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发布!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0-10 点击:

四川省经信厅、省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其中明确开展氢能无人机等核心产品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开展氢能无人机、农机装备等场景示范。开发智能巡检无人机等智能运维产品(其中在风电产业链中专门提到“风机叶片无人机巡检”)。开展液氢重卡、无人机等氢燃料电池应用标准制定。以成都、自贡、德阳、南充、攀枝花等地为重点,开展燃料电池系统、电解制氢成套工艺、加氢成套装备、储运氢系统装备、氢能汽车及机车、无人机等核心产品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以成都、自贡、乐山、德阳、宜宾、遂宁等地为重点, 加快发展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据证券日报网报道,四川国有上市企业蜀道装备9月3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氢能无人机、氢能源动力火车方面的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公司将依据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氢燃料动力电堆系统具备多场景适配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含无人潜艇)、机车、飞行器(含无人机),基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也在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

以下是《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以光伏、风电、氢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是全球具有战略性和先导性的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技术变革和能源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能源产业链“9个一”重点任务的工作要求,深入谋划近三年及未来一个时期全省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方向、思路目标、重点任务、支撑工程和实施机制,细化落实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的目标举措,推动新能源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建圈强链,进一步巩固提升我省新能源产业全国优势地位,特制定本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包含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发展路径、重点任务、总体布局、保障措施六个方面内容。

(一)规划背景。系统分析了四川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发展优势、面临形势和主要问题,明确四川发展新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创新实力和产业规模,具有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深厚基础,科学规划建设新能源产业体系,对提升我省新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以发展新能源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总体要求。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总体部署、协同推进,建圈强链、集链成群,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市场主导、强化保障,供需协同、保障安全等基本原则。提出到2027年,全省新能源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力争达到6000亿元的发展目标。

(三)发展路径。提出聚焦光伏、风电、氢能、新型储能等重点领域,围绕上、中、下游产业发展情况,绘制产业发展全景图,形成标志性产品方案,实施针对性锻长补短,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加深合作,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巩固技术领先优势,加快构建符合新发展要求的产业生态,提升产业发展综合发展实力。

(四)重点任务。主要包含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集群式产业链升级、推动产业智能绿色转型、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生态、加快拓展应用市场规模等5方面17项重点任务,为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提供了方向。

(五)总体布局。聚焦光伏、风电、氢能、新型储能等制造和应用,立足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空间和应用市场,坚持统筹谋划、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协同高效,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协同高效发展。提出打造世界级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世界级优质新能源开发基地、国家级氢能综合应用示范高地的“一集群、一基地、一高地”的专业化、协作化、联动化的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格局。

(六)保障措施。明确加强组织协同、强化政策支持、强化招商引资、完善要素保障、加大金融保障、加大人才支持、强化规划引领等保障措施,确保规划执行到位、落地落实。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发布!

2025-10-10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四川省经信厅、省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其中明确开展氢能无人机等核心产品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开展氢能无人机、农机装备等场景示范。开发智能巡检无人机等智能运维产品(其中在风电产业链中专门提到“风机叶片无人机巡检”)。开展液氢重卡、无人机等氢燃料电池应用标准制定。以成都、自贡、德阳、南充、攀枝花等地为重点,开展燃料电池系统、电解制氢成套工艺、加氢成套装备、储运氢系统装备、氢能汽车及机车、无人机等核心产品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以成都、自贡、乐山、德阳、宜宾、遂宁等地为重点, 加快发展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据证券日报网报道,四川国有上市企业蜀道装备9月3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氢能无人机、氢能源动力火车方面的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公司将依据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氢燃料动力电堆系统具备多场景适配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含无人潜艇)、机车、飞行器(含无人机),基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也在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

以下是《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以光伏、风电、氢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是全球具有战略性和先导性的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技术变革和能源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能源产业链“9个一”重点任务的工作要求,深入谋划近三年及未来一个时期全省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方向、思路目标、重点任务、支撑工程和实施机制,细化落实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的目标举措,推动新能源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建圈强链,进一步巩固提升我省新能源产业全国优势地位,特制定本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包含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发展路径、重点任务、总体布局、保障措施六个方面内容。

(一)规划背景。系统分析了四川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发展优势、面临形势和主要问题,明确四川发展新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创新实力和产业规模,具有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深厚基础,科学规划建设新能源产业体系,对提升我省新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以发展新能源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总体要求。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总体部署、协同推进,建圈强链、集链成群,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市场主导、强化保障,供需协同、保障安全等基本原则。提出到2027年,全省新能源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力争达到6000亿元的发展目标。

(三)发展路径。提出聚焦光伏、风电、氢能、新型储能等重点领域,围绕上、中、下游产业发展情况,绘制产业发展全景图,形成标志性产品方案,实施针对性锻长补短,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加深合作,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巩固技术领先优势,加快构建符合新发展要求的产业生态,提升产业发展综合发展实力。

(四)重点任务。主要包含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集群式产业链升级、推动产业智能绿色转型、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生态、加快拓展应用市场规模等5方面17项重点任务,为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提供了方向。

(五)总体布局。聚焦光伏、风电、氢能、新型储能等制造和应用,立足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空间和应用市场,坚持统筹谋划、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协同高效,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协同高效发展。提出打造世界级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世界级优质新能源开发基地、国家级氢能综合应用示范高地的“一集群、一基地、一高地”的专业化、协作化、联动化的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格局。

(六)保障措施。明确加强组织协同、强化政策支持、强化招商引资、完善要素保障、加大金融保障、加大人才支持、强化规划引领等保障措施,确保规划执行到位、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