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十个一”倡议发起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1-11 点击:

为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提升园区发展品质与质量,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进一步擦亮“火炬”品牌,11月6日下午,在2025火炬论坛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携手国家高新区共同发起创新发展“十个一”倡议,具体内容如下:

绘好一张蓝图,推动愿景落地。锚定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目标,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与战略规划“一图”统管,有机结合,一任接着一任干,把战略愿景转化为施工图、时间表、责任书,真正绘到底、干到底、见效到底。

集成一套政策,助力红利释放。一体推进技术创新、企业孵化和园区发展,滚动推出资金、人才、金融、税收等增量政策包,在强化技术策源、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上下更大功夫,构建“全周期覆盖、全链条发力、全要素协同”政策生态,让政策资源精准投向高效区域、优质企业。

共建一批平台,促进要素融通。围绕产业共性需求,完善布局概念验证、中试验证、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等服务平台,加快建设高能级孵化载体,鼓励龙头企业、高校、院所、资本多元共建,强化服务开放共享,打通“书架到货架”断点,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

育强一套体系,护航企业成林。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库,完善高成长企业发现与挖掘机制,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创业投资,配套差异化金融、人才、项目、服务支持,推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精准滴灌,更好激发内生增长动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生的“热带雨林”。

聚焦一个特色,打造产业地标。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底,在优势领域深耕细作,绘制产业链图谱,实施“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辨识度高的特色品牌,拒绝同质化竞争、内卷式发展,形成“既有高峰、又有群山”的产业格局。

抢滩一个赛道,激发澎湃动能。依托区域禀赋和比较优势,深入实施新赛道培育行动,提供验证场景、首台(套)、科技金融“三个一”支持。探索制度创新与利益共享机制,体系化推动场景应用创新,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以新赛道点燃新质生产力。

推动一体开放,强化协同发展。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建设海外创新中心、离岸孵化基地、国别创新园,加强跨区域合作,促进产业有序转移与有效对接,推行“飞地经济”“一区多园”利益分成,推动资源高效利用与协同,让技术、资本、人才跨境自由流动。

优化一流服务,营造无忧环境。全面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广“高新事、高兴办”和“真抓实干、马上就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风清气正廉洁环境,健全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让政务服务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微不至。

守护一流生态,厚植绿色本底。强化园区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绿色理念,严守生态红线,打造蓝绿交织、城乡交融的优美自然环境,优化空间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宜创的现代科技新城,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擦亮一面旗帜,赓续创新精神。统一视觉标识和品牌形象,强化身份认同与责任归属,多方位展示火炬形象与发展成效,讲好高新故事、培育创新氛围,践行“创新、引领、服务、奉献”火炬精神,建立全球火炬故事库,让“火炬”旗帜高高飘扬,进一步擦亮“火炬”品牌。

信息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蓝贝科创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十个一”倡议发起

2025-11-11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为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提升园区发展品质与质量,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进一步擦亮“火炬”品牌,11月6日下午,在2025火炬论坛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携手国家高新区共同发起创新发展“十个一”倡议,具体内容如下:

绘好一张蓝图,推动愿景落地。锚定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目标,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与战略规划“一图”统管,有机结合,一任接着一任干,把战略愿景转化为施工图、时间表、责任书,真正绘到底、干到底、见效到底。

集成一套政策,助力红利释放。一体推进技术创新、企业孵化和园区发展,滚动推出资金、人才、金融、税收等增量政策包,在强化技术策源、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上下更大功夫,构建“全周期覆盖、全链条发力、全要素协同”政策生态,让政策资源精准投向高效区域、优质企业。

共建一批平台,促进要素融通。围绕产业共性需求,完善布局概念验证、中试验证、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等服务平台,加快建设高能级孵化载体,鼓励龙头企业、高校、院所、资本多元共建,强化服务开放共享,打通“书架到货架”断点,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

育强一套体系,护航企业成林。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库,完善高成长企业发现与挖掘机制,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创业投资,配套差异化金融、人才、项目、服务支持,推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精准滴灌,更好激发内生增长动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生的“热带雨林”。

聚焦一个特色,打造产业地标。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底,在优势领域深耕细作,绘制产业链图谱,实施“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辨识度高的特色品牌,拒绝同质化竞争、内卷式发展,形成“既有高峰、又有群山”的产业格局。

抢滩一个赛道,激发澎湃动能。依托区域禀赋和比较优势,深入实施新赛道培育行动,提供验证场景、首台(套)、科技金融“三个一”支持。探索制度创新与利益共享机制,体系化推动场景应用创新,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以新赛道点燃新质生产力。

推动一体开放,强化协同发展。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建设海外创新中心、离岸孵化基地、国别创新园,加强跨区域合作,促进产业有序转移与有效对接,推行“飞地经济”“一区多园”利益分成,推动资源高效利用与协同,让技术、资本、人才跨境自由流动。

优化一流服务,营造无忧环境。全面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广“高新事、高兴办”和“真抓实干、马上就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风清气正廉洁环境,健全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让政务服务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微不至。

守护一流生态,厚植绿色本底。强化园区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绿色理念,严守生态红线,打造蓝绿交织、城乡交融的优美自然环境,优化空间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宜创的现代科技新城,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擦亮一面旗帜,赓续创新精神。统一视觉标识和品牌形象,强化身份认同与责任归属,多方位展示火炬形象与发展成效,讲好高新故事、培育创新氛围,践行“创新、引领、服务、奉献”火炬精神,建立全球火炬故事库,让“火炬”旗帜高高飘扬,进一步擦亮“火炬”品牌。

信息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蓝贝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