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发展高科技加快产业化 石家庄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稳健提档升级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8-26 点击:

  近年来,石家庄高新区高举创新大旗,遵循“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办区宗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创新主体,壮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2015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798亿元,同比增长1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8.6%,高出全市平均数55.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了全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115家国家级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共116家单位)的综合排名结果(针对2015年度),石家庄高新区由第19位跃升至第15位,首次跻身全国15强,稳居全省国家石家庄高新区第一位。
  
    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排名第14位,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排名第19位。
  
    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科技创新角度,纵深分析观察石家庄高新区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的努力与成果。
  
  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石家庄高新区目前已经形成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一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该集群集聚了石药、以岭、四药三大国内医药百强企业和藏诺等163家医药研发、生产、服务类企业,2015年,全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487亿元,收入581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了50%;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药用辅料与制剂创新型产业集群“,在国家生物中心发布的全国108家以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的园区中,该区生物医药综合实力居第四位。
  
  二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该集群主要聚集了全市90%的软件企业、37家光电企业、39家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企业,是我省唯一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省级光电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32亿元。
  
  三是先进制造产业集群。该集群聚集了先河环保、汇金股份、通合电子、博深工具、冀凯股份、国祥制冷等20多家国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2015年实现产值352亿元。
  
  四是科技服务业产业集群,目前占该区GDP比重超过了8%,形成了6大类别,创新创业服务业,集聚了9家省级以上的孵化器,6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研发设计服务业,集聚了92家服务外包企业,是河北省医药外包服务基地;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了包括国家级卫星导航检测中心、中欧联合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了12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是河北省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科技金融服务业,聚集了692家投资服务机构;技术转移服务业,有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1家,省级技术转移机构3家,2015年完成技术交易额1.3亿元。
  
  各项创新成果不断落地
  
  一是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制定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努力营造全省最优的政策环境。三年来,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十条政策》、《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扶持政策》等十几个政策文件,每年拿出不低于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5%用于科技发展资金,7%用于产业发展资金,近三年,兑现各类政策资金3亿多元,有效支持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是不断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截至2015年底,该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5家,火炬计划重点企业5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0家,市级创新型企业27家,分别占石家庄市的70%、60%、49%和40%。经认定的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18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36家。今年该区又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80家,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916家。
  
  三是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和建设与全区主导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石家庄高新区目前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97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30家,市级53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占全省二分之一。高度重视新型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建设,博士后工作站9个,院士工作站11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个。
  
  截至目前,全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一共有92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30家,市级53家;博士后工作站达到7个,院士工作站达到9个;新增2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总数达到4个;新增省级技术转移中心2个,总数达到3个。
  
  四是不断加大创新载体建设。出台《孵化器建设管理办法》、《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加大孵化器建设管理力度,形成了9家众创空间+14家孵化器+2家加速器+若干个专业园区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孵化场地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913家。孵化器数量、规模、等级均居全省第一,去年公布的河北省孵化器十强中石家庄石家庄高新区占有6席。我们还引进了北大燕园、中国创客总部、大唐移动互联孵化基地等国内知名的双创平台机构,提升了双创服务水平。
  
  五是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难题。在科技金融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我们在全省率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知本和资本进行对接,目前每年可为20多家轻资产的高科技企业进行专利权质押贷款上亿元;在全省率先发行科技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为9家企业融资2.6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上市培育和扶持,目前石家庄高新区上市企业47家,其中,新三板挂牌企业占全省18%,创业板上市企业占全省45%;在全省率先开展财政风险补偿业务,建立了风险补偿资金池和风险补偿企业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提供风险补偿;在全省率先开展投贷联动,与省科技厅、浦发银行合作成立了3.6亿元的中浦产业基金。
  
  六是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工作。去年石家庄高新区成功入选科技部国家石家庄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示范的内容是京冀协同创新。我们积极参加“互联网跨界创新”工程和“国家石家庄高新区伙伴计划”,推动京津冀石家庄高新区间的横向合作。组织区内17家企业参加中关村实施的“互联网跨界融合示范工程”,并成功引进15家中关村互联网企业落户石家庄高新区物联网大厦。通过积极争取,大唐电信投资35亿元在石家庄高新区建设北斗导航产业园已顺利开工建设,北京旷烨投资55亿元的京冀产业示范园已列入省重点项目,目前已进场施工建设。引进北京首创财富在石家庄高新区设立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组织了86家企业与北京开展技术、人才和项目对接;组织了100多家企业与北京创投机构对接;去年有36家企业与北京、天津的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并在省市立项。
  
  七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力度。石家庄高新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1家,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3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
  
  今年以来,为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提高石家庄高新区国际化水平,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德国勃兰登堡州经济发展局达成合作意向,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设立火炬创新园,在德国勃兰登堡州建设科技孵化园,组织优秀企业在国际科技前沿直接对接创新资源。前期澳方和德方已分别来石家庄高新区进行过两次洽谈,企业合作意向非常踊跃,目前已有石家庄高新区12家企业明确要赴澳设立研发机构,对接工作正在积极开展,8月份将集体赴澳签署正式合作协议。此举是我市首次到发达国家合作共建孵化器和科技园,对提升我市国际化水平和推进科技企业走出去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八是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自去年以来,石家庄高新区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如《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2016-2018)》、《石家庄高新区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面向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延伸科技服务的实施办法》、《“双创促转型 石家庄高新区在行动”系列主题活动工作实施方案(2016-2017)》、《众创空间绩效考评办法(试行)》等扶持创新载体和创新主体发展的政策,并通过政策,进一步引导和规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发展。石家庄高新区对经认定的区级众创空间给予一次性30万元的资金奖励,用于环境条件建设补助(房租、宽带网络、公用设备等补贴);同时,按照其举办各类创业活动(创业路演、创业大赛、创业论坛等)实际支出的20%给予每年最高20万元资金支持。
  
  此外,石家庄高新区还建立健全创业辅导制度。邀请京津及国内知名创业导师,到石家庄高新区开展创业宣讲、创业辅导、项目路演、项目对接等活动,对众创空间和优秀创新创业者进行重点帮扶指导。截至目前,全区开展创业创新活动48次,创业教育培训56场。全区众创空间服务团队及企业获得的投资总额达1156万元,为初创期企业和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同时,聘任了一批创业导师。为支持鼓励拥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和专家学者担任创业导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者提供持续性、导向性、专业性、实用性的辅导服务,石家庄高新区建立了“创业导师团”。今年3月底,石家庄高新区成功举办“双创论坛”,众创空间、孵化器负责人,石家庄高新区首批创业导师代表,创客及创业团队代表,大学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双创论坛”和“石家庄高新区双创行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并为首批50位创业导师举行聘任仪式。
  
  该区还举办双创投融资对接会。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对创新创业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贷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促进投资引导基金等双创项目和产品对接,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局面。去年以来,开展大型京津冀专场路演2场,政银企对接会等各类投融资对接会12场,共计500余家企业参加了活动,8家企业通过路演活动获得天使投资2.6亿元。
  
  此外,该区还启动高新区科技活动周活动。2016年科技活动周以“创新引领,共享发展”为主题,在5月14日至21日期间,全区开展创业沙龙、科普巡展、科技创新成果展、知识产权讲座、科技企业项目申报实操培训等5场主题活动,其中有汇家健康生活服务平台、立体停车位等生活服务项目,也有大学生旅游服务平台、大学生创业成长社交平台等创新社交类项目,还有以中医养生为主题的淘中药信息中心中药宝典的特色项目。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发展高科技加快产业化 石家庄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稳健提档升级

2016-08-26 来源:未知 点击:

  近年来,石家庄高新区高举创新大旗,遵循“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办区宗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创新主体,壮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2015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798亿元,同比增长1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8.6%,高出全市平均数55.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了全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115家国家级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共116家单位)的综合排名结果(针对2015年度),石家庄高新区由第19位跃升至第15位,首次跻身全国15强,稳居全省国家石家庄高新区第一位。
  
    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排名第14位,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排名第19位。
  
    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科技创新角度,纵深分析观察石家庄高新区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的努力与成果。
  
  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石家庄高新区目前已经形成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一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该集群集聚了石药、以岭、四药三大国内医药百强企业和藏诺等163家医药研发、生产、服务类企业,2015年,全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487亿元,收入581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了50%;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药用辅料与制剂创新型产业集群“,在国家生物中心发布的全国108家以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的园区中,该区生物医药综合实力居第四位。
  
  二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该集群主要聚集了全市90%的软件企业、37家光电企业、39家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企业,是我省唯一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省级光电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32亿元。
  
  三是先进制造产业集群。该集群聚集了先河环保、汇金股份、通合电子、博深工具、冀凯股份、国祥制冷等20多家国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2015年实现产值352亿元。
  
  四是科技服务业产业集群,目前占该区GDP比重超过了8%,形成了6大类别,创新创业服务业,集聚了9家省级以上的孵化器,6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研发设计服务业,集聚了92家服务外包企业,是河北省医药外包服务基地;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了包括国家级卫星导航检测中心、中欧联合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了12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是河北省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科技金融服务业,聚集了692家投资服务机构;技术转移服务业,有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1家,省级技术转移机构3家,2015年完成技术交易额1.3亿元。
  
  各项创新成果不断落地
  
  一是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制定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努力营造全省最优的政策环境。三年来,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十条政策》、《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扶持政策》等十几个政策文件,每年拿出不低于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5%用于科技发展资金,7%用于产业发展资金,近三年,兑现各类政策资金3亿多元,有效支持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是不断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截至2015年底,该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5家,火炬计划重点企业5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0家,市级创新型企业27家,分别占石家庄市的70%、60%、49%和40%。经认定的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18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36家。今年该区又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80家,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916家。
  
  三是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和建设与全区主导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石家庄高新区目前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97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30家,市级53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占全省二分之一。高度重视新型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建设,博士后工作站9个,院士工作站11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个。
  
  截至目前,全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一共有92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30家,市级53家;博士后工作站达到7个,院士工作站达到9个;新增2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总数达到4个;新增省级技术转移中心2个,总数达到3个。
  
  四是不断加大创新载体建设。出台《孵化器建设管理办法》、《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加大孵化器建设管理力度,形成了9家众创空间+14家孵化器+2家加速器+若干个专业园区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孵化场地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913家。孵化器数量、规模、等级均居全省第一,去年公布的河北省孵化器十强中石家庄石家庄高新区占有6席。我们还引进了北大燕园、中国创客总部、大唐移动互联孵化基地等国内知名的双创平台机构,提升了双创服务水平。
  
  五是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难题。在科技金融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我们在全省率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知本和资本进行对接,目前每年可为20多家轻资产的高科技企业进行专利权质押贷款上亿元;在全省率先发行科技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为9家企业融资2.6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上市培育和扶持,目前石家庄高新区上市企业47家,其中,新三板挂牌企业占全省18%,创业板上市企业占全省45%;在全省率先开展财政风险补偿业务,建立了风险补偿资金池和风险补偿企业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提供风险补偿;在全省率先开展投贷联动,与省科技厅、浦发银行合作成立了3.6亿元的中浦产业基金。
  
  六是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工作。去年石家庄高新区成功入选科技部国家石家庄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示范的内容是京冀协同创新。我们积极参加“互联网跨界创新”工程和“国家石家庄高新区伙伴计划”,推动京津冀石家庄高新区间的横向合作。组织区内17家企业参加中关村实施的“互联网跨界融合示范工程”,并成功引进15家中关村互联网企业落户石家庄高新区物联网大厦。通过积极争取,大唐电信投资35亿元在石家庄高新区建设北斗导航产业园已顺利开工建设,北京旷烨投资55亿元的京冀产业示范园已列入省重点项目,目前已进场施工建设。引进北京首创财富在石家庄高新区设立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组织了86家企业与北京开展技术、人才和项目对接;组织了100多家企业与北京创投机构对接;去年有36家企业与北京、天津的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并在省市立项。
  
  七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力度。石家庄高新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1家,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3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
  
  今年以来,为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提高石家庄高新区国际化水平,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德国勃兰登堡州经济发展局达成合作意向,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设立火炬创新园,在德国勃兰登堡州建设科技孵化园,组织优秀企业在国际科技前沿直接对接创新资源。前期澳方和德方已分别来石家庄高新区进行过两次洽谈,企业合作意向非常踊跃,目前已有石家庄高新区12家企业明确要赴澳设立研发机构,对接工作正在积极开展,8月份将集体赴澳签署正式合作协议。此举是我市首次到发达国家合作共建孵化器和科技园,对提升我市国际化水平和推进科技企业走出去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八是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自去年以来,石家庄高新区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如《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2016-2018)》、《石家庄高新区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面向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延伸科技服务的实施办法》、《“双创促转型 石家庄高新区在行动”系列主题活动工作实施方案(2016-2017)》、《众创空间绩效考评办法(试行)》等扶持创新载体和创新主体发展的政策,并通过政策,进一步引导和规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发展。石家庄高新区对经认定的区级众创空间给予一次性30万元的资金奖励,用于环境条件建设补助(房租、宽带网络、公用设备等补贴);同时,按照其举办各类创业活动(创业路演、创业大赛、创业论坛等)实际支出的20%给予每年最高20万元资金支持。
  
  此外,石家庄高新区还建立健全创业辅导制度。邀请京津及国内知名创业导师,到石家庄高新区开展创业宣讲、创业辅导、项目路演、项目对接等活动,对众创空间和优秀创新创业者进行重点帮扶指导。截至目前,全区开展创业创新活动48次,创业教育培训56场。全区众创空间服务团队及企业获得的投资总额达1156万元,为初创期企业和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同时,聘任了一批创业导师。为支持鼓励拥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和专家学者担任创业导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者提供持续性、导向性、专业性、实用性的辅导服务,石家庄高新区建立了“创业导师团”。今年3月底,石家庄高新区成功举办“双创论坛”,众创空间、孵化器负责人,石家庄高新区首批创业导师代表,创客及创业团队代表,大学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双创论坛”和“石家庄高新区双创行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并为首批50位创业导师举行聘任仪式。
  
  该区还举办双创投融资对接会。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对创新创业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贷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促进投资引导基金等双创项目和产品对接,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局面。去年以来,开展大型京津冀专场路演2场,政银企对接会等各类投融资对接会12场,共计500余家企业参加了活动,8家企业通过路演活动获得天使投资2.6亿元。
  
  此外,该区还启动高新区科技活动周活动。2016年科技活动周以“创新引领,共享发展”为主题,在5月14日至21日期间,全区开展创业沙龙、科普巡展、科技创新成果展、知识产权讲座、科技企业项目申报实操培训等5场主题活动,其中有汇家健康生活服务平台、立体停车位等生活服务项目,也有大学生旅游服务平台、大学生创业成长社交平台等创新社交类项目,还有以中医养生为主题的淘中药信息中心中药宝典的特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