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5-26 点击:次
近年来,武威市依托富集的风光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锚定建设“全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目标定位,坚持扩大容量与提升消纳双向发力、产业培育与基础建设同步推进,全力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及在建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575万千瓦,居全省第二位,全市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呈现规模跃升、链条完善、通道突破、调峰增强的良好态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装机规模实现量级跃升。武威市以国家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建设为契机,统筹生态保护与能源开发,构建起规模化新能源供给体系。目前,全市新能源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近九成,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七成,成为电力供应的绝对主体。通过“光伏治沙+立体开发”模式,凉州区、民勤县等地打造“板上发电、板间经济、板下固沙”的复合生态产业,既实现荒漠化治理,又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提供支撑。
装备制造产业聚链成势。围绕风机、光伏、储能三大核心领域,武威市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路径,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从单一环节向全链延伸。通过精准招商,吸引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形成涵盖风机总装、叶片生产、光伏组件、储能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全链产值突破百亿元,成为全市第二条百亿级产业链。
外送通道实现零的突破。为破解新能源消纳瓶颈,武威市加速构建“西电东送”大动脉。陇电入浙±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及配套输变电项目全面启动,凉州北750千伏变电站等关键节点工程有序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电网承载能力,打通新能源电力跨区域输送的“高速路”,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电网调节能力持续增强。针对新能源波动性特点,武威市着力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体系。浙能武威百万千瓦级调峰煤电项目加快建设,投运后将显著增强电网调峰能力;储能设施建设同步提速,多个大型共享储能电站进入施工冲刺阶段,全市储能规模持续扩容,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与稳定性,为新能源高效消纳提供重要支撑。
从“沙海”到“绿电”,武威正以产业升级引领能源革命。陇电入浙工程、调峰煤电及储能项目的全面推进,将进一步释放绿色发展潜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绿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