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洞见 >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之路

来源:未知 日期:2018-04-23 点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产业园区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在宏观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各级政府部门通过积极规划,实施优惠政策扶持、完善园区管理、改善园区配套服务和优化环境,集中各种资源要素努力开发建设各类园区,实现了项目、资本、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有效集中和一大批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了众多行业和公司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取得了显着成绩。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之路 
 
  笔者最近也走访了诸多位于京津冀地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虽然每个开发区的定位的产业发展领域不同,但通过与园区管理者的深入探讨,提炼出一些园区成功发展之路,大致经历过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并最终达到规模化、产业化、创新化的成效。
  
  第一个阶段,产业生产要素聚集
  
  当时是散落、自发、游击式的作坊型集中产业,呈现出了某个产业业态的雏形,拥有了入门级的技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基础的上下游资源和需求。而当地政府为了GDP和税收等硬性政绩指标,开始划分指定的区域,将这些相关业态的中小型甚至是作坊型企业纳入区域,其实也是基本满足了这种生产要素集聚的产业发展需求因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相对优惠的税收政策。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区域内的同类企业日渐增多、竞争加剧导致企业将争相压价,利润慢慢变薄,高能耗、低利润的现象逐渐明显。
  
  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显现
  
  政府主导的指定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集聚,逐渐形成主导产业和只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同时为了支持企业发展,政府开始支持园区建设较好的配套设施,包括建造标准化厂房、搭建互联网基础设施、在空间上建立基本的物流运输道路、解决企业员工吃饭住宿的配套生活需求等。
  
  但是仍然没有形成产业链的产业布局,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原材料-生产-贸易链”,产品的附加值也不高,缺乏技术、产品上的创新。
  
  第三个阶段,产城融合的产业园区综合发展
  
  为了解决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匮乏,政府开始将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协同发展,将城市化与产业化发展对应匹配。逐步建立医疗服务、中小学教育、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并在技术创新上与国家级重点大学合作研发,在基础生活设施方面全面保障、在人才引进和技术方面提供创新土壤,推动了产业链的深化发展,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这种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过去,我们看到的和正在进行的,都是因为产业活动的总量增加促进的城市扩张,推动了城市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也推动了城市和产业功能的提升; 未来,随着产城融合的推进,这种城市和产业共生、共利、互为载体的趋势,将持续带动产业经济发展,助力中国经济发展腾飞。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洞见 >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之路

2018-04-23 来源:未知 点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产业园区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在宏观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各级政府部门通过积极规划,实施优惠政策扶持、完善园区管理、改善园区配套服务和优化环境,集中各种资源要素努力开发建设各类园区,实现了项目、资本、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有效集中和一大批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了众多行业和公司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取得了显着成绩。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之路 
 
  笔者最近也走访了诸多位于京津冀地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虽然每个开发区的定位的产业发展领域不同,但通过与园区管理者的深入探讨,提炼出一些园区成功发展之路,大致经历过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并最终达到规模化、产业化、创新化的成效。
  
  第一个阶段,产业生产要素聚集
  
  当时是散落、自发、游击式的作坊型集中产业,呈现出了某个产业业态的雏形,拥有了入门级的技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基础的上下游资源和需求。而当地政府为了GDP和税收等硬性政绩指标,开始划分指定的区域,将这些相关业态的中小型甚至是作坊型企业纳入区域,其实也是基本满足了这种生产要素集聚的产业发展需求因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相对优惠的税收政策。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区域内的同类企业日渐增多、竞争加剧导致企业将争相压价,利润慢慢变薄,高能耗、低利润的现象逐渐明显。
  
  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显现
  
  政府主导的指定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集聚,逐渐形成主导产业和只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同时为了支持企业发展,政府开始支持园区建设较好的配套设施,包括建造标准化厂房、搭建互联网基础设施、在空间上建立基本的物流运输道路、解决企业员工吃饭住宿的配套生活需求等。
  
  但是仍然没有形成产业链的产业布局,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原材料-生产-贸易链”,产品的附加值也不高,缺乏技术、产品上的创新。
  
  第三个阶段,产城融合的产业园区综合发展
  
  为了解决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匮乏,政府开始将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协同发展,将城市化与产业化发展对应匹配。逐步建立医疗服务、中小学教育、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并在技术创新上与国家级重点大学合作研发,在基础生活设施方面全面保障、在人才引进和技术方面提供创新土壤,推动了产业链的深化发展,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这种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过去,我们看到的和正在进行的,都是因为产业活动的总量增加促进的城市扩张,推动了城市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也推动了城市和产业功能的提升; 未来,随着产城融合的推进,这种城市和产业共生、共利、互为载体的趋势,将持续带动产业经济发展,助力中国经济发展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