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是什么?为何各地都在争创?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0-24 点击:次
早前,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送审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送审稿)》。
随着新一轮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申报临近,本文整理了该创建工作的定义、背景由来、重点任务及准入门槛等关键内容,供大家参考使用。
什么是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是由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合评审的示范创建项目,旨在通过典型县域实践探索乡村振兴路径,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借鉴。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由来?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抓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采取先创建后认定方式,分级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按规定建立乡村振兴表彰激励制度。(来源:(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农业农村部先后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通知》、《关于开展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对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要求,创建一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走在前作表率。
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该评选自2022年起实施,每年遴选100个县(市、区、旗),要求创建单位在粮食产能提升、绿色乡村建设和基层治理等领域形成可推广经验,并由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指导。
为什么中央要启动创建?
这一创建活动旨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县市,探索差异化的乡村振兴路径模式,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借鉴。
示范县创建有哪些“硬门槛”?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组织领导有力。示范县建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农业农村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体制。示范乡镇、示范村领导班子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思路宽、措施实、效果好。
(二)发展基础较好。示范县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有力,在巩固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产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护耕地和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和发展潜力。示范乡镇、示范村乡村振兴工作在本市、本县居于较好水平。
(三)工作机制明晰。示范县建立乡村振兴责任落实、组织推动、要素保障、监督考核等机制,组建乡村振兴工作专班。示范乡镇、示范村推进乡村振兴思路清晰、抓手有力。
(四)创建积极性高。示范县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人才支撑、科技创新、市场主体培育等政策较为配套,主动承担农村改革任务意愿较强。示范乡镇、示范村农民群众广泛支持、踊跃参与示范创建。
(五)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示范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形成一套好做法,在同类地区中具有较强代表性。示范乡镇、示范村具备可看可学可借鉴的推广价值。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等工作成效明显的,可以推荐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单位。
五、有哪些政策支持?
现有的农业农村领域相关项目和补助资金向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倾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示范县创建单位。鼓励地方财政资金加大对示范县创建的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来源:《关于开展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
六、目前创建情况如何?
自2022以来,共批准创建了两批共200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其中东部地区58个,占比29%;西部地区70个,占比35%;中部地区48个,占比24%;东北地区24个,占比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