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高新区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水平
来源:未知 日期:2018-12-21 点击:次
今年以来,衡水高新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个迈进、三个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和“打造千亿级产业园、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的既定目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点在发展规划、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产业升级、产城融合、机制改革、队伍建设等7个方面实现新提升,推动衡水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水平,加快走出一条以“高”补晚、以“新”求快、换道赶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化规划引领,在发展规划上实现新提升。该区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引领,树立科学精神、世界眼光,梳理现有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城镇化发展规划,大力抓好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两规”规划编制,全面对标国家级高新区指标体系,高起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以规促建,以建促升,力争2019年实现跻身国家级高新区。他们启动谋划建设衡水高新区规划馆、档案馆,采用科技手段,融入文化元素,突出产业格局,彰显地域魅力,将其打造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展示未来宏伟蓝图、宣传发展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名片”。
提速成果转化,在科技创新上实现新提升。该区坚持把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为第一动力,全力推进衡水科技谷建设,持续深化与顶尖科研院所、科研团队的战略合作,巩固拓展中国·衡水国际生命科学峰会、中科院院士高端装备产业衡水峰会、2018·衡水京津冀“双协同”创新论坛、中国·衡水慢病防治与健康产业峰会等一系列活动成果,着力推进进驻科技谷重大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的落地落实,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重点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心建设,引入专业化团队、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先进模式,加速成果、资金、企业的融合落地。
聚力招大引强,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提升。该区坚持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充分发挥衡水科技谷、投融资平台作用,立足衡水、服务雄安、融入京津冀,瞄准国内外500强、央企、上市公司,紧紧盯住名企、名牌、名人、名校、名医等领域,做到产业项目、成果转化项目、研发项目同时抓,招大引强,在引进50亿、百亿级立区兴区的大项目、好项目上取得新突破。充分用好当前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凝聚一切力量,集中一切资源,创造一切条件,奋力打响打赢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重点推进衡晓生物蛋白酶、通瑞达新能源车、均凯柔性液晶显示屏、弘业电气二期、养元三期、冀衡集团医药产业化等项目竣工投产,推进雄安(衡水)先进超级计算中心、九次方大数据中心、以岭药业、中粮二期、正大食品、东旭产业园等前期项目尽快落地开工。
瞄准优质高效,在产业升级上实现新提升。该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存量绿色化、增量高端化为目标,以一批高新高端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运营为支撑,启动建设总面积6000亩、起步区2000亩的中国雄安(衡水)产业园,推进中科钒钛全系、超临界CO2发电装备、华药大健康产业园、中美国际生命科学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百亿级项目加快建设,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中科院为技术后盾,推进化工产业向绿色、生态、高效、安全方向发展。以创建“全国工程橡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为契机,推进“河北质量+工程设施装备”区域品牌高端品质认证,引领工程橡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创建全省首家“万企转型”行动示范区,依托中科院北京分院、衡水科技谷科技资源,1年内完成区内全部规上企业转型升级,3年内带动全市1000余家规上企业转型升级。
抓好重大工程,在产城融合上实现新提升。该区按照“打造衡水城市副中心、京津冀产城融合发展示范新区”的定位,引进京津一流的教育、医疗、金融、保险等资源,加快建设总投资270亿元的高铁新城和宝云生态城。高铁新城规划总面积29.8平方公里,核心区8.1平方公里,打造企业总部区、商务办公区、创新承接区、城市窗口区。宝云生态城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打造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综合服务区。加快推进北外环——西外环提升改造、振华路南延、养元路道路拓宽、高新区第一医院等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重点推进高铁商务区回迁房加快建设,年内确保杜团马棚改项目开工建设,东团马四区、滏阳人家棚改项目基本具备开工条件。同时,加快推进全域村庄搬迁,年内完成北王庄、北孙庄、班曹店的村民安置,加快推进魏家村、杨刘庄整体拆迁,启动张团马、赵家屯、邢团马、肖家屯、大善彰的拆迁工作,加快建设创新小镇、康养小镇和田园小镇,打造高质量新城,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优化营商环境,在机制改革上实现新提升。该区深化“绿色通道”及“六个一”改革,对标外地开发区的相关政策,对衡水高新区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及“六个一”改革进行创新和完善,力争外地的政策有的衡水高新区一定要有,外地的政策没有但衡水高新区有条件创造的也一定要有,打造比较优势明显的“服务招牌”。研究制订衡水高新区“四个企业”支持政策,结合本区开工企业、投产企业、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对资金、基金、供地、税收等方面的需求,制订出台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支持政策,凸显政策温度、服务力度,推动“四个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用足用好上级各项支持政策,以跑政策、跑项目、跑资金、跑指标为重点,及时跟踪研究上级政策调整、项目计划、资金下拨等动向,加强对上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上级政策,同时让上级及时了解衡水高新区工作计划、进展及存在问题。凡是上级政策性支持项目,认真筛选、精心包装、及时申报,尽最大努力争取成功;凡是上年度争取到位的政策性资金今年没有取消的,确保足额或超额争取到位。
强化责任担当,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提升。该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构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探索实行岗位动态调整,扩大社会招聘范围,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总量控制、弹性用人的全新机制,为推进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瞄准京津科研院所和高校人才资源,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汇聚天下精英,做强人才支撑。探索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模式,谋划实施一批管用高效的人才培养项目,重点抓好企业家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和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完善人才服务,落实高层次人才百平方米住房、千元医保、万元交通补贴“百千万”待遇,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