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嘴山高新区发展实践与路径创新的探索思考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0-15 点击:次
2025年上半年,石嘴山高新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区)委、政府决策部署,聚焦经济运行调度、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任务,深入实施“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5月,79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1.07亿元,同比下降1.0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上半年开工项目47个,开工率7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同比增长30.3%,谋划“十五五”重点项目36个,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一、石嘴山高新区园区建设工作的实践
(一)党的建设工作情况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双随机”制度,上半年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6次、干部理论学习会议6次,开展交流研讨3次12人次。二是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聚焦主题主线、坚持分级分类、注重统筹兼顾,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园区全体党员、干部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紧盯重点岗位、关键环节,聚焦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推动机关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三是全面提升非公党建质效。结合园区“一包四抓”工作机制,将所属企业划分为7个单元组,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大摸排、大走访活动,对满足条件的企业,分类指导、靠前服务、上门孵化,逐步落实“应建尽建”要求。高新区园区目前共有党组织40家,覆盖企业55家,覆盖率62.5%。扎实开展评星定级工作,指导昇力恒、天宝炭素获评园区四星级基层党组织,培育德运党支部获评全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四是深入推进巡查整改。严格按照市委要求和《巡察整改方案》具体措施,严把时间节点,对标对表、自我加压、强化措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推进整改工作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问题34个。
(二)科技创新工作情况
一是强化科技企业培育。举办研发投入归集、科技企业认定、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等培训活动6场,新增申报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4项,年内新增立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项目11项,占全市立项总数55%以上,预计去年R&D经费投入达5.67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2.4%以上。二是加快推进中试基地建设。完成中试基地基础配套建设项目提级论证审批、初步设计审批和开发区低成本化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申报,印发中试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运营管理办法,邀请贺兰山实验室等17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整合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技术转移机构到园区办公,石嘴山先进材料中试基地入选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和自治区中试平台公共服务能力清单。三是全力推进智慧园区平台建设。在全市3个园区中率先完成智慧园区平台招标工作,围绕软件开发、硬件安装、智慧巡检、指挥大厅4项内容,推动智慧园区提标扩容和整合优化。四是着力加强人才培育。持续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引育、专题培训等工作,新增自治区领军人才1名、科技创新团队1个(宁夏矿用重载减速器研发创新团队),获批自治区人社厅2025年专家服务基层活动10万元。
(三)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扩大“朋友圈”和“工作链”为重点,赴长三角、珠三角、西安、重庆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对接活动15次,拓展了招商“朋友圈”。重点引进宁夏达备新材料年产6万吨水晶饰品产业园项目和凯本(宁夏)新材料5万件碳碳材料宁夏研发和生产项目,将在新型材料研发、生产上形成独特优势,入驻高新区后将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二是建立重点招引项目进展跟踪机制。与中农城开控股、华天科技股份、先导科技集团、江苏恒安储能等多家企业保持长期稳定沟通,并就产业转移、项目合作等事宜进行深入交流,为后续项目引进奠定坚实基础。扎实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今年上半年共盘活僵尸企业6家598.68亩,为招商引资提供支撑。三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服务为先”理念,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提质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设立“项目管家”机制,建立企业服务档案,顺应企业需求,精准对接项目进展,实现“只进一门”“一网通办”“一线应答”,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招商企业和落地项目提供全周期服务,上半年共办成涉企审批事项173件、帮办代办109件。
(四)安全环保工作情况
一是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项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8次,学习典型事故案例,安排重点工作。先后组织辖区企业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2次,专题教育培训会议3期,“一企一策”培训9期,举办“消防明白人”比武竞赛1次,开展防震减灾应急救援演练1次。二是加大安全隐患整治。聚焦四防督导,今年以来共收到自治区“四防”常态化督查涉及安全、消防、环保等问题54项,已全部整改完成。上半年开展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50余家次,联合大武口区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园区30多家企业开展叉车安全专项检查,联合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大武口区工信局、应急管理局等多部门组成专项检查组,对小机械加工区32家企业开展整治,发现安全隐患76项,全部完成整改。三是着力强化环境保护。全力做好中央环保督察检查工作,印发《石嘴山高新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及规范化治理行动方案》,强化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全面排查“两高”项目及“散乱污”企业,常态化开展园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排查垃圾堆存点20余处,清运垃圾1000余方,平整场地7000余平方米,苫盖绿网8000多平方米。高标准完成高新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正在编制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积极推进地震区域性评价。
石嘴山高新区园区厂房
二、石嘴山高新区园区建设工作的特色与亮点
一是坚持区区联动,打造先进材料中试基地。对标国家《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工作要求,编制石嘴山先进材料中试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完成系列审批手续,与大武口区国有企业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一体推进中试基地项目建设,获得各级部门高度关注支持。
二是坚持数字赋能,推进智慧园区优化提升。快速响应自治区智慧园区建设要求,全面补充缺项功能,充分整合已有数据资源,避免智慧园区系统运营管理费用重复支出。坚持智慧监管,引入无人机和用电、用水、用气测量设备,探索“设备监测+人工管理”模式,力求实现智慧园区数据的动态化、可视化监测分析。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推进低碳园区建设。高新区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新材料、数字信息等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专精特新企业2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产业链“链主”企业2家、绿色工厂13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7家,2025年上半年获评第二批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单位。
石嘴山高新区园区道路景观
三、园区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建议
尽管石嘴山高新区今年上半年的园区建设工作亮点纷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产业发展不均衡问题凸显。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占比过高,而电力电子半导体信息产业培育滞后,产值贡献率不高,新质生产力培育需加速。
二是招商引资渠道存在瓶颈。当前招商线索主要集中在传统渠道,如企业推荐、政府推介会、行业展会等,平台单一,信息更新不及时,难以精准定位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错过一些招商机会。
三是创新成果转化效能不足。中试基地旨在服务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攻关需求,但缺少运营资金、产业基金和配套扶持政策,仅靠免费提供厂房和设备租赁回购模式,难以吸引扶持高校科研项目落地中试发展。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下半年,石嘴山高新区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锚定“全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255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目标,全力以赴抓生产、抓项目、抓服务、抓安全、抓环保,全面提升园区经济发展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基层组织战斗力。持续推进学习教育。对照高新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计划,注重分级分类,突出抓好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学习教育,持续常态化走访指导非公党组织正确、有序开展学习。着力提升非公党建质量。持续深化星级党组织创建活动,坚持党员、骨干“双培养”和党组织、管理层“双进入”制度,加强非公党建“一企一品牌”的调研力度,指导维尔、天宝等党支部总结凝练党建品牌,结合安全生产、技术革新等方面,推动企业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的“融合发展”。开展“链上先锋”行动。扩大链上先锋行动影响辐射范围,在园区公众号开设宣传专栏,定期展播“四优”先锋集体和个人的优秀事迹,营造争当先进模范的浓厚氛围。加快推动建立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园等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成立党建联盟,以“党建带动工建”,促进项目建设、产业发展。
二是加强经济调度,全力打好“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聚力项目抓发展。聚焦慧金源、华源环保等13个未开工项目,跟踪手续办理情况,了解难点堵点,帮助尽快办理相关手续,使项目具备开工条件。督促鑫乐阳、鑫焱、大湖工贸等在建项目按计划时间节点,紧抓7—11月建设黄金期,力争今年建成投产。摸排中色银浆银粉、钽铌火法二期、400支铌超导腔、星凯二期等7个项目具体完工时间及投产时间,尽快形成产值增量。针对“十五五”、2026年项目谋划的问题,持续深入企业,抓好技改项目谋划、储备工作,重点针对装备制造、碳基材料企业,大力宣传“两新”政策,以政策带动传统企业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以项目建设稳投资、保增长、提质量、增后劲。聚力运行稳调度。紧紧围绕“百十亿”级目标任务,精耕细作保存量、扩增量、抑减量。存量方面,紧盯奔牛、杉杉、中色、海力等重点企业,确保月产值稳定在同比环比不下降;扩增量方面,紧盯信友、共驰、达备等9家拟入规企业,力争达到入规条件当月入规;抑减量方面紧盯旭樱、盈氟金和、双峰3家企业,开工后加足马力生产,形成有效增量,把工业发展的主阵地落到重点企业上。聚力纾困稳增长。继续摸排阻碍企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加力助企纾困,加强要素配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持续对接驻地金融部门,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一对一服务,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困难。加大产销对接力度,摸排辖区企业原材料需求情况,帮助寻找本地生产企业,降低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聚力发展谋远期。做好零碳园区申报准备、“十五五”谋划、园区年度考核等工作,把规则分析透,把指标分解清,做到“保证得分项、力争加分项、减少扣分项,力争把“短板”补齐、把“长板”做长、把“底板”加固。
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动能。聚焦目标抓落实。强化与市区科技部门的协作配合,确保年度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5家,企业R&D投入占比不低于2.2%,有R&D活动规上企业占比不低于60%,年度技术合同交易额不低于2.8亿元,全面完成自治区开发区年度考核科技创新指标任务。大力推进平台建设。积极争取自治区开发区低成本化项目、中试平台认定资金,实施基础配套工程,推进中试基地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投资7000万元;推进已有项目设备租赁回购合作,协调规范中试基地对外运营服务;走访对接自治区“两室一院”,跟进优质项目动态,引入中试项目落地发展。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平台建设,组织园区企业召开推广应用培训,通过能耗设备自动监测、无人机自动巡检和企业定期填报,充实智慧园区平台数据内容,实现数据互通、稳定运行。持续开展人才培育。开展2025年装备制造产业“订单班”、全职留才和柔性引才、企业定制培训申报受理工作,筹备组织开展装备制造企业技术骨干实操实训班1期,电焊工等职业技能取证培训班2期,承办自治区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决赛,承办自治区专家服务基层石嘴山市活动,联合区总工会举办高新区企业职工技能大赛。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继续推进2025年石嘴山高新区水源替代项目、石嘴山高新区蒸汽管网综合利用等项目,确保按进度完成。争取2025年低成本园区改造项目资金,优先启动东、西片区道路完善工程,确保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紧盯源之鑫、青林华源等重点项目手续办理,加快高新区地震性评价编制,完成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推进高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审核工作,并取得批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大武口区鼓励产业链供应链招商激励办法(试行)》和第三方招商优势,与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合作形成全民招商的良好态势。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严格落实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是强化底线思维,守牢绿色安全发展底线。持续推进绿色发展。配合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各项工作,做好信访转办件的核查、处置、回复工作。持续加强日常巡检,对发现的环保问题隐患及时处置。持续攻坚,紧盯恊力源、永生科技等重点风险隐患部位,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项目依法依规建设。做好环评审批权限移交后的企业项目对接工作。扎实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邀请行业专家分行业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冶金企业、涉炉企业及在建项目(含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投产前安全审查阶段)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指导服务,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设施设备安全、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落实情况等为重点,全面提升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强化协同联动,多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长胜煤炭集中区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监管指导与企业自查自纠相结合,持续推进危化、工贸、粉尘涉爆、工业气瓶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培训。聚焦企业需求,开展综合应急救援演练、隐患排查及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题培训、“企业安全管理”沙龙等系列活动,借助实战演练和多样化互动形式,增强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应急协同与联动水平。
出品:中国高新区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