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中部五省国家高新区齐聚光谷,共同发布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地图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0-15 点击:

10月14日,2025东湖论坛平行论坛——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光谷举行。工信部规划司、工信部火炬中心、中部五省科技主管部门代表和国家高新区负责人、全国其他区域高新区联盟代表、知名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

 

中部地区是国家高新区重要集聚地,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比重达20%。

 

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于2025年4月在光谷成立,旨在搭建协同发展平台,推动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战略中发挥更强、更有力的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本次论坛以“跨园区联动、跨区域协作、加速中部崛起”为主题,会上,工信部火炬中心与武汉东湖高新区、长沙高新区、郑州高新区、南昌高新区、太原高新区联合点亮“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地图”。

 

该地图通过中部科创供应链线上平台,整合了中部五省22家国家级高新区484个科技服务平台,覆盖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等功能,形成了“一图总览、清单直达”的创新资源导航,可实现中部地区科创资源的汇聚和匹配。

 

论坛现场,多项重要成果发布。其中,“火炬高新优品”品牌计划以“高、新、优”为定位,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通过建立优品遴选机制、畅通产品流通渠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该计划已纳入“中国制造”培育推广系列活动,后续将开展“品牌精品培育”行动;“企业硬科技属性智能评价工具”则通过AI智能算法与专家评议相结合,可实现对硬科技企业技术实力、产品能力、市场潜力等维度的精准画像与综合评价,为科技金融融合与政策精准支持提供支撑。

 

会上,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作报告

 

未来,联盟将以“平台地图-品牌体系-评价工具”为抓手,持续完善跨区域协同机制,加快打通省际创新要素流动通道,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与跨区转移转化并重,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中部区域创新共同体,助力中部地区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

 

近年来,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22个高新区呈现规模与质效双提升态势,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4525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312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7350家跃升至超2万家,净利润与研发投入也分别提升至4185亿元和2482亿元。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中部五省国家高新区齐聚光谷,共同发布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地图

2025-10-15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10月14日,2025东湖论坛平行论坛——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光谷举行。工信部规划司、工信部火炬中心、中部五省科技主管部门代表和国家高新区负责人、全国其他区域高新区联盟代表、知名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

 

中部地区是国家高新区重要集聚地,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比重达20%。

 

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于2025年4月在光谷成立,旨在搭建协同发展平台,推动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战略中发挥更强、更有力的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本次论坛以“跨园区联动、跨区域协作、加速中部崛起”为主题,会上,工信部火炬中心与武汉东湖高新区、长沙高新区、郑州高新区、南昌高新区、太原高新区联合点亮“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地图”。

 

该地图通过中部科创供应链线上平台,整合了中部五省22家国家级高新区484个科技服务平台,覆盖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等功能,形成了“一图总览、清单直达”的创新资源导航,可实现中部地区科创资源的汇聚和匹配。

 

论坛现场,多项重要成果发布。其中,“火炬高新优品”品牌计划以“高、新、优”为定位,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通过建立优品遴选机制、畅通产品流通渠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该计划已纳入“中国制造”培育推广系列活动,后续将开展“品牌精品培育”行动;“企业硬科技属性智能评价工具”则通过AI智能算法与专家评议相结合,可实现对硬科技企业技术实力、产品能力、市场潜力等维度的精准画像与综合评价,为科技金融融合与政策精准支持提供支撑。

 

会上,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作报告

 

未来,联盟将以“平台地图-品牌体系-评价工具”为抓手,持续完善跨区域协同机制,加快打通省际创新要素流动通道,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与跨区转移转化并重,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中部区域创新共同体,助力中部地区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

 

近年来,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22个高新区呈现规模与质效双提升态势,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4525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312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7350家跃升至超2万家,净利润与研发投入也分别提升至4185亿元和248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