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郑州高新区“科技城双创攻坚”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2-04 点击:次
围绕建设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的总目标
以打造郑州国际商都创新驱动战略主引擎为使命,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揽——“十二五”期间,高新区实现GDP 910亿元,是“十一五”的2.5倍;实现财政总收入303亿元,是“十一五”的3.2倍;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2亿元,是“十一五”的3.6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2亿元,是“十一五”的2倍;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77亿元,是“十一五”的3.4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二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这是2月1日召开的“高新区创新发展暨责任目标签订工作”大会上传来的信息。
“高新区2015年按照‘抓改革创新、强投资开放、促结构转型、求民生改善’的工作要求,以打造全市创新驱动战略主引擎为使命,突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力推进‘五大攻坚’,全力加快推进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均取得明显进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长足发展。”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书贤说。
作为全市、全省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肩负着特殊而艰巨的使命。刚刚过去的2015年,高新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全年完成GDP230亿,增长10%;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9亿,增长1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9亿,增长2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73亿美元,增长20%。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赵翔宇 文/图
关键词 全域城市化
围绕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方便群众生活的目标,以村庄改造为龙头,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城市面貌和管理水平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按照拆迁与安置并重的原则,全力加快推进剩余村庄动迁和已动迁村庄的安置房建设工作。全年完成全区剩余的陈庄、榆林、任砦、南流、岳岗、张五砦、西连河7个行政村和小双桥、于庄自然村共约680万平方米的动迁,基本实现村庄动迁工作全部完成。安置房建设方面,新开工瓦屋李、贾庄等11个安置房项目,基本实现2014年底前完成动迁的村庄全部开工建设;祥营(一期)、兰寨(一期)等9个项目交付使用,丁楼、牛砦、五龙口(一期)等10个项目进入二次装修、配套施工阶段,全年完成投资130亿元。全年完成洼刘、瓦屋李两个村的股份制改造,其他村庄正在加快推进。资金保障方面,全年完成各项融资73.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3.9亿元,有力保障大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千亿科技城
围绕电子信息主导产业“三驾马车”的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产业特色,提升产业规模。一是《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发展规划纲要》通过专家论证。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的《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发展规划纲要》,通过由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等单位专家评审组的专家论证会。
2015年新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约262亿元。总投资50亿元的联东U谷产业综合体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亿达软件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远大国际投资集团三级甲等医院项目等签约落地,目前正加快推进实质性开工。
关键词 重点项目
省市重点项目23个,2015年1~10月完成投资68.7亿元,新开工项目、联审联批手续和竣工项目均全面完成。通过重点项目观摩讲评会及现场协调会,协调解决了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95项,完成立项批复75个、备案项目273个。
2016年新谋划省、市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665亿元,全年完成投资81.8亿元,一季度立项审批和项目开工达80%。围绕提升产业规模和发展后劲,全力加快推进已签约的联东U谷、亿达软件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促早开工、早建成。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申建工作进展顺利。全力争取省市支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力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申建。在科技部火炬中心考评中,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升至第16位,获科技部批准入选国家首批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区域,获科技部批准实施“中部地区培育中小企业创新集群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
关键词 产业技术
与郑州大学联合共建的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已挂牌,入驻各院系研究所16家;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的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高新区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达到5家;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共建的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已正式签约。
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 系
出台了《关于支持科技创新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支持创新创业;创新创业综合体和众创空间建设成效明显,建成投入使用两个新谋划两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引进众创空间20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综合体和UFO众创空间的建设和运作模式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截至目前,高新区共申请专利3568件,同比增长51.4%,其中发明专利1262件,同比增长38.5%;共授权专利2756件,同比增长35.3%,其中发明专利450件,同比增长39.3%。
关 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
对全区81个工地采取了围挡、覆盖、洒水、绿化、硬化等措施,严格按照6个100%标准要求进行了整治,共覆盖防尘网1019.5万平方米,绿化148.05万平方米,固化109.85万平方米,设置围挡37.7万平方米,增加冲洗设备350多套,施工工地扬尘得到较好控制。强化措施,通过日督导排名、周工作讲评、强化奖惩等措施,强力推进黄标车治理工作。
关键词 教育医疗
围绕建设教育强区满足居民对高品质教育需求的目标,新开工朗悦外国语中学等14所中小学幼儿园,续建万科城小学等6所中小学。高新区外国语中学、郑州创新实验学校、高新区外国语小学和五龙口小学、万科城第二幼儿园等10所中小学幼儿园投入使用。郑州中学高招成绩再创新高。
积极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河南省中医院高新区分院项目已完成立项和选址,正在进行规划和土地报备工作;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医院(二期)项目进展顺利,加快推进远大国际投资集团三甲医院等5个项目建设。
关键词 新起点新征程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高新区将紧紧围绕建设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的总目标,以打造郑州国际商都创新驱动战略主引擎为使命,持续深入推进“1123”发展战略,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揽,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克难攻坚,开拓创新,通过实施“356工程”(强化三大优势、实现五大提升、做好六项保障),使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越、发展优势和竞争力更加凸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为实现建成六星级产业集聚区、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先行先试”
着力构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优势。围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学习先进高新区和其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进经验,积极推进省市出台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力争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科技金融创新探索、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引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收益处置和在职人员创新创业等方面出台突破性的政策,打造政策优势高地。
关键词 对接引进
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联络对接,力争在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合作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全年力争引进30家以上市级研发机构。
依托郑州市“1125”人才政策,出台更有吸引力的政策,力争新引进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创业团队10个以上、博士等高端创新创业人才30名以上,带动一批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驻区创业。
关键词 “双创”载体
围绕创新创业的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不断完善提升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双创”载体的服务体系,力争新增实际运营的创新创业综合体3个,建成投用60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300家;新增众创空间20个以上,其中省级众创空间占全市1/3以上;新增区内龙头企业创办的创业平台和创新园区10个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培育服务链条。
关键词 上市工作
新增光力科技、思维自动化等两家公司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50家,约占全省的1/3,在全国高新区排名第四,仅次于中关村、上海张江和武汉东湖。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就共建路演中心已开展11期预路演活动,参加预路演企业达到70家。
积极扩大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确保后备企业数维持在50家以上。建设新三板(上市)企业孵化基地,出台政策力争新引入新三板后备企业10家以上,新完成股改企业20家以上,新三板挂牌企业突破70家,形成上市(挂牌)企业的集聚效应。
关键词 金融服务
延伸挂牌后续服务,帮助企业配置各类资源、解决各类发展问题,促使挂牌企业尽快做大上市,上市企业尽快实现几何式增长,力争全区上市和挂牌企业经济总量增速超过30%,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同时,全力加快新三板产业园建设,全年完成投资6.2亿元。
力求在构建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创新方面实现突破,着力引进一批服务于企业上市全流程的投行、券商、金融、财务、法律等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将高新区打造成为中部地区企业上市(挂牌)最便利、服务环境最优的区域。
大力引进基金、风投、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融资平台、要素交易市场等新型金融企业,激励金融服务创新,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打造中部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关键词 基础设施
以“畅通高新”和“绿色高新”为目标,全年计划完成投资约44亿元,实施道路、桥梁、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63项,加快翠竹街、池北路、雪松路、长椿路、三全路等“6纵9横10桥”工程建设,打通东、西、南、北对外交通连接,构建“内畅外通”的交通网络体系。计划建设道路桥梁124项,全长约103公里。
关键词 生态廊道
实施“4园5廊道”工程,全面加快须水河滨河公园四期等沿河绿化和莲花街、白松路等生态廊道绿化,按全市要求完成绕城高速两侧各200米绿化;全年计划投资13亿元(不含征迁款),新增绿化面积398万平方米,使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0%。
关键词 供水
计划投资8.7亿元,筹建高新第二水厂、西四环加压泵站等项目,新建及改造供水管网55公里;供热方面,计划投资2.25亿,新增供热管网65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同时,进一步优化区内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改扩建力度,增强信息化保障能力。
关键词 安置房
高新区所有已拆迁村庄安置房6月底前全部开工,全年村庄改造投资不少于100亿元,新开工安置房900万平方米, 100万平方米年底前实现主体封顶。同时,进一步完善大棚户区改造安置政策,重点提高货币化安置率。
确保布袋里、丁楼、北里、堂李、郭村、郭庄、牛砦、五龙口(一期)8个项目约190万平方米安置房达到建成交付条件,累计完成回迁村庄数达到17个,实现80%群众回迁。
关键词 重点片区开发
加快推进西流湖片区改造项目、高新数码港(三期)、保利文化广场、石佛艺术公社、绿地湖心岛金融中心、中建城镇综合建设项目(岗崔片区)、绿地连霍以北成片开发项目等一批新区开发和建成区城市改造项目的建设,力争8月底前全面掀起大开发大建设的热潮。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出台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实质性推进实施,将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成高新区科技创新和城市建设的亮点工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高新区的发展和创新带来的实惠。
关键词 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先行区
在原有8平方公里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先行区的基础上,新增瑞达路、科学大道、西四环、梧桐街合围区域和三环以内区域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先行区,总面积达到18.8平方公里,力争将先行区打造成为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亮点和标兵区域。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