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十三五”将投150亿专项资金推动创新创业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8-05 点击:次
8月5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成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系列新闻发布的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深化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主任缪晓波在会中介绍了该区工作的相关情况。
缪晓波介绍,“十三五”期间,成都高新区将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揽,投入3个50亿元支持创新创业,分别设立50亿元协同创新专项资金、50亿元大企业创新专项资金、50亿元领军人才专项资金,推动院校地协同创新、大企业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深入实施双创大引领、产业大智造、人才大汇聚、开放大融合、产城大提升、体制大突破、民生大保障“七大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口径产业总产值10000亿元,聚集科技企业10000家,聚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00人,发明专利授权累计超过11000件,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项,努力把成都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开放创新示范区和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
力争引进培育科技创业企业和团队400家以上
缪晓波介绍,今年,成都高新区加快了以菁蓉国际广场为代表的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建设,积极引导产业链资源与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创业模式紧密对接,大力推动创新创业与产业抱团发展。持续推进“创业天府·菁蓉汇”高新区主题活动、创享会、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氛围。
“菁蓉国际广场处于全省全市'两核共兴'战略的核心支点位置,”缪晓波说到,按照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创新创业中心目标定位,突出创新创业要素的吸引、聚集,菁蓉国际广场引入培育创新型孵化器,实现线上与线下、创新与创业、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菁蓉国际广场总占地面积95亩,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地下5.3万平方米;共8栋楼,其中研发写字楼7栋、综合配套服务楼1栋。
缪晓波表示,成都高新区正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协调解决重点项目招商、园区功能优化、园区形象和后勤保障、入驻企业服务等相关问题和困难,积极优化功能布局,建立招商机制,提升企业服务,完善餐饮、停车等后勤配套。
截至目前,菁蓉国际广场已经引进22家国内外知名新型孵化器,入驻科技创业企业120余家,员工2000人以上,储备项目500余个。其中,中韩众创空间、中韩企业加速器、中韩技术交易中心、韩中文化交流中心、韩企服务专区等特色功能区已初步建成,韩国投资伙伴株式会社(KIP)、韩国DK集团、中韩互联网+新技术孵化器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储备中韩合作项目近40个,高标准建设韩国风情街、韩式餐厅。到2020年,力争入驻企业2000家以上,员工2万人以上,总产值200亿元以上,上市(挂牌)企业50家以上,建设创业要素密集、创业主体繁荣、创业平台高效、创业服务完善、创业文化浓郁的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创业体系。
“成都高新区将全面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把菁蓉国际广场打造成'创业天府•菁蓉汇'永久会场。”缪晓波透露,今年,成都高新区将举办“菁蓉汇”系列活动50次以上。与此同时,将充分发挥菁蓉创新创业网和创业高新微信作用,为创业者提供开放资源连接的“在线创业平台”。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还将建设 “双创”服务中心国际服务平台,重点建设跨国企业孵化平台、国际项目路演中心、全球多语言服务中心及世界前沿科技展示中心,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服务 。
“一区多园”空间拓展新模式,建设国际合作开发载体
据悉,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加快建设国际合作开发载体、区域合作载体建设,全面深化对欧合作,不断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
在加快建设国际合作开发载体方面,成都高新区将加快建设中韩创新创业园、新川创新科技园、成都国际生物产业城(中古合作为依托)、中德(成都)产业创新平台。在建设中韩创新创业园中,将与韩国共同搭建创新创业、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展示平台,共同出资建立中韩创新创业园建设基金,共同举办中韩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和“中韩科技创新论坛”、“中韩产业创新合作对接会”,不断开创中韩创新创业合作新局面。
在探索区域合作载体方面,成都高新区将探索“一区多园”空间拓展新模式。优化现有物理空间打造产业发展核心区,提高西部园区制造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水平,加快南部园区楼宇经济发展提升立体空间产业承载能力。创造虚拟空间延伸传统产业载体,利用“互联网+”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模式。以信星网商虚拟产业园等为依托做实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空间发展模式。按照“大园区承载大产业”理念,发挥成都高新区龙头带动作用,增强对全市其他园区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强与中关村、苏州工业园、浦东新区、深圳高新区等国内一流园区合作交流,深化各园区联动协作发展,探索跨区域创新创业协作新模式。
在全面深化对欧合作方面,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支持欧盟项目创新中心加快发展,全力打造欧洽会等中欧合作品牌,推动中欧企业在资本、品牌经营、市场拓展、跨国技术转移与交易、项目开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依托“ICON云端”项目,打造欧盟商品贸易展示中心、欧盟技术交易中心、中欧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欧洲500强企业总部基地、中欧跨境电商平台。
探索设立地方性独立法人混业经营科技银行
“今年,成都高新区将探索新型融资模式。”缪晓波表示,将争取在成都高新区建设众筹融资先行先试区,探索开展众筹机构资质认定、牌照发放与融资监管等工作。支持金融机构联合风投资本实施投贷联盟,探索设立主要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地方性独立法人混业经营科技银行,同步开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期权等融资服务。
成都高新区还将试点天使投资人差异化税收政策,针对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法人合伙人可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按投资额的100%直接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此外,该区还将改革国有资本创业投资退出机制,争取将高新区非上市股份公司国有股权退出的审批,以及拟在主板、创业板和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成都高新区国有股权管理方案确认、国有股东身份标识授权,下放到成都高新区。
“今年,成都高新区将继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缪晓波表示,该区将成立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联盟,围绕知识产权大数据、知识产权托管、知识产权护航产业发展等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知识产权护航产业发展协作机制,通过围绕高新区“4+1”主导产业,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西南版权登记大厅等机构,构建知识产权护航产业发展协作机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检索、认证、预警分析、维权援助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