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打造新旧动能转换高地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2-06 点击:次
沐浴在党的十九大的政策东风下,济南高新区将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依托五大片区,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区、智能装备城、生命科学城、齐鲁智慧谷、齐鲁创新谷“一区两城两谷”。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济南市区域性经济中心的主阵地、科技创新中心的大平台、金融中心的拓展区、物流中心的主枢纽。
各类企业3万余家,成新旧动能转换的源泉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济南高新区坚持产业立区,聚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为全力打造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标杆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济南高新区科创中心展厅看到,这里聚集了诸多高精尖装备,有我国863计划重大专项浪潮天梭K1高端容错计算机,有世界首个大型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有国家电网使用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有园区企业为我国飞机研发的雷达罩,还有填补世界空白的园区企业生产的铌酸锂单晶薄膜,使我国成为世界惟一可产业化的国家。
“目前,济南高新区共有各类企业3万余家,其中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1%;上市企业数达102家,包括IPO上市企业2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0家,累计融资总额超过300亿元。拥有股转系统待审企业11家、正在股改企业103家、储备新三板后备企业510余家,企业上市的后备力量充足。”济南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无一不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力量和源泉所在。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护航新旧动能转换
新旧动能转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何有序稳步推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为此,济南高新区大刀阔斧推进机构改革,采取大部制整合、双轨制运行,构建“招商服务体系、行政管理体系、社会治理体系、融资建设体系”四大体系。推行全员聘用制,实施无差别人力资源管理。实施全员绩效考核。引入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原理,实行全员KPI考核。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推行全员绩效工资制,实现薪酬管理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争取市级权限下放,市级下放给园区市级管理权限3258项,49个市直部门刻制2号章交付园区使用。
同时,济南高新区还出台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关于加快创新创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海右人才计划”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创业孵化载体负担成本,极大地鼓励创业孵化载体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和优质项目。
为了实现新旧动能的快速转换,济南高新区依托中心区、综合保税区、高新东区、高新北区、创新谷五大片区的空间格局平台,构建临空经济区、智能装备城、生命科学城、齐鲁智慧谷、齐鲁创新谷为核心的“一区两城两谷”产业布局平台。
在空间格局平台和产业布局平台的基础上,济南高新区积极搭建新旧动能转换的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
探索“生态赋能”型发展模式,主打“四个生态”
在济南高新区大刀阔斧的改革力度下,园区也收获了满满的硕果。
2017年上半年,济南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53.6亿元,较上年增长24.7%。在招商引资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济南高新区初审项目达200多个,已上会审核项目141个,合同额达1100多亿元。
济南市委常委,济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宏志表示,目前园区将积极探索“生态赋能”型发展模式,努力在该市“四个中心”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前沿高地。
说到“生态赋能”,其实就是要打造“四个生态”。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构建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二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激发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简洁高效的政务生态;四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和依法治国,加快构建公平法治的社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