党建“聚力计划”和阵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完成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打造了高新双创“红色高地”、商贸物流“红色驿站”、综合执法“红色路段”等独具高新元素的党建品牌。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筑牢廉政防线,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关键词十:移师白洋砥砺前行
驰而不息“转作风、抓落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推动高新区整体搬迁白洋园区的重大决定,召开“拥护决定,执行决议,落实决策,切实加强政治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挥师白洋誓师动员会,平稳完成整体搬迁。实施“双百行动”(100天推进完成100项重点工作),让“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谈客观,坚决执行”成为全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有力推动了全年工作“结硬账”和一批遗难问题的解决,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