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华丽蜕变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0-27 点击:

  从广州出发一路向北,首站就是广东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清远高新区位于“珠三角1小时经济生活圈”内,直线距离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30公里。广清高速、107国道、武广高速客运专线、京广铁路贯穿全区,清远港口直通港澳,可谓是广东靠近珠三角稀缺的、有广阔发展空间的黄金宝地。

  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华丽蜕变
 
  1991年,清远正式设立“广东省清远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这就是如今清远高新区的前身,2003年,清远高新区发展实现重大飞跃,广东省人民政府下发161号文件,同意将清远经济开发试验区与清远生态工业园重新整合,设立广东省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今年9月29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国务院关于同意清远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批复》表示,国务院同意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标志着清远高新区正式升级成为国家高新区,这也是粤北地区首个国家高新区。
  
  从“扶贫开发”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1991年,清远正式建立“广东省清远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10月正式启动“三通一平”工程,从而拉开了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建设的序幕。次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时任省委书记谢非的陪同下,考察了清远市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并听取了清远市负责人的汇报。田纪云对清远市扶贫工作按经济规律办事、为贫困山区在异地培植长期可靠的财源的做法十分赞赏,还欣喜地为试验区题词:“办好扶贫试验区,探索致富新路子”。
  
  之后经4年的开发建设,清远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已初具规模,在清远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国外技术和资金,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交流,日益发挥出窗口和基地的重要作用。到1995年,开发区内实现工业总产值7.2亿元,返还山区税利近1000万元,有20个石灰岩贫困乡镇在区内挂钩联办企业,参与联营项目70多个,安排了3000多名贫困山区劳动力在这里就业,初步收到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到了2002年,当时的试验区在保证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关注到环境保护的问题,为此向省政府提出设立生态工业园。当年5月,省政府下发176号文件,同意设立清远市经济开发试验区生态工业园。省政府在批示文件中提到:尽快制定园区总体规划,在规划方案中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按照“大规划、小开发”的原则逐步推进;为降低成本可考虑充分开发利用现有扶贫开发区土地。
  
  2003年,对试验区是重要的一年,当年的5月19日,便是如今清远高新区的生日。当天,广东省人民政府下发161号文件,同意将清远经济开发试验区与清远生态工业园重新整合,设立广东省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提出将开发区建设成“生态一流、服务一流、效益一流”的新兴产业园区的殷切希望。
  
  之后的清远高新区迎来了高速的发展。2011年,省政府正式认定清远高新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此,作为清远实现振兴发展最重要的平台,高新区承载了清远市打造高端产业新区的梦想,并成为清远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10年发展摘得“国家高新区”金字招牌
  
  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清远高新区创新要素不断集聚,产业集群发展,园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高性能金属材料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以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为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科技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产业集群;特别是新材料产业占据全国重要地位,部分细分领域,全球领先,园区产业个性鲜明。
  
  日前,国务院正式下发《批复》,同意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后规划面积为19.11平方公里,区域范围为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开发区审核公告确定的四至范围。
  
  什么是国家高新区?据了解,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区,是中国在一些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区。
  
  《批复》同时对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出希望。《批复》中提到,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求,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清远高新区坚持科技引领,高度重视产业规划园区规划、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推行园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形成了科技、生态、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已经发展成为清远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载体,成为清远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在辐射引领周边园区和地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对清远、粤北地区,甚至粤桂湘地区有什么意义?清远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帆告诉笔者,清远高新区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对于优化国家高新区发展布局,探索国家高新区发展新类型,加速粤北地区深度融入珠三角,引领粤桂湘区域科学发展,以及加快探索“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实现路径,抢占新材料产业发展制高点,探索经济新常态下高新区发展新模式,建立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清远市是广东省唯一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城市,清远高新区作为推进清远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实验田和引领区,把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环境友好有机结合,整合资源、开放创新与生态绿色发展的特色非常突出。张帆表示,清远市是珠江三角洲开放地区和粤北相对落后山区的衔接地,清远高新区在这一地区的强势崛起、快速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张帆表示,随着清远高新区成功升级国家高新区,将改变粤北以及粤湘桂周边地区发展局面,开拓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地区经济转型起飞,同时,也将有助于发挥清远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市的作用,在全省以及更加广大的区域,进一步凝聚主体功能区战略意识,探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打造环珠三角生态科技新区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推荐: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华丽蜕变

2015-10-27 来源:未知 点击:

  从广州出发一路向北,首站就是广东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清远高新区位于“珠三角1小时经济生活圈”内,直线距离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30公里。广清高速、107国道、武广高速客运专线、京广铁路贯穿全区,清远港口直通港澳,可谓是广东靠近珠三角稀缺的、有广阔发展空间的黄金宝地。

  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华丽蜕变
 
  1991年,清远正式设立“广东省清远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这就是如今清远高新区的前身,2003年,清远高新区发展实现重大飞跃,广东省人民政府下发161号文件,同意将清远经济开发试验区与清远生态工业园重新整合,设立广东省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今年9月29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国务院关于同意清远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批复》表示,国务院同意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标志着清远高新区正式升级成为国家高新区,这也是粤北地区首个国家高新区。
  
  从“扶贫开发”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1991年,清远正式建立“广东省清远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10月正式启动“三通一平”工程,从而拉开了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建设的序幕。次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时任省委书记谢非的陪同下,考察了清远市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并听取了清远市负责人的汇报。田纪云对清远市扶贫工作按经济规律办事、为贫困山区在异地培植长期可靠的财源的做法十分赞赏,还欣喜地为试验区题词:“办好扶贫试验区,探索致富新路子”。
  
  之后经4年的开发建设,清远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已初具规模,在清远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国外技术和资金,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交流,日益发挥出窗口和基地的重要作用。到1995年,开发区内实现工业总产值7.2亿元,返还山区税利近1000万元,有20个石灰岩贫困乡镇在区内挂钩联办企业,参与联营项目70多个,安排了3000多名贫困山区劳动力在这里就业,初步收到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到了2002年,当时的试验区在保证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关注到环境保护的问题,为此向省政府提出设立生态工业园。当年5月,省政府下发176号文件,同意设立清远市经济开发试验区生态工业园。省政府在批示文件中提到:尽快制定园区总体规划,在规划方案中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按照“大规划、小开发”的原则逐步推进;为降低成本可考虑充分开发利用现有扶贫开发区土地。
  
  2003年,对试验区是重要的一年,当年的5月19日,便是如今清远高新区的生日。当天,广东省人民政府下发161号文件,同意将清远经济开发试验区与清远生态工业园重新整合,设立广东省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提出将开发区建设成“生态一流、服务一流、效益一流”的新兴产业园区的殷切希望。
  
  之后的清远高新区迎来了高速的发展。2011年,省政府正式认定清远高新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此,作为清远实现振兴发展最重要的平台,高新区承载了清远市打造高端产业新区的梦想,并成为清远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10年发展摘得“国家高新区”金字招牌
  
  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清远高新区创新要素不断集聚,产业集群发展,园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高性能金属材料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以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为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科技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产业集群;特别是新材料产业占据全国重要地位,部分细分领域,全球领先,园区产业个性鲜明。
  
  日前,国务院正式下发《批复》,同意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后规划面积为19.11平方公里,区域范围为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开发区审核公告确定的四至范围。
  
  什么是国家高新区?据了解,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区,是中国在一些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区。
  
  《批复》同时对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出希望。《批复》中提到,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求,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清远高新区坚持科技引领,高度重视产业规划园区规划、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推行园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形成了科技、生态、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已经发展成为清远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载体,成为清远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在辐射引领周边园区和地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对清远、粤北地区,甚至粤桂湘地区有什么意义?清远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帆告诉笔者,清远高新区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对于优化国家高新区发展布局,探索国家高新区发展新类型,加速粤北地区深度融入珠三角,引领粤桂湘区域科学发展,以及加快探索“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实现路径,抢占新材料产业发展制高点,探索经济新常态下高新区发展新模式,建立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清远市是广东省唯一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城市,清远高新区作为推进清远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实验田和引领区,把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环境友好有机结合,整合资源、开放创新与生态绿色发展的特色非常突出。张帆表示,清远市是珠江三角洲开放地区和粤北相对落后山区的衔接地,清远高新区在这一地区的强势崛起、快速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张帆表示,随着清远高新区成功升级国家高新区,将改变粤北以及粤湘桂周边地区发展局面,开拓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地区经济转型起飞,同时,也将有助于发挥清远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市的作用,在全省以及更加广大的区域,进一步凝聚主体功能区战略意识,探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打造环珠三角生态科技新区的有效途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