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湘潭高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加速园区发展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2-27 点击:

  2017年,湘潭高新区从制度建设入手,以深改重点工作为突破口,同时贴合自身实际铺排专项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成功获批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完成了《“智造谷”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制定,力合长株潭创新中心项目加快推进,低碳监管平台项目正式启动,严格落实环保责任,深化机关人力资源改革,招商引资模式改革……桩桩件件的改革举措,不仅架构起高新区深改工作的四梁八柱,也同时瞄准“高新”发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速园区发展。
  
  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今,“全面”“深化”“改革”字眼在高新区已深入人心,一幅恢宏的改革画卷正徐徐展开。
  
  制度先行 改革氛围愈发浓厚
  
  为强化制度建设,今年以来,高新区先后制定了《湘潭高新区2017年系统性改革工作方案》、《湘潭高新区全面深化改革2017工作要点》2项文件,出台了《湘潭高新区全面深化改革绩效评估办法(试行)》、《全面深化改革宣传工作办法》等3项制度办法。明确了改革工作责任人和联络人,明确建立台账机制、双周报送进度机制和月督查机制。全年开展了4次全区范围内的改革督查,制发《改革督查通报》4期,形成了“改革有制定,定期有督查”的良性工作机制。
  
  认真贯彻改革“一把手”工程,工委书记刘硕科亲力亲为,从全年改革任务的部署,到改革方案的制定,改革进度的调度都亲自抓,亲自组织改革督查3次;专项改革的牵头领导,对各自负责的改革攻坚任务均做到了全程负责,全力推进。区工委全年对涉及改革领域的相关问题,先后召开各类会议近10余次,其中改革专题会议超过6次,研究部署了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智造谷”建设、科技投入模式改革等相关事项。
  
  为有效推进改革工作有序有力,工委在人员安排、经费保障上均做了安排,明确工管委办公室(研究室)作为改革推进的统筹协调部门,抽调精干力量负责落实。在对外宣传报道上,已在《湖南日报》、《湘潭日报》等党报党刊上刊发改革领域专题报道4篇。各专项改革领域建立了各自的督查调度机制、工作宣传机制、宣传报送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改革合力,系统性改革的耦合性、联动性不断提升,改革推进的实效认同度得到进一步巩固。
  
  集中攻坚 确保重大改革有力推进
  
  市深改办明确的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级低碳园区建设两项深改重点工作推进有序。
  
  自创区方面:赢得了国家层面的肯定。成功获批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为全省唯一入选园区;圆满完成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迎检工作,高新区“双创”工作、院士创新产业园作为地方典型案例上报国务院,为湘潭争得荣誉;承接做好了2017年“创响中国”巡回接力活动湘潭站活动,获得国、省层面高度肯定。
  
  制定了“智造谷”规划。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合作,完成了《“智造谷”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制定,明确提出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为主的“3+1”产业体系,对未来“打造自创区,建设示范区”起到了谋篇布局的积极作用。
  
  增强了创新驱动能力。力合长株潭创新中心项目加快推进,力合长株潭科技领航创新基地规划进入修改和审批阶段;力合星空创客空间开园,清华X-Lab、狮子来了等19个项目签约入孵;力合长株潭产业基金、力合天使投资基金成立并完成首投。院士创新产业园进展顺利,成功引进研发和产业化项目8个、院士工作站5个。其中量子聚能供氧材料、单克隆抗体、数字雷达一期等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邓中翰院士工作站、卢秉恒院士工作站相续进驻;沈阳新松(湘潭)机器人产业园开工建设。
  
  低碳园区建设方面:深入普及低碳理念。依托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重要节日,积极举办低碳环保宣传活动;利用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倡导绿色出行,设置宣传标语,实现辖区全覆盖。
  
  加速推广低碳技术产品。安排专项资金7万余元,低碳监管平台项目正式启动,通过对重点用能企业、公共机关进行实时监测和在线采集,有效帮助企业、机关降低能耗指标。华菱线缆、迅达科技等企业38类产品成功入选省两型产品政府采购目录。
  
  严格落实环保责任。积极配合做好了国家环保督查工作,出台了《关于下达湘潭高新区2017年低碳园区建设暨两型社会建设绩效考核任务责任分解表》,加强环保巡查。充分运用卫星监测成果,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整治和排查,完成绿心违规案例处置3起,勒令板建建材、生力建材等高能耗企业停产,飞博塑胶、格林电气等“僵尸”企业搬迁,盘活存量用地和厂房12万平方米。
  
  问题导向 自主铺排专项改革
  
  结合园区工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高新区自主铺排了系统性专项改革工作。
  
  深化机关人力资源改革。已形成了“1+4”方案体系,即一个总体意见,带机构岗位设置、竞聘上岗、薪酬方案和绩考办法。《关于明确内设机构和科级领导职数的请示》、《关于调整高新区管委会事业单位机构设置的请示》已获市编办批复。市编办下发了《关于湘潭高新区管委会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潭市编[2017]19号)、《关于湘潭高新区管委会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潭市编[2017]22号)。相关工作待市级层面明确后,即可推进落实。
  
  招商引资模式改革。探索全员招商方面,出台了《招商引资模式改革实施方案》。驻点招商方面,已形成派驻人员薪酬方案送审稿和人员选聘方案,并开展人员选聘工作;与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市产业集团就共同设置驻点机构的事项进行了进一步协商。委托招商方面,已与中介机构进行多轮洽谈,正积极推进落实。全年共引进重点项目21个,投资超过200亿元。
  
  探索科技投入模式改革。提出整合区级财政资金,设立智造谷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明确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理顺科技投入方式,探索了奖励、补助、风险补偿、股权投资等多元化投入方式。目前已完成《鼓励扶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的暂行办法》、《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实施办法》两个子方案及《股权投资管理办法》。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改革。核准了高新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和具备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的机构目录。完善了《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2017年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试点事项。开展了试点探索。选定法华山保护工作与河道保洁向社会机构购买服务,购买合同已签定,还出台了实施办法和考核细则。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湘潭高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加速园区发展

2017-12-27 来源:未知 点击:

  2017年,湘潭高新区从制度建设入手,以深改重点工作为突破口,同时贴合自身实际铺排专项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成功获批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完成了《“智造谷”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制定,力合长株潭创新中心项目加快推进,低碳监管平台项目正式启动,严格落实环保责任,深化机关人力资源改革,招商引资模式改革……桩桩件件的改革举措,不仅架构起高新区深改工作的四梁八柱,也同时瞄准“高新”发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速园区发展。
  
  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今,“全面”“深化”“改革”字眼在高新区已深入人心,一幅恢宏的改革画卷正徐徐展开。
  
  制度先行 改革氛围愈发浓厚
  
  为强化制度建设,今年以来,高新区先后制定了《湘潭高新区2017年系统性改革工作方案》、《湘潭高新区全面深化改革2017工作要点》2项文件,出台了《湘潭高新区全面深化改革绩效评估办法(试行)》、《全面深化改革宣传工作办法》等3项制度办法。明确了改革工作责任人和联络人,明确建立台账机制、双周报送进度机制和月督查机制。全年开展了4次全区范围内的改革督查,制发《改革督查通报》4期,形成了“改革有制定,定期有督查”的良性工作机制。
  
  认真贯彻改革“一把手”工程,工委书记刘硕科亲力亲为,从全年改革任务的部署,到改革方案的制定,改革进度的调度都亲自抓,亲自组织改革督查3次;专项改革的牵头领导,对各自负责的改革攻坚任务均做到了全程负责,全力推进。区工委全年对涉及改革领域的相关问题,先后召开各类会议近10余次,其中改革专题会议超过6次,研究部署了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智造谷”建设、科技投入模式改革等相关事项。
  
  为有效推进改革工作有序有力,工委在人员安排、经费保障上均做了安排,明确工管委办公室(研究室)作为改革推进的统筹协调部门,抽调精干力量负责落实。在对外宣传报道上,已在《湖南日报》、《湘潭日报》等党报党刊上刊发改革领域专题报道4篇。各专项改革领域建立了各自的督查调度机制、工作宣传机制、宣传报送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改革合力,系统性改革的耦合性、联动性不断提升,改革推进的实效认同度得到进一步巩固。
  
  集中攻坚 确保重大改革有力推进
  
  市深改办明确的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级低碳园区建设两项深改重点工作推进有序。
  
  自创区方面:赢得了国家层面的肯定。成功获批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为全省唯一入选园区;圆满完成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迎检工作,高新区“双创”工作、院士创新产业园作为地方典型案例上报国务院,为湘潭争得荣誉;承接做好了2017年“创响中国”巡回接力活动湘潭站活动,获得国、省层面高度肯定。
  
  制定了“智造谷”规划。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合作,完成了《“智造谷”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制定,明确提出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为主的“3+1”产业体系,对未来“打造自创区,建设示范区”起到了谋篇布局的积极作用。
  
  增强了创新驱动能力。力合长株潭创新中心项目加快推进,力合长株潭科技领航创新基地规划进入修改和审批阶段;力合星空创客空间开园,清华X-Lab、狮子来了等19个项目签约入孵;力合长株潭产业基金、力合天使投资基金成立并完成首投。院士创新产业园进展顺利,成功引进研发和产业化项目8个、院士工作站5个。其中量子聚能供氧材料、单克隆抗体、数字雷达一期等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邓中翰院士工作站、卢秉恒院士工作站相续进驻;沈阳新松(湘潭)机器人产业园开工建设。
  
  低碳园区建设方面:深入普及低碳理念。依托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重要节日,积极举办低碳环保宣传活动;利用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倡导绿色出行,设置宣传标语,实现辖区全覆盖。
  
  加速推广低碳技术产品。安排专项资金7万余元,低碳监管平台项目正式启动,通过对重点用能企业、公共机关进行实时监测和在线采集,有效帮助企业、机关降低能耗指标。华菱线缆、迅达科技等企业38类产品成功入选省两型产品政府采购目录。
  
  严格落实环保责任。积极配合做好了国家环保督查工作,出台了《关于下达湘潭高新区2017年低碳园区建设暨两型社会建设绩效考核任务责任分解表》,加强环保巡查。充分运用卫星监测成果,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整治和排查,完成绿心违规案例处置3起,勒令板建建材、生力建材等高能耗企业停产,飞博塑胶、格林电气等“僵尸”企业搬迁,盘活存量用地和厂房12万平方米。
  
  问题导向 自主铺排专项改革
  
  结合园区工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高新区自主铺排了系统性专项改革工作。
  
  深化机关人力资源改革。已形成了“1+4”方案体系,即一个总体意见,带机构岗位设置、竞聘上岗、薪酬方案和绩考办法。《关于明确内设机构和科级领导职数的请示》、《关于调整高新区管委会事业单位机构设置的请示》已获市编办批复。市编办下发了《关于湘潭高新区管委会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潭市编[2017]19号)、《关于湘潭高新区管委会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潭市编[2017]22号)。相关工作待市级层面明确后,即可推进落实。
  
  招商引资模式改革。探索全员招商方面,出台了《招商引资模式改革实施方案》。驻点招商方面,已形成派驻人员薪酬方案送审稿和人员选聘方案,并开展人员选聘工作;与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市产业集团就共同设置驻点机构的事项进行了进一步协商。委托招商方面,已与中介机构进行多轮洽谈,正积极推进落实。全年共引进重点项目21个,投资超过200亿元。
  
  探索科技投入模式改革。提出整合区级财政资金,设立智造谷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明确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理顺科技投入方式,探索了奖励、补助、风险补偿、股权投资等多元化投入方式。目前已完成《鼓励扶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的暂行办法》、《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实施办法》两个子方案及《股权投资管理办法》。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改革。核准了高新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和具备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的机构目录。完善了《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2017年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试点事项。开展了试点探索。选定法华山保护工作与河道保洁向社会机构购买服务,购买合同已签定,还出台了实施办法和考核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