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工业经济逆势攀高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6-20 点击:次
在提速换挡、动力转换、结构调整的经济新常态下,部分企业面临的困难、风险日益增多。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排头兵,济宁高新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勇于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努力构建多点支撑体系,采取一系列“逆周期、加杠杆”的超常规措施,出台多项助企惠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化解金融风险、解决企业难题,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激发企业积极性。今年1-4月,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加速提升,其中利税、利润、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5.8%、50.6%、44%和90%,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防范企业金融风险。为切实解决企业还贷难、“过桥”成本高的窘境,保住产业发展的“火种”,济宁高新区鼓励商业银行对诚信经营、发展前景好、产品适销对路的企业贷款给予优惠利率支持,并与园区相关激励政策挂钩;引导金融机构对市场前景好、诚信经营,但存在资金短缺的企业不断贷、不抽贷,对破产重组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设立2亿-3亿元的“过桥”资金池,破解企业还贷难、“过桥”成本高的问题,规避金融风险;建立产业融资合作联盟,解决入盟企业还贷和银行授信的后顾之忧,打通企业与银行间的中梗阻,今年已向15家企业办理“过桥”资金20笔,累计使用“过桥”资金1.2亿元。
打通金融向实体经济资金输入渠道。济宁高新区创新股权性融资金融产品,通过财政贴息、风险计提等方式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启动20亿元的“金水基金”,银行配套放大3-5倍,设立基金池,支持企业发展;按照园区“产业地图”的9大功能板块,6家国有平台公司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专业产业园区,投资100亿元以上,为企业前期用地、基础设施配套和厂房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实施“金暖计划”,通过国有公司为产业发展注入10亿元资金活水,对有市场、有效益、有前景的企业,实施企业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置换资金方案,释放企业流动资金,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启动“共生计划”“吟龙计划”,加快优势企业逆周期发展。济宁高新区发挥优势企业的引领作用,实行一企一策,启动一揽子发展计划。与如意、辰欣等6家本土龙头企业签订“共生计划”,与泰丰液压、浩珂科技等30多家科技领军企业签订“吟龙计划”。园区对列入两大计划的企业优先兑现支持政策、申报各项扶持政策、配置土地等公共资源。启动“助推企业产业升级计划”,对重点企业逐家制定提升计划,实现企业由中低端向“专精特新优”中高端提升,同时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另外,鼓励企业把握经济发展机遇,加大技改力度,提早进行项目谋划。
济宁高新区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组合拳”,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在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运行方面,今年1-4月生物医药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完成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24.6%;纺织新材料产业完成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8.7%;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呈现回暖迹象,推土机销售同比增长48%,道路机械销售同比增长30%;信息产业呈现集聚发展之势,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30%。在项目建设方面,本土企业锐博机械的年产1万套销轴销套的主体车间即将投产;通佳机械北方最大伺服节能注塑机产业化项目、源根石化环保新材料项目即将投产;艾美科健全国惟一生产的医用树脂项目、松岳机械国内最高端配套的挖掘机履带总成项目等正加速建设。在投资领域,实施“基石合作伙伴计划”,坚定外商投资企业在园区发展信心,美国伊顿、德国莱尼、德国麦孚威等世界500强企业的一批优质高端项目陆续投入运营;信息产业集聚效应显现,IBM、华为等行业巨头相继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