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海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来源:未知 日期:2018-02-24 点击:

  海门高新区地处海门市主城区,南靠长江,北邻海门工业园区,东连三厂工业园区,西依浒通河,是海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100.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万,下辖4个中心社区,21个社区居委会,16个行政村。高新区区位优越,东有崇启大桥、西有苏通大桥和在建中的沪通铁路长江大桥贯通长江两岸,正在建设中的宁启铁路二期将高新区的铁路交通运输纳入全国“八横八纵”铁路网。
  
  2016年,海门高新区紧扣“强势开局十三五、加速创建高新区”一大目标,突出“高新引领、产城融合”两大主题,立足“高定位、高平台、高标准,新产业、新业态、新形象”“三高三新”发展新格局,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在2016年度全市更高水平小康建设、财政工作、工业经济、农村工作、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和建筑业经济八个单项工作评比中取得了6个第一、1个第二、1个第四的优异成绩,并在综合先进区镇评比中勇占鳌头,圆满完成了高新区经济社会大跨越的发展目标,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高新区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始终牢牢把握创新转型的主题,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逆势上扬。去年高新区实现财政收入24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68亿,同比增长10.3%,其中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27.8%和47.1%;完成工业应税销售收入68亿,工业入库税金5.3亿,分别同比增长19.6%和13.9%;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引进签约超千万元项目14个,新开工超五千万元项目3个、超亿元项目7个;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52万美元,形成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后劲充沛持久、经济发展稳步向前的良好局面。
  
  海门高新区最鲜明的特色体现在“高”、“新”二字,行政区划调整后,确立了南“高”、中“新”、北“特”的片区经济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两城一园”发展新平台。
  
  在南部突出一个“高”字,重点规划建设以高端服务业为引领的智慧科技城。结合城市南进,锁定总部经济、创意产业、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物联网)、文化娱乐等新兴业态,高标准规划建设智慧科技城,加速集聚一批新兴产业和高端人才,致力打造高端服务业的先导区。
  
  在中部突出一个“新”字,重点规划建设以高新产业为依托的智能产业城。按照产业集聚度高、产品科技含量高、项目产出效益高的发展要求,通过强化配套、提升功能、优化重组、转型升级等手段,全力推动智能材料、智能电子、智能装备三大产业做大做强,加快运作启动中德工业园、创新创意园等高端制造产业园,倾力打造智能产业的密集区。
  
  在北部突出一个“特”字,重点规划建设以品质农业为特色的智谷农业园。依托“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推进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规划建设以望旺农场观光园、强盛有机蔬翠园、天籁村枇杷文化园和江海人家园为特色的智谷绿海生态农业园,努力打造成为集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休闲旅游、野外运动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建成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和样板区。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海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18-02-24 来源:未知 点击:

  海门高新区地处海门市主城区,南靠长江,北邻海门工业园区,东连三厂工业园区,西依浒通河,是海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100.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万,下辖4个中心社区,21个社区居委会,16个行政村。高新区区位优越,东有崇启大桥、西有苏通大桥和在建中的沪通铁路长江大桥贯通长江两岸,正在建设中的宁启铁路二期将高新区的铁路交通运输纳入全国“八横八纵”铁路网。
  
  2016年,海门高新区紧扣“强势开局十三五、加速创建高新区”一大目标,突出“高新引领、产城融合”两大主题,立足“高定位、高平台、高标准,新产业、新业态、新形象”“三高三新”发展新格局,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在2016年度全市更高水平小康建设、财政工作、工业经济、农村工作、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和建筑业经济八个单项工作评比中取得了6个第一、1个第二、1个第四的优异成绩,并在综合先进区镇评比中勇占鳌头,圆满完成了高新区经济社会大跨越的发展目标,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高新区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始终牢牢把握创新转型的主题,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逆势上扬。去年高新区实现财政收入24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68亿,同比增长10.3%,其中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27.8%和47.1%;完成工业应税销售收入68亿,工业入库税金5.3亿,分别同比增长19.6%和13.9%;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引进签约超千万元项目14个,新开工超五千万元项目3个、超亿元项目7个;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52万美元,形成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后劲充沛持久、经济发展稳步向前的良好局面。
  
  海门高新区最鲜明的特色体现在“高”、“新”二字,行政区划调整后,确立了南“高”、中“新”、北“特”的片区经济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两城一园”发展新平台。
  
  在南部突出一个“高”字,重点规划建设以高端服务业为引领的智慧科技城。结合城市南进,锁定总部经济、创意产业、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物联网)、文化娱乐等新兴业态,高标准规划建设智慧科技城,加速集聚一批新兴产业和高端人才,致力打造高端服务业的先导区。
  
  在中部突出一个“新”字,重点规划建设以高新产业为依托的智能产业城。按照产业集聚度高、产品科技含量高、项目产出效益高的发展要求,通过强化配套、提升功能、优化重组、转型升级等手段,全力推动智能材料、智能电子、智能装备三大产业做大做强,加快运作启动中德工业园、创新创意园等高端制造产业园,倾力打造智能产业的密集区。
  
  在北部突出一个“特”字,重点规划建设以品质农业为特色的智谷农业园。依托“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推进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规划建设以望旺农场观光园、强盛有机蔬翠园、天籁村枇杷文化园和江海人家园为特色的智谷绿海生态农业园,努力打造成为集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休闲旅游、野外运动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建成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和样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