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工信部最先表态:十五五加速开辟量子信息等新赛道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28 点击: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公布之年,哪些产业会成为十五五规划的“着墨点”格外引人关注。

 

在9月23日开幕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宣布了“十五五”时期的重要规划:开辟量子信息等新赛道。这一官方表态首次明确了量子信息在“十五五”规划中的战略地位。

 

李乐成表示,“十五五”时期将“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这一表态体现了量子信息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为量子科技在下一五年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

 

▶工信部首提量子信息纳入“十五五”核心议题

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首次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开辟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并打造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这是工信部在公开场合首次明确量子信息的战略定位,意味着量子信息将正式纳入“十五五”规划核心议题,成为未来五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策顶层设计的加持,量子信息产业有望迎来从科研突破向规模化应用加速转化的新阶段。

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成为发布未来产业政策的重要平台。量子信息在这一舞台上被点名,也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量子科技将在“十五五”时期加速融入国家战略与产业体系。

▶量子信息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量子信息被纳入“十五五”新赛道绝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十四五”期间我国量子科技的重大突破之上。在“十四五”规划中,量子信息位列前沿科技第二位,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指出:“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占据国际引领地位,在量子计算领域处于国际第一方阵,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部分方向处于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十四五”期间,我国量子科技主要成就包括:

 

量子计算:成为全球唯一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体系上均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2023年11月,中国电信发布“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成为全球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台,用户覆盖60多个国家,并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2025年3月,中科大成功研制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刷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

量子通信:合肥、上海、北京、广州等16个重点城市建成量子城域网;实现跨越亚非、距离上万公里的星地量子通信。

量子精密测量:在原子钟、量子陀螺仪等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量子雷达、痕量原子示踪、弱磁场测量等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总体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量子信息已从科研前沿迈入国家战略支撑,为“十五五”加速全球竞争奠定了基础。

▶全球量子竞争与中国定位

在国家战略的持续推动下,中国量子科技正加快从“科研突破”迈向“体系化布局”。与此同时,全球主要科技强国也在加速行动,量子信息竞争正全面进入白热化阶段。

根据未来智库今年发布的《量子信息技术行业报告》,量子信息技术已成为全球未来产业的代表性领域,也是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

当前,全球量子计算战略布局不断提速,多国将量子计算列为战略重点:美国参议院已拟提出量子领先法案,计划在2026-2030财年提供超过2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欧盟发布《“地平线欧洲”2025-2027年战略计划》,表示2021-2027年将至少投入130亿欧元用于发展量子技术、光子学等多个数字技术。

与欧美国家加快布局相呼应,中国正加速完善自身的量子战略体系。中央、东部沿海及中部共16个省份密集出台量子信息发展政策,形成全国性战略布局。这些举措显示,中国正努力在量子通信优势的基础上,加快量子计算与测量的追赶与突破,力争在全球量子科技版图中实现“多点领先”。

从市场格局看,美国依托科技巨头投入,占全球量子信息市场约30%;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优势明显,市场份额约25%,并在计算与测量领域加速突破;欧盟发展相对均衡,占比约20%;日本、加拿大、英国等虽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

整体来看,中美欧三方构成全球量子科技竞争的核心格局。随着竞争持续升温,如何把顶层战略优势转化为产业落地能力,成为各国竞逐的下一个焦点。

▶量子信息加速从战略走向产业化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也在同步加快行动。在工博会明确“十五五”开辟量子信息新赛道后,国家层面将迅速对量子科技进行了更为具体的战略部署。发改委前期研究与央媒权威解读,均已将量子信息纳入未来产业重点布局;卫生健康等行业也在“十五五”科技任务征集中,为“量子+医药诊断”等应用场景预留了空间。政策与科研的双轮驱动,正推动量子信息从实验室走向更广阔的产业舞台,为“十五五”期间实现规模化应用提供强劲支撑。

随着“十五五”规划的实施,量子信息技术正迎来从科研突破迈向广泛应用的关键窗口期。李乐成部长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为量子技术在政务、工业、医疗、能源、金融等场景落地指明了方向。可以预见,量子信息将在“十五五”期间加速成长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不仅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也将为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更有力的战略主动。

本文由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整理自公开信息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工信部最先表态:十五五加速开辟量子信息等新赛道

2025-09-28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公布之年,哪些产业会成为十五五规划的“着墨点”格外引人关注。

 

在9月23日开幕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宣布了“十五五”时期的重要规划:开辟量子信息等新赛道。这一官方表态首次明确了量子信息在“十五五”规划中的战略地位。

 

李乐成表示,“十五五”时期将“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这一表态体现了量子信息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为量子科技在下一五年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

 

▶工信部首提量子信息纳入“十五五”核心议题

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首次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开辟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并打造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这是工信部在公开场合首次明确量子信息的战略定位,意味着量子信息将正式纳入“十五五”规划核心议题,成为未来五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策顶层设计的加持,量子信息产业有望迎来从科研突破向规模化应用加速转化的新阶段。

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成为发布未来产业政策的重要平台。量子信息在这一舞台上被点名,也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量子科技将在“十五五”时期加速融入国家战略与产业体系。

▶量子信息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量子信息被纳入“十五五”新赛道绝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十四五”期间我国量子科技的重大突破之上。在“十四五”规划中,量子信息位列前沿科技第二位,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指出:“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占据国际引领地位,在量子计算领域处于国际第一方阵,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部分方向处于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十四五”期间,我国量子科技主要成就包括:

 

量子计算:成为全球唯一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体系上均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2023年11月,中国电信发布“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成为全球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台,用户覆盖60多个国家,并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2025年3月,中科大成功研制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刷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

量子通信:合肥、上海、北京、广州等16个重点城市建成量子城域网;实现跨越亚非、距离上万公里的星地量子通信。

量子精密测量:在原子钟、量子陀螺仪等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量子雷达、痕量原子示踪、弱磁场测量等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总体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量子信息已从科研前沿迈入国家战略支撑,为“十五五”加速全球竞争奠定了基础。

▶全球量子竞争与中国定位

在国家战略的持续推动下,中国量子科技正加快从“科研突破”迈向“体系化布局”。与此同时,全球主要科技强国也在加速行动,量子信息竞争正全面进入白热化阶段。

根据未来智库今年发布的《量子信息技术行业报告》,量子信息技术已成为全球未来产业的代表性领域,也是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

当前,全球量子计算战略布局不断提速,多国将量子计算列为战略重点:美国参议院已拟提出量子领先法案,计划在2026-2030财年提供超过2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欧盟发布《“地平线欧洲”2025-2027年战略计划》,表示2021-2027年将至少投入130亿欧元用于发展量子技术、光子学等多个数字技术。

与欧美国家加快布局相呼应,中国正加速完善自身的量子战略体系。中央、东部沿海及中部共16个省份密集出台量子信息发展政策,形成全国性战略布局。这些举措显示,中国正努力在量子通信优势的基础上,加快量子计算与测量的追赶与突破,力争在全球量子科技版图中实现“多点领先”。

从市场格局看,美国依托科技巨头投入,占全球量子信息市场约30%;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优势明显,市场份额约25%,并在计算与测量领域加速突破;欧盟发展相对均衡,占比约20%;日本、加拿大、英国等虽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

整体来看,中美欧三方构成全球量子科技竞争的核心格局。随着竞争持续升温,如何把顶层战略优势转化为产业落地能力,成为各国竞逐的下一个焦点。

▶量子信息加速从战略走向产业化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也在同步加快行动。在工博会明确“十五五”开辟量子信息新赛道后,国家层面将迅速对量子科技进行了更为具体的战略部署。发改委前期研究与央媒权威解读,均已将量子信息纳入未来产业重点布局;卫生健康等行业也在“十五五”科技任务征集中,为“量子+医药诊断”等应用场景预留了空间。政策与科研的双轮驱动,正推动量子信息从实验室走向更广阔的产业舞台,为“十五五”期间实现规模化应用提供强劲支撑。

随着“十五五”规划的实施,量子信息技术正迎来从科研突破迈向广泛应用的关键窗口期。李乐成部长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为量子技术在政务、工业、医疗、能源、金融等场景落地指明了方向。可以预见,量子信息将在“十五五”期间加速成长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不仅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也将为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更有力的战略主动。

本文由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整理自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