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改革释放活力 开发区成江苏发展的绚丽风景

来源:未知 日期:2017-07-19 点击:

  聚力创新,开发区是排头兵。推动无处不在的创新实践,江苏省开发区切换发展新动能,培育发展新优势。
  
  常州高新区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立足自身优势,加速创新驱动,初步形成了光伏、创意、生命健康、动力装备四大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和新材料、航空两家省级科技园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62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49家,万人有效发明量40.87件/万人,国际专利204件,多项科技指标位居省市开发区前列。园区龙头企业天合光能,主导和参与光伏标准制定64项,先后16次刷新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的世界纪录。至2016年底,组件累计出货突破23GW,全球排名第一。
 
  
  集聚人才资源,为创新提供根本支撑,成为江苏省开发区的普遍做法。泰州医药高新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000多名,其中外籍院士2名,两院院士5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5名,省“双创团队”8个,省“双创计划”人才92名,各项人才指标居国内同类园区前茅。高端人才集聚,引来了高端成果。该区已有1000多项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落地申报,20个一类新药取得临床批件。江宁经开区今年以来,与3名诺奖得主、菲尔兹奖1名得主牵手,成功引入国内首家高校知识产权电商平台等项目,各类载体孵化创业项目达418家。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江苏省开发区用创新促转型。江苏省商务厅最新完成的一项调研显示,外商在江苏省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90%以上设在开发区。截至2016年底,江苏开发区设有高新技术孵化器、众创空间337家,同比增长33.7%,国家级孵化器数量、面积及在孵企业数量多年全国第一。一批新兴产业在开发区集聚壮大,南京经开区光电显示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江宁经开区形成汽车、智能电网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聚集企业1000多家。日本安川工业机器人、科沃斯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项目;台积电、SK海力士半导体等新材料重大项目;丰田、起亚、观致等汽车生产基地都植根在开发区这片沃土上。
  
  国际视野,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放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是开发区的本色,也是优势和特色。面对国内外经济新形势,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江苏省开发区努力以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拓展国际化经营,为江苏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添薪助力。
  
  今年前5月,无锡高新区到账外资6亿美元,提前完成半年目标任务。区管委会人士表示,目前项目储备充分,在谈超亿美元重大项目48个,总投资超130亿美元,储备项目数、项目质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在海力士新建二工厂、欧司朗二期、相信制动、力特半导体和一大批重特大外资制造项目支撑下,全年可实现到账外资13亿美元以上。
  
  江阴高新区推动区内企业参与全球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合作竞争,以创新国际化做强一流跨国企业。为帮助长电科技缩小与世界一流封测企业在尖端技术、高端客户等方面的差距,积极牵线搭桥,出台扶持政策,推动与国内芯片制造行业龙头开展上下游强强合作,助推公司以7.8亿美元收购全球封测行业著名企业新加坡星科金朋公司,企业经营规模一举跻身全球行业第三。
  
  江苏省商务厅统计显示,去年江苏全省131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创造了全省1/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了江苏4/5的进出口总额,吸纳了4/5的实际使用外资。
  
  作为开发区阵营的新生力量,快速崛起的太仓中德产业园、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中奥苏通生态园、中意海安生态园、中以常州创新园、中韩盐城产业园等一批国际合作园区,也让江苏开发区的“国际范”更足,更让人期待。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改革释放活力 开发区成江苏发展的绚丽风景

2017-07-19 来源:未知 点击:

  聚力创新,开发区是排头兵。推动无处不在的创新实践,江苏省开发区切换发展新动能,培育发展新优势。
  
  常州高新区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立足自身优势,加速创新驱动,初步形成了光伏、创意、生命健康、动力装备四大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和新材料、航空两家省级科技园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62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49家,万人有效发明量40.87件/万人,国际专利204件,多项科技指标位居省市开发区前列。园区龙头企业天合光能,主导和参与光伏标准制定64项,先后16次刷新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的世界纪录。至2016年底,组件累计出货突破23GW,全球排名第一。
 
  
  集聚人才资源,为创新提供根本支撑,成为江苏省开发区的普遍做法。泰州医药高新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000多名,其中外籍院士2名,两院院士5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5名,省“双创团队”8个,省“双创计划”人才92名,各项人才指标居国内同类园区前茅。高端人才集聚,引来了高端成果。该区已有1000多项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落地申报,20个一类新药取得临床批件。江宁经开区今年以来,与3名诺奖得主、菲尔兹奖1名得主牵手,成功引入国内首家高校知识产权电商平台等项目,各类载体孵化创业项目达418家。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江苏省开发区用创新促转型。江苏省商务厅最新完成的一项调研显示,外商在江苏省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90%以上设在开发区。截至2016年底,江苏开发区设有高新技术孵化器、众创空间337家,同比增长33.7%,国家级孵化器数量、面积及在孵企业数量多年全国第一。一批新兴产业在开发区集聚壮大,南京经开区光电显示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江宁经开区形成汽车、智能电网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聚集企业1000多家。日本安川工业机器人、科沃斯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项目;台积电、SK海力士半导体等新材料重大项目;丰田、起亚、观致等汽车生产基地都植根在开发区这片沃土上。
  
  国际视野,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放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是开发区的本色,也是优势和特色。面对国内外经济新形势,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江苏省开发区努力以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拓展国际化经营,为江苏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添薪助力。
  
  今年前5月,无锡高新区到账外资6亿美元,提前完成半年目标任务。区管委会人士表示,目前项目储备充分,在谈超亿美元重大项目48个,总投资超130亿美元,储备项目数、项目质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在海力士新建二工厂、欧司朗二期、相信制动、力特半导体和一大批重特大外资制造项目支撑下,全年可实现到账外资13亿美元以上。
  
  江阴高新区推动区内企业参与全球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合作竞争,以创新国际化做强一流跨国企业。为帮助长电科技缩小与世界一流封测企业在尖端技术、高端客户等方面的差距,积极牵线搭桥,出台扶持政策,推动与国内芯片制造行业龙头开展上下游强强合作,助推公司以7.8亿美元收购全球封测行业著名企业新加坡星科金朋公司,企业经营规模一举跻身全球行业第三。
  
  江苏省商务厅统计显示,去年江苏全省131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创造了全省1/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了江苏4/5的进出口总额,吸纳了4/5的实际使用外资。
  
  作为开发区阵营的新生力量,快速崛起的太仓中德产业园、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中奥苏通生态园、中意海安生态园、中以常州创新园、中韩盐城产业园等一批国际合作园区,也让江苏开发区的“国际范”更足,更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