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的意见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8-04 点击:次
2025年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的意见》。这一政策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 “人工智能 +” 行动进入规模化、商业化、生态化发展的新阶段。
会议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要强化示范引领,通过开放场景等支持技术落地。要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开源开放生态体系,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要提升安全能力水平,加快形成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政策亮点:三大核心方向明确未来路径
本次《意见》的发布,释放出三大关键信号,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划定重点方向:
推动 “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 的良性循环。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我国 “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 的优势,加快人工智能在制造业、服务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政府与国企示范引领,通过开放场景支持技术落地,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推广AI质检、预测性维护等应用;在公共服务领域试点AI辅助决策系统。
优化创新生态,夯实 “算力 - 算法 - 数据” 三大底座。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的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和生态支撑。算力普惠化,加快建设新型绿色低碳算力中心,降低中小企业使用成本。算法开源化,推动高水平开源社区建设,例如支持 “魔搭(ModelScope)” 等平台扩大模型共享。数据要素激活,通过数据开放政策,鼓励企业利用政务、医疗、交通等领域高质量数据训练模型。
构建 “安全 - 治理 - 人才” 三位一体保障体系。会议明确要求 “提升安全能力水平”,提出 “动态敏捷、多元协同” 的治理格局。安全能力上,强化AI系统隐私保护、算法透明性审查,防范技术滥用风险。治理协同方面,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监管机制,例如在医疗AI领域引入伦理委员会审核制度。人才储备上,加大高校AI学科建设投入,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产业影响:万亿级市场迎来爆发窗口期
随着政策落地,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将迎来系统性机遇。AI框架、开发平台、算法模型提供商(如商汤科技、寒武纪)将受益于算力需求激增和开源生态扩张。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服务业(智能客服)、医疗(影像诊断)、教育(个性化学习)等领域将加速AI渗透。资本市场方面,AI主题基金持续吸金,反映市场对相关赛道的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同步部署的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与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将通过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和服务业活力。例如,餐饮、健康、养老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有望借助AI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形成 “技术赋能 - 需求增长 - 产业扩张” 的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