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协同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2-14 点击: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12”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三地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部署,近日,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在京召开京津冀产业协同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新闻发布会,总结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成效,释放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强劲信号。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吴家喜,北京市经信局局长姜广智、天津市工信局局长尹继辉、河北省工信厅副厅长郝莉笑出席发布会,介绍集群培育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吴家喜围绕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以及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情况作了简要介绍,京津冀三地产业分工定位更加清晰,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创新协同更加深入、产业协作更加紧密、要素配置更加高效,产业集群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前三季度,三地工业增加值超1.8万亿元,同比增长6.3%,较全国增速高0.3个百分点。下一步要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抓统筹谋划、链群培育、政策协同,合力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
天津市工信局局长尹继辉围绕天津市牵头培育的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以及协同培育的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作了简要介绍。新一代信创是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石,三地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着眼构建自主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集群总规模超2万亿,占全国比重超过一半,集聚3.3万余家企业,是国内新一代信创产业布局最为完整的产业集群。综合实力全国领先,优质企业汇聚云集,创新技术抢占前沿,集群生态国内一流。下一步,构建自主可控产业体系,实现全生态安全自主可控;加快关键技术协同攻关,为世界提供信息安全中国方案;强化场景应用牵引,打造一批“全栈式”信创解决方案;优化集群产业生态,用好国家支持政策,发挥“织网人”作用,构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集群培育模式,到2027年,力争推动集群规模达到3万亿。
尹继辉局长表示,生命健康集群是三地培育的区域内首个国家级集群,构建了“核心带动、园区支撑、链群融合、协同共进”的产业格局。集群企业超6000家,总产值超4000亿元,占全国比重20%以上,打造了化学药、生物药、中药、医疗器械、医药服务、BT+IT(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全产业链;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累计获批创新药37个,占全国16.8%;创新医疗器械77个,占全国28.3%;建成昭衍生物、凯莱英、华熙生物、药明生物等多个领先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国家现代中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目前,天津已形成以滨海新区为核心,武清、北辰、西青、津南特色发展的“一核多园”产业格局。未来,三地将进一步强创新、拓应用、优生态,力争2026年集群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北京市经信局局长姜广智、河北省工信厅副厅长郝莉笑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等5个集群发展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提出下一步思路和重点方向。
下一步,三地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深化产业协同体制机制,推进更深层次对接、更高水平联动、更大力度协同,为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提供坚强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