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邢台市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8-01 点击:次
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邢台市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开区、市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邢台市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邢台市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三年行动方案
(2025—2027年)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重点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更多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我市工作目标:2025—2027年,集群营业收入保持年均增长8%左右。其中,到2025年底,营业收入超200亿元集群达到11个;到2026年底,营业收入超200亿元集群达到12个,50亿元龙头企业达到9个;到2027年底,集群营业收入达到7700亿元,超400亿元集群达到5个,超千亿元集群达到1个,50亿元龙头企业达到10个,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一、实施智改数转共享发展行动
(一)深化“共享智造”实践。支持集群内企业围绕原料集采、关键设备、生产工序、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物流贸易等共享路径,开展“共享智造”实践。2025年每个省重点集群至少培育1个辐射带动强的共享工厂(车间)或载体,培树1—2个省级“共享智造”标杆。到2027年,推动“共享智造”从单一环节共享跃升至制造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融合共享,“共享智造”模式广泛应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市经开区管委会、市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县(市、区)政府、市经开区管委会、市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二)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为集群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推进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2025年,在宁晋电线电缆等集群争取搭建1—2家行业级或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重点集群探索推进垂直大模型开发应用,建设10个先进级智能工厂。到2027年底,重点集群内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领跑者”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二、实施龙头企业培优壮大行动
(一)培育“领跑者”企业。梳理集群内实力较强、带动明显的头部企业和深耕细分领域、高成长性的潜力企业纳入“领跑者”企业培育库,分级重点培育,2025年“领跑者”企业累计达到80家以上。鼓励“领跑者”企业对标省支持政策,加大先进生产、研发、检测、试验设备投入,积极争取省特色产业集群培育项目资金支持。到2027年底,“领跑者”企业累计达到90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二)加强项目建设招商。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集群“领跑者”企业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逐个跟进服务,2025年推动13个项目竣工达产。聚焦集群产业链上下游,面向行业领军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总部和二、三级子公司,深入开展“邢商回归”行动,开展链式招商、以商招商,招引大好高优项目。每年精准招引落地潜力型、枢纽型、互补型高新技术项目20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负责)
三、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一)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集群优势企业联合产业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科研力量建设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逐步扩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中试示范平台等服务覆盖范围。2025年广宗自行车产业集群建立省级创新平台,实现省重点集群省级创新平台全覆盖。每年新建各类创新平台10家以上。(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二)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积极探索“众筹科研”模式,面向重点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需求和技术瓶颈,集聚市内外优势科研力量,组织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创新平台、社会机构等各类主体共同筹集资金开展联合攻关,推动临西轴承、沙河玻璃等产业集群实施一批科技项目。总结推广经验模式,逐步形成“共投、共研、共担、共赢”的市场化研发创新机制。(市科技局负责)
(三)深化科技特派团服务。深化沙河玻璃、临西轴承、清河羊绒、隆尧食品等产业集群科技特派团服务,“一团一群”进驻集群;围绕襄都煤化工产业集群、任泽智能设备及零部件产业集群,2025年内各组建1个科技特派团,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以产品创新及应用场景需求为导向,向有需求的集群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选派科技特派团,探索科技特派团与集群及企业利益共享机制,总结经验模式并积极推广。(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四、实施质量标准引领跃升行动
(一)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制定特色产业集群检验检测支撑能力建设方案,2025年实现重点特色产业集群检验检测机构全覆盖,支持平乡自行车零部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争创国家级质量检验检测机构,隆尧方便食品、威县专用汽车及零部件2个集群检验检测机构升级建设成为省级质检中心,巨鹿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建设省级质检中心,推动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设立沙河技术服务站。到2027年底,持续提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二)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首席质量官制度向中小企业延伸,分批实施“首席质量官”全覆盖行动,2025年实现宁晋线缆、隆尧食品、平乡广宗自行车童车玩具、临西轴承、沙河玻璃、清河南宫羊绒、巨鹿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首席质量官”全覆盖。到2027年底,重点集群“领跑者”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首席质量官实现全覆盖。积极用好省集群企业首席质量官服务平台,共享“质量云课堂”、典型案例,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推进质量管理沿集群产业链供应链延伸。(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三)强化标准引领。引导集群优质企业围绕原材料、生产工艺、关键设备、检验检测等产业链重点环节牵头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每年不少于15项。通过制定标准提升产品质量,指导帮扶省重点产业集群每年制定企业标准100项以上,争创国家或省级企业标准“领跑者”、国家或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加强标准实施监督,省重点产业集群企业标准公示率达到95%以上。(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四)深化质量整治。聚焦清河威县汽车及零部件、清河南宫羊绒及制品、平乡广宗自行车(童车)、宁晋新河电线电缆、临西轴承、任泽机械制造(橡塑)以及区域特色食品等产业集群,深入开展产品质量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无照经营、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有力查处一批典型案件,有效清除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负责)
五、实施特色品牌培育创优行动
(一)加强品牌建设。鼓励宁晋线缆、平乡童车等集群注册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统一品牌标准、统一宣传营销,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区域品牌。探索开展工业品直播,加快培育一批制造业知名品牌。(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二)强化品牌推广。分类梳理重点集群产业信息,持续开展“冀货出海拓市场”行动,支持集群企业参加婴童产业博览会、链博会、世博会等国内外重要会展,充分利用因公出国赴港澳工作平台,支持企业精准“走出去”“引进来”。以推介集群为主题,围绕市场准入、外汇管理、财税法规等领域,开展跨境合规指导服务。鼓励服务机构建立涉外应急服务通道,提升中小企业海外纠纷应对效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贸促会、市外办负责)
(三)发挥会展作用。做精做好平乡自行车童车玩具、清河羊绒、沙河玻璃、临西轴承、南和宠物产业、巨鹿特色机件等展会、博览会、交易会,集中展示集群优势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力。发挥好太行国际会展中心作用,以会展活动为媒介带动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市贸促会负责)
六、实施产业生态优化赋能行动
(一)深化金融赋能。鼓励集群龙头企业利用“兼并重组、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多形式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筛选符合条件的产业集群企业纳入上市储备库,对上市审核期、辅导期、培育期的集群企业包联帮扶,重大问题“一企一策”推动解决。开展金融赋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专项行动,鼓励金融机构结合集群特点和需求,制定“羊绒贷”“轴承贷”等专属金融产品,着力满足企业融资需求,2025年特色产业集群贷款新增200亿元以上。常态化开展“行长+局长+县长+厂长”面对面交流活动,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上门,精准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加强与省级产业投资基金对接合作,充分发挥邢台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引导撬动作用,赋能集群企业创新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府办公室、邢台金融监管分局、市财政局、人行邢台市分行负责)
(二)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学科专业随产业需求动态调整机制,持续组织大中专院校深入特色产业集群走访、调研,建立校企互需清单,拓展职业院校专业覆盖特色产业的深度与广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发挥市域产教联合体作用,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到2027年底,每所职业院校至少1个专业对接特色产业集群。(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
(三)规划建设“园中园”。鼓励集群企业向园区集中,合理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服务环境优良、产业协调集聚的“园中园”,2025年实现省级园区全覆盖。鼓励通过开发区国有投资公司实行市场化运行,健全全流程服务体系,在土地、人才、融资、电力、产学研合作等要素方面给予保障。(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四)促进“快递+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区域枢纽作用,推进“快递进厂”工程,定期组织开展快递、生产、电商企业供需对接活动,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有效合作,帮助企业降低寄递成本、提升快递时效。到2027年底,全市“快递+特色产业”年业务量超千万制造业项目达8个。(市邮政管理局负责)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统筹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工作,加强统计监测,市直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任务落实。县级政府履行主体责任,因地制宜找准突破路径,推动本地集群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各项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用足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积极帮助集群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争取上级各类奖励资金。
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