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十三五”】湘潭高新区:高举自主创新大旗绘蓝图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3-11 点击:次
一直以来,湘潭高新区坚持科技兴园,创新示范这一使命,奋发图强。“十二五”期间,湘潭高新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创新驱动日益彰显,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攻坚图谱。这五年,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创业孵化体系日益完善。五年累计兑现科技创新奖励3000余万元;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等21位高端人才;建成创业苗圃、科技孵化场地40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加速器25万平方米;拥有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3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1家,占全市的44.2%。站在“十三五”扬帆起航的新起点,湘潭高新区将高举自主创新大旗,引领绘就新蓝图。
“自主创新”效应凸显
在过去的2015年里,湘潭高新区新能源装备、钢材深加工、先进矿山装备等三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46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8.1%,新增规模企业11家,新增挂牌上市企业2家。湘电风能年产值突破52.8亿元,2MW机型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
2015年,引进科技型企业40家。汽车配套产业风生水起,屹丰汽车零部件、模具等实现产值10亿元,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取得新突破。电子商务产业呈井喷式发展,新增入园企业58家,全年交易额超过15亿元。《国家级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获得国家工信部、发改委批复,率先在全市实现新改建道路LED路灯全覆盖,园区新能源公交全覆盖,新建建筑节能普及率达85%。绿色住宅高科·花漾年华项目获国家工信部和发改委批复认可推广,综合管廊获得国省各相关部门一致好评。
2015年,湘潭高新区还相继获批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级“全链条”孵化示范单位、省新能源装备特色产业园和省精品钢材及精深加工特色产业园、全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试点单位等8项国家和省级荣誉,成功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合作,共建长株潭创新中心,湘潭高新区目标直指我国中部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端制造业创新中心。
着力改革创新转型提质
为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湘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硕科表示:湘潭高新区将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中心,坚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并重并举,着力改革创新,着力转型提质,着力民生改善,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实现“十三五”和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良好开局。
2016年高新区8大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业已确定:技工贸总收入同比增长15%-20%;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12%,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12%;财税收入同比增长10%-1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22%;高新技术总产值同比增长15%;研发投入(R&D)同比增长8%;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专利申报增速同比增长15%;引进高端创新团队5个以上。
为实现以上目标刘硕科提出,应当:“聚焦一个中心,处理好4个关系,突出5项重点工作。”
聚焦一个中心,即建设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处理好4个关系,即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处理好供给侧与需求端的关系;处理好“特事特办”和“依法行政”的关系;处理好“打基础”和“利长远”的关系。突出5项重点工作:即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能力;突出内需管理,扩大有效投资;突出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突出招商选资,抢占竞争高点;突出环境优化,建设美丽园区。
抢占招商制高点
2016年,是湘潭高新区的“十三五”规划起步之年。在原先主打产业经济招商的基础上,高新区还将瞄准城市经济、创新经济、总部经济,绘出宏伟蓝图。
刘硕科在谈到招商引资时表示:还需要一股子“狼劲”,看准了就要咬紧不放,这叫“狼式招商”。
过去,湘潭高新区靠发扬这种精神“背水一战”,把许多好项目争了过来,比如万达、屹豐等。“狼式招商”分五步,第一步:像狼一样“到处嗅”,分析情报;第二步:“紧跟着”,盯住目标;第三步:“扑上去”,主动出击;第四步:“死咬住”,抓住关键;第五步:“拖回来”,项目落地。同时,要实施“全员招商”,明确考核导向,突出重点、突出绩效,奖要奖得让人心动。
湘潭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颜晓媚则表示:招商引资要突什么围?一是突思想之围。要转变大水漫灌式发展思路,打破固有的招商理念。坚持招商、引智两手抓,更多关注科技项目和创新团队;坚持招大、扶强两兼顾,更多扶持园区重点企业的发展壮大;坚持上市、并购两不误,更多注重引导企业上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同时鼓励企业借船出海,与上市企业、大企业合作重组。另外是突工作之围。今年至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必须举湘潭全市之力抓好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每年要有一定的目标任务,要有较高的增长速度,纵向比较,要一年比一年好,横向比较,要高于湘潭园区平均水平。
迈向“十三五”线路图
迈向“十三五”,湘潭高新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坚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并举,着力改革,推动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努力将湘潭高新区打造成为区域性高端人才集聚、技术创新活跃、高端要素汇聚的“智造谷”。
线路图
优化发展空间,打造“一区多园”。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
培育园区产业特色,形成集聚效益。
坚持两型升级,建设生态低碳园区。
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园区服务体系。
十大工程
“十三五”期间,湘潭高新区将重点围绕“创新发展、协同发展、共享发展”,推进十大工程。
(1)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培育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理顺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出台一批扶持政策;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引进培育一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研究机构。
(2)推进“西进东升、提质扩容”计划“扩容”,谋划拓建工业新区,实现拓区发展;“提质”,通过“腾笼换鸟”策略,优化园区现有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
(3)推进园区重大改革创新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对接市级下放权限,加快推进政企、政事分开;深入推进园区机构改革。
(4)创新融资模式,化解债务风险
大力发行第三期企业债和私募中期票据(PPN),严格控制融资成本;推广PPP模式,争取更多优质项目纳入国家、省、市PPP项目笼子;努力将园区公益性项目列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盘活公益性资产,确保园区金融安全。
(5)推进高新集团市场化运营
调整集团组织架构和经营模式,建立市场化薪酬和管理机制;拓宽业务范围,扩大到园区开发、土地开发、产业服务、城市资源管理4大业务板块。
(6)推进“主导产业倍增计划”
坚持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立足新能源装备现有技术积累和制造能力,吸引大项目、大企业集聚园区;发挥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助推器”作用,引导科技服务产业加速发展;力争3年实现新能源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产值倍增。
(7)培育电商产业,完善城市经济
依托万达、恒大、东站商圈带动效应,打造城市商务中心;以湘潭大道和高新路两条主干道为核心,重点对接总部、楼宇和金融服务等,建设总部经济走廊;利用“湖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平台,布局电商产业园,打造电子商务生态体系。
(8)推进人才强区配套改革
实施人才安居计划,合理规划建设高层次人才公寓;提高教育医疗保障水平,为高级人才子女就学、入园入托、就业就医开辟绿色通道。
(9)优化园区政务服务环境
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为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和提供就业50人以上的三产项目在工商注册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保姆式的“三全一保”服务。
(10)建设美丽舒适园区
抓好“控违拆违”“文明创建”,加快高新实验学校等民生工程建设;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合理规划布局公交线路、站点及发车频次;开发商业配套,不断完善商业配套设施,提高区域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