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唐山高新区:“机器人+”促成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3-25 点击:

  作为国家高新区,多年来,唐山高新区始终锚定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的使命目标,大力推进“人才强区”行动计划,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积极做好产才深度融合文章,形成“人才紧跟产业走,产业依靠人才兴”的互融互促局面,焊接机器人和消防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保持全国第一。
  
  唐山高新区已成长为一座独具魅力的现代化科技新城!
  
  坚持产业立区
  
  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
  
  唐山高新区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精准实施“八大行动”,全面贯彻国家发改委《支持唐山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和河北省《实施意见》工作任务,组建机器人产业联盟、机器人产业产教联合体,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轨道机车检测机器人产业基地、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焊接机器人和消防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保持全国第一。
  
  2023年,唐山高新区新增机器人企业65家,总数达136家,被赋予京津冀协同发展六大产业链之一的历史使命,机器人产业成为领跑智能制造的“唐山力量”和“高新名片”。 按照“1+1+N”模式建设机器人产业全球招商中心,已建立16家企业20个招商中心平台,聘请了48位招商大使。围绕上游机器人零部件领域,中游机器人装配、清洁、巡检等细分领域,下游机器人配套服务领域,编制《机器人产业链招商企业目录》,成立全球招商中心,建立16家机器人企业20个招商平台、聘请48位招商大使;承办机器人产业生态大会,持续推进中国(唐山)机器人产业合作发展峰会筹备工作。2023年,江苏汇博等总投资40.55亿元的43个项目成功签约。
  
  唐山高新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全面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聚焦各领域终端用户特定场景和工艺需求,梳理86个机器人应用场景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中信开诚消防机器人参与河北省水灾清淤,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组织钢铁、应急、农业、教育等领域供需精准对接活动,建成唐山机器人体验展示中心,吸引50余家企业入驻,打造“一站式展示、体验和购销”平台,全力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唐山高新区抢抓机遇,瞄准京津丰富的创新资源,借势借力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协同,进一步发挥阿里巴巴、中国软件协会、中国百信、百度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数字化产业、产业数字化进程;依托中关村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扎实推进中关村信息谷“京唐产业协同计划”,逐步实现京津冀资源一体化发展。聚焦创新协同,加快推动本地机器人企业与京津高等院校在人机交互、机器视觉、自动控制等方面开展产品研发和创新。依托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在北京建成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基地,在唐山建成关键技术研发和中试基地,有效促进京津冀机器人领域要素合作互补,营造“研发+孵化+产业化”的创新生态。
  
  坚持人才兴区
  
  打造创新人才聚集新高地
  
  产业兴,人气旺。作为唐山市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一极和人才科创的主阵地,唐山高新区借势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加重才、爱才、惜才,聚焦打造一流创新人才生态区,以产业聚集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高质量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2023年,公司有23人申领市区两级青年人才奖补资金,共41.75 万元。”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人事专员侯雪说,“高新区良好的服务和人才政策及时落实,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活力。”据悉,唐山高新区2023年累计发放青年人才补贴、专业人才奖励、人才公寓租金补贴等各类奖补资金873.7万元。
  
  唐山高新区在落实唐山市凤凰英才政策基础上,叠加制定《关于实施“智慧高新”人才引进培育计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区的意见》《唐山高新区人才公寓租金补贴实施细则》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从人才引进、人才培育、就业创业支持、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发力,真金白银招才引智,高质量打造“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首次提出“智慧高新”20条人才奖励政策,从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平台建设、优化人才服务4方面20类提供资金支持。专门设立了2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全职新引进到高新区用人单位工作的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和100万元安家费,对首次入驻唐山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创业的海外归国研究生,给予3年办公场地减(免)房租支持。对用人单位全职新引进或自主培养的新取得正高级、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及高级技师、技师等技能人才,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对用人单位自主培养人才进行奖补,其中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计划)人选,按上级奖励标准给予1∶1配套支持,并分别给予用人单位50万元、20万元育才奖励,不断强化优秀人才集聚效应。
  
  唐山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
  
  唐山高新区聚焦“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厚植引才育才的沃土,优化聚才兴业环境,营造人才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
  
  唐山高新区依托中关村机器人创新中心“机器人+”大数据平台、“机器人+”应用平台、“机器人+”成果转化平台,中关村信息谷产业发展平台,实现京津冀产业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推动京津冀产业链合作向更深层次拓展。
  
  在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方面,唐山高新区积极组织域内企业申报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同时充分发挥唐齿、新禾等两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松下苑俊杰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已培养高技能人才270人,进一步增强机器人产业核心发展能力。
  
  同时积极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在不断完善现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搭建更多科技研发、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平台,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企业创新联合体和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吸引高层次人才到高新区创新创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新引擎。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唐山高新区:“机器人+”促成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

2024-03-25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作为国家高新区,多年来,唐山高新区始终锚定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的使命目标,大力推进“人才强区”行动计划,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积极做好产才深度融合文章,形成“人才紧跟产业走,产业依靠人才兴”的互融互促局面,焊接机器人和消防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保持全国第一。
  
  唐山高新区已成长为一座独具魅力的现代化科技新城!
  
  坚持产业立区
  
  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
  
  唐山高新区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精准实施“八大行动”,全面贯彻国家发改委《支持唐山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和河北省《实施意见》工作任务,组建机器人产业联盟、机器人产业产教联合体,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轨道机车检测机器人产业基地、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焊接机器人和消防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保持全国第一。
  
  2023年,唐山高新区新增机器人企业65家,总数达136家,被赋予京津冀协同发展六大产业链之一的历史使命,机器人产业成为领跑智能制造的“唐山力量”和“高新名片”。 按照“1+1+N”模式建设机器人产业全球招商中心,已建立16家企业20个招商中心平台,聘请了48位招商大使。围绕上游机器人零部件领域,中游机器人装配、清洁、巡检等细分领域,下游机器人配套服务领域,编制《机器人产业链招商企业目录》,成立全球招商中心,建立16家机器人企业20个招商平台、聘请48位招商大使;承办机器人产业生态大会,持续推进中国(唐山)机器人产业合作发展峰会筹备工作。2023年,江苏汇博等总投资40.55亿元的43个项目成功签约。
  
  唐山高新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全面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聚焦各领域终端用户特定场景和工艺需求,梳理86个机器人应用场景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中信开诚消防机器人参与河北省水灾清淤,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组织钢铁、应急、农业、教育等领域供需精准对接活动,建成唐山机器人体验展示中心,吸引50余家企业入驻,打造“一站式展示、体验和购销”平台,全力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唐山高新区抢抓机遇,瞄准京津丰富的创新资源,借势借力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协同,进一步发挥阿里巴巴、中国软件协会、中国百信、百度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数字化产业、产业数字化进程;依托中关村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扎实推进中关村信息谷“京唐产业协同计划”,逐步实现京津冀资源一体化发展。聚焦创新协同,加快推动本地机器人企业与京津高等院校在人机交互、机器视觉、自动控制等方面开展产品研发和创新。依托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在北京建成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基地,在唐山建成关键技术研发和中试基地,有效促进京津冀机器人领域要素合作互补,营造“研发+孵化+产业化”的创新生态。
  
  坚持人才兴区
  
  打造创新人才聚集新高地
  
  产业兴,人气旺。作为唐山市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一极和人才科创的主阵地,唐山高新区借势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加重才、爱才、惜才,聚焦打造一流创新人才生态区,以产业聚集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高质量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2023年,公司有23人申领市区两级青年人才奖补资金,共41.75 万元。”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人事专员侯雪说,“高新区良好的服务和人才政策及时落实,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活力。”据悉,唐山高新区2023年累计发放青年人才补贴、专业人才奖励、人才公寓租金补贴等各类奖补资金873.7万元。
  
  唐山高新区在落实唐山市凤凰英才政策基础上,叠加制定《关于实施“智慧高新”人才引进培育计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区的意见》《唐山高新区人才公寓租金补贴实施细则》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从人才引进、人才培育、就业创业支持、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发力,真金白银招才引智,高质量打造“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首次提出“智慧高新”20条人才奖励政策,从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平台建设、优化人才服务4方面20类提供资金支持。专门设立了2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全职新引进到高新区用人单位工作的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和100万元安家费,对首次入驻唐山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创业的海外归国研究生,给予3年办公场地减(免)房租支持。对用人单位全职新引进或自主培养的新取得正高级、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及高级技师、技师等技能人才,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对用人单位自主培养人才进行奖补,其中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计划)人选,按上级奖励标准给予1∶1配套支持,并分别给予用人单位50万元、20万元育才奖励,不断强化优秀人才集聚效应。
  
  唐山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
  
  唐山高新区聚焦“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厚植引才育才的沃土,优化聚才兴业环境,营造人才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
  
  唐山高新区依托中关村机器人创新中心“机器人+”大数据平台、“机器人+”应用平台、“机器人+”成果转化平台,中关村信息谷产业发展平台,实现京津冀产业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推动京津冀产业链合作向更深层次拓展。
  
  在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方面,唐山高新区积极组织域内企业申报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同时充分发挥唐齿、新禾等两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松下苑俊杰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已培养高技能人才270人,进一步增强机器人产业核心发展能力。
  
  同时积极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在不断完善现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搭建更多科技研发、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平台,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企业创新联合体和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吸引高层次人才到高新区创新创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