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百色高新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产业升级、创新突破、服务提质、开放协作中实干争先,全力冲刺创建国家高新区。
百色高新区以“产业集群化、创新国际化”为主线,深耕新型生态铝、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产业矩阵。新型生态铝产业形成“煤电-电解铝-铝精深加工-再生铝”的全产业链体系,高端铝加工产品规模西南第一;新能源产业形成广西首个“风光储氢”集群,中车新能源成为西南最大风电制造基地;新材料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建成全球最大氧化铝连续纤维制品工厂,实现高温材料国产替代,填补国内产业空白。截至7月底,百色高新区聚集各类企业510家,园区经济规模达563.54亿元,其中超亿元产值企业40家。
百色高新区以平台建设为支点、协同创新为路径,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成吉利百矿铝产业研究院、中国—东盟氢能产业研究院、玄武岩纤维材料产业应用研究院等平台。拥有21个自治区级以上研发平台,攻克关键技术30余项,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2家。与深圳合作设立百色(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探索“深圳研发+百色制造”科创合作新模式,开展产学研合作超100项,承担重大科技专项100余项,为创建国家高新区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百色高新区以“审批少、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为目标,优化升级政务服务,推行“一把手”牵头、“一项目一专员”全过程帮办代办等模式,压缩审批时间,刷新项目落地速度,实行“一企一策” 定制化服务,对重点支持的产业争取列入国家《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让企业精准享受政策红利。截至7月底,政务服务办结率保持100%。
百色高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构建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建成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中心、广西铝产品仓储交易中心、百色金融科技产业园等“三大开放平台”,联动建设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百色)国际高温新材料产业园、中电百色能源电子产业园、百色长三角先进制造产业园,打造面向东盟产业合作“桥头堡”,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注入开放动能。截至7月底,中国—东盟农场品交易中心开行专列169趟,带动国内外农产品流通近2.8万吨。
接下来,百色高新区将锚定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目标,以创新驱动为主引擎、产业升级为主阵地,以“闯”的锐气、“创”的劲头、“干”的担当,奋力谱写百色高新区高质量快速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