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一带一路新闻 >

贵州:强化政策措施 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2-24 点击:

  强化政策措施 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分类指导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解读之四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分类指导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精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结合我省县域经济四个方阵的资源条件、发展基础和核心任务,配套出台了《关于支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各有侧重地分别提出10项政策措施,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我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提供关键支撑。
  
  支持城区方阵走在前列,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
  

  城区方阵包括14个市辖区和3个州府所在市,在全省县域经济中区位优势明显,综合实力较强,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其中13个区(市)已率先实现同步小康创建达标。《政策措施》重点从资金、用地、用电、融资、人才、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支持城区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支持率先发展大数据、大健康、互联网金融等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在产业发展上走前列;支持运用PPP模式加快项目建设、建立政府奖补机制、给予财源建设贴息补助、率先探索融资渠道、适度扩大收益分成比例、“费随人走”等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在城市建设上走前列;支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搭建专利转化平台、促进专利成果转化,加快知识经济发展,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在创新发展上走前列;支持扩权强区、完善市管部门服务属地措施,着力强化基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支持创建智慧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环保城市、旅游城市、全国百强区(市)。强调“城区纳入经济强县管理”,保持第四轮建设经济强县政策措施的连续性。
  
  支持县域第一方阵率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县域第一方阵是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等指标排位靠前的23个县,多为重点开发县、传统产业优势县,是我省的经济强县。《政策措施》重点支持第一方阵建强园区、壮大产业,率先发展、闯出新路,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发展、避免陷入资源路径依赖,促进产业有机衔接;支持打造融资平台、提高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能力、提高财源建设贴息补助和使用效益,不断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支持实施“一园一策”,优先布局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投入,理顺电力供应体制机制,促进县域产业园区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支持赋予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开展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推动创新创造,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增添更多活力。新入列的8个县享受经济强县财源建设贴息补助等政策,鼓励创建“全国百强”,鼓励跳起来摘桃子,在全国范围内找定位、争进位。
  
  支持县域第二方阵增比进位,培植后发赶超优势
  
  县域第二方阵27个县,多位于农产品主产区及限制开发区,有一定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随着交通区位不断改善,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县。《政策措施》重点支持第二方阵推进新型工业化、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加快追赶第一方阵的步伐。支持加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破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发展能力;支持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县域产业园区、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山地旅游业、建筑业以及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壮大县域支柱产业,培植后发优势;支持在用地保障、融资、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予以适度倾斜,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
  
  支持县域第三方阵绿色崛起,补齐全面小康短板。
  

  县域第三方阵21个县,多处于我省的生态屏障区、水系源头区、资源富集区、文化特色区和民族贫困地区,区位条件相对不利,发展基础薄弱,贫困程度相对较深,受生态功能区划约束较强。《政策措施》重点支持第三方阵全面整合各项扶贫政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加快绿色崛起步伐,实现同步小康不掉队。支持因地制宜选择好产业,发展大健康医药、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业、新型工业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牢牢守住发展这条底线;支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和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牢牢守住生态这条底线;支持在金融、财政、人才、科技方面加大力度,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造血功能,增强绿色发展的底气;支持落实各类扶贫政策、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计划,加快改善民生,加快补齐短板,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一带一路新闻 >

贵州:强化政策措施 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2016-02-24 来源:未知 点击:

  强化政策措施 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分类指导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解读之四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分类指导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精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结合我省县域经济四个方阵的资源条件、发展基础和核心任务,配套出台了《关于支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各有侧重地分别提出10项政策措施,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我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提供关键支撑。
  
  支持城区方阵走在前列,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
  

  城区方阵包括14个市辖区和3个州府所在市,在全省县域经济中区位优势明显,综合实力较强,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其中13个区(市)已率先实现同步小康创建达标。《政策措施》重点从资金、用地、用电、融资、人才、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支持城区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支持率先发展大数据、大健康、互联网金融等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在产业发展上走前列;支持运用PPP模式加快项目建设、建立政府奖补机制、给予财源建设贴息补助、率先探索融资渠道、适度扩大收益分成比例、“费随人走”等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在城市建设上走前列;支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搭建专利转化平台、促进专利成果转化,加快知识经济发展,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在创新发展上走前列;支持扩权强区、完善市管部门服务属地措施,着力强化基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支持创建智慧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环保城市、旅游城市、全国百强区(市)。强调“城区纳入经济强县管理”,保持第四轮建设经济强县政策措施的连续性。
  
  支持县域第一方阵率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县域第一方阵是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等指标排位靠前的23个县,多为重点开发县、传统产业优势县,是我省的经济强县。《政策措施》重点支持第一方阵建强园区、壮大产业,率先发展、闯出新路,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发展、避免陷入资源路径依赖,促进产业有机衔接;支持打造融资平台、提高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能力、提高财源建设贴息补助和使用效益,不断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支持实施“一园一策”,优先布局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投入,理顺电力供应体制机制,促进县域产业园区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支持赋予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开展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推动创新创造,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增添更多活力。新入列的8个县享受经济强县财源建设贴息补助等政策,鼓励创建“全国百强”,鼓励跳起来摘桃子,在全国范围内找定位、争进位。
  
  支持县域第二方阵增比进位,培植后发赶超优势
  
  县域第二方阵27个县,多位于农产品主产区及限制开发区,有一定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随着交通区位不断改善,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县。《政策措施》重点支持第二方阵推进新型工业化、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加快追赶第一方阵的步伐。支持加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破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发展能力;支持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县域产业园区、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山地旅游业、建筑业以及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壮大县域支柱产业,培植后发优势;支持在用地保障、融资、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予以适度倾斜,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
  
  支持县域第三方阵绿色崛起,补齐全面小康短板。
  

  县域第三方阵21个县,多处于我省的生态屏障区、水系源头区、资源富集区、文化特色区和民族贫困地区,区位条件相对不利,发展基础薄弱,贫困程度相对较深,受生态功能区划约束较强。《政策措施》重点支持第三方阵全面整合各项扶贫政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加快绿色崛起步伐,实现同步小康不掉队。支持因地制宜选择好产业,发展大健康医药、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业、新型工业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牢牢守住发展这条底线;支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和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牢牢守住生态这条底线;支持在金融、财政、人才、科技方面加大力度,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造血功能,增强绿色发展的底气;支持落实各类扶贫政策、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计划,加快改善民生,加快补齐短板,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