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霍州经开区:多措并举推进煤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8-06 点击:

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山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山西省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2024年行动计划》等政策部署。围绕临汾市“三基地一中心”发展定位,将建设煤机装备制造基地作为重点工作,通过系统谋划和精准施策,稳步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科学规划布局,夯实产业基础。立足霍州煤机产业实际,以规划为引领、以整合促集聚,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完善发展规划: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调研,编制《霍州市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精准研判全省煤机产业链发展态势,明确霍州产业定位、发展目标、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保持与上级政策和市场需求紧密衔接。推动资源集聚:引导市内资源要素向煤机装备制造领域集中,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策略,重点发展高端煤机装备制造与智能再制造产业,促进产业布局由分散向集群转变,生产方式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型制造升级。目前,全市已集聚霍煤鑫钜煤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霍煤亿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鑫创晟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西晋源沃德选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10家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产品涵盖矿山综采装备、液压支架、防爆车辆等领域,产业基础持续夯实。下一步,将促进企业间技术协作与资源共享,联合攻关共性技术,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

强化创新驱动,促进技术转化。以创新为核心动力,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转化应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智能再制造:与太原理工大学共建再制造研究院和智能再制造孵化基地,实践“原状恢复与性能提升”的再制造模式,盘活存量煤矿设备资源,支持设备智能化升级与循环利用。目前,孵化基地已支持霍煤鑫钜建成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采掘设备再制造基地及智能加工基地,具备综采工作面“三机一架”再制造能力。霍煤鑫钜累计获专利47项,开发纯电动防爆无轨胶轮车等产品,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再制造技术应用范围。拓展创新合作:组建山西省智能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标准引领与示范带动。联合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推进矿井无人值守远程监控、应用5G+万兆级工业环网人工智能感知平台建设,研发井下电动胶轮车“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等产品。深化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矿山智能化领域的合作,探索“装备+AI算法+应用”的智慧矿山路径,促进“研发-转化-应用”环节高效衔接。下一步计划引入更多科研机构与创新企业,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深化精准招商,完善产业链条。将招商作为补链强链的重要抓手,精准对接优质项目,提升产业链韧性与水平。优化招商策略:采用产业链靶向招商、委托专业机构招商、展会平台招商等模式,精准对接国内优质煤机装备制造及配套项目。重点引进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项目,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推进重点项目:今年以来,霍州市主要领导带队开展招商对接。与山东能源集团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就股份制合作模式创新、智能化装备应用(如掘进机、巡检机器人)及井下智能建模报警系统集成等领域交流合作;与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洽谈共建“智能化方案研发、高端装备制造、场景化服务”一体化项目;与陕西天元智能再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再制造技术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寻求合作。持续支持企业提升技术攻关、协同创新和市场拓展能力,推动产业链不断完善。

加强人才引育,优化发展环境。以人才为支撑、以服务为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生态,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搭建产才平台:组织“煤机智能制造研讨会”“太原科技大学专家服务团座谈会”等活动,聚焦技术瓶颈、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议题,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完善人才服务:优化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政策和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与创新的环境,吸引集聚煤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领域的人才和团队。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店小二”式服务和“企呼我应”机制,在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要素保障与政策支持,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努力营造“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有信心”的良好环境。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霍州经开区:多措并举推进煤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

2025-08-06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山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山西省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2024年行动计划》等政策部署。围绕临汾市“三基地一中心”发展定位,将建设煤机装备制造基地作为重点工作,通过系统谋划和精准施策,稳步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科学规划布局,夯实产业基础。立足霍州煤机产业实际,以规划为引领、以整合促集聚,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完善发展规划: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调研,编制《霍州市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精准研判全省煤机产业链发展态势,明确霍州产业定位、发展目标、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保持与上级政策和市场需求紧密衔接。推动资源集聚:引导市内资源要素向煤机装备制造领域集中,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策略,重点发展高端煤机装备制造与智能再制造产业,促进产业布局由分散向集群转变,生产方式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型制造升级。目前,全市已集聚霍煤鑫钜煤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霍煤亿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鑫创晟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西晋源沃德选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10家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产品涵盖矿山综采装备、液压支架、防爆车辆等领域,产业基础持续夯实。下一步,将促进企业间技术协作与资源共享,联合攻关共性技术,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

强化创新驱动,促进技术转化。以创新为核心动力,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转化应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智能再制造:与太原理工大学共建再制造研究院和智能再制造孵化基地,实践“原状恢复与性能提升”的再制造模式,盘活存量煤矿设备资源,支持设备智能化升级与循环利用。目前,孵化基地已支持霍煤鑫钜建成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采掘设备再制造基地及智能加工基地,具备综采工作面“三机一架”再制造能力。霍煤鑫钜累计获专利47项,开发纯电动防爆无轨胶轮车等产品,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再制造技术应用范围。拓展创新合作:组建山西省智能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标准引领与示范带动。联合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推进矿井无人值守远程监控、应用5G+万兆级工业环网人工智能感知平台建设,研发井下电动胶轮车“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等产品。深化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矿山智能化领域的合作,探索“装备+AI算法+应用”的智慧矿山路径,促进“研发-转化-应用”环节高效衔接。下一步计划引入更多科研机构与创新企业,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深化精准招商,完善产业链条。将招商作为补链强链的重要抓手,精准对接优质项目,提升产业链韧性与水平。优化招商策略:采用产业链靶向招商、委托专业机构招商、展会平台招商等模式,精准对接国内优质煤机装备制造及配套项目。重点引进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项目,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推进重点项目:今年以来,霍州市主要领导带队开展招商对接。与山东能源集团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就股份制合作模式创新、智能化装备应用(如掘进机、巡检机器人)及井下智能建模报警系统集成等领域交流合作;与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洽谈共建“智能化方案研发、高端装备制造、场景化服务”一体化项目;与陕西天元智能再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再制造技术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寻求合作。持续支持企业提升技术攻关、协同创新和市场拓展能力,推动产业链不断完善。

加强人才引育,优化发展环境。以人才为支撑、以服务为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生态,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搭建产才平台:组织“煤机智能制造研讨会”“太原科技大学专家服务团座谈会”等活动,聚焦技术瓶颈、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议题,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完善人才服务:优化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政策和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与创新的环境,吸引集聚煤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领域的人才和团队。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店小二”式服务和“企呼我应”机制,在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要素保障与政策支持,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努力营造“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有信心”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