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港北区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群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3-13 点击:

  以助动车制造和农副食品加工业为特色优势产业,港北区上榜工信部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名单;港北区电动两轮车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零部件配套占全国市场的20%,零部件配套、智能化水平排名全国前列,成为全国第四大电动车生产基地……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正规划建设新能源电动车国际化产业基地、国际化研发中心、国际化贸易中心、贵港国家新能源电驱动助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一基地三中心”,做强、做优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
 
  本版图片均由港北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延链补链强链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3月2日,位于港北区的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内,爱玛、绿源、欧派等电动车企业生产车间,生产线持续运转,工人们熟练组装电动车……平均36秒,一辆电动车便下线。
 
  这繁忙的生产景象,是港北区培育壮大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的生动实践。九年前,在中国电动车产业的版图里,看不到贵港市港北区的名字。“此时的贵港,电动车产业是一片空白。”贵港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的建设者、参与者、见证者——贵港市电动自行车协会会长梁文元回忆道。
 
  贵港市港北区从2015年起,强化招商引资、做优做实服务,不断引进涵盖两轮、三轮电动车整车及车架、电机、塑件、线束等零配件企业。短短几年时间,港北区通过引进一家企业、打造一个集群、发展一个产业,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实现了规模“从小到大”、品牌“从无到有”、链条“从短到长”的飞跃,打响了“好电车,贵港造”品牌。目前,已形成年产500万辆两轮电动车、50万辆三轮电动车、500万套零部件的产能。
 
  为壮大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港北区坚持“立足华南、西南,面向东盟,走向国际”的发展定位,建设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育品牌、拓市场”的思路,瞄准全国排名前二十的新能源电动车企业,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目前,引进新能源电动车企业100多家,建成投产50多家,爱玛、台铃、绿源、立马、五星钻豹、欧派等6家行业排名前十的龙头企业均入驻投产,港北区已成为西南、华南地区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品牌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仅2023年,该区引进了电动车产业配套项目17个,其中天劲电池项目,有效填补电动车核心生产环节的空白。
 
  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贵港产业的一张名片。当前,贵港市正在加快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智能)汽车及电动车产业集群,计划在“十四五”末及未来实现新能源电动车“311”目标,即每年生产3000万辆新能源电动车,完成1000亿元人民币产值,缴纳100亿元税收。
 
  多链融合联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管材机器加工半岛、数控激光切割、自动焊接、自动喷涂等……在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高速运转。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企业生产电动车93万辆,同比增长78%,获评广西数字化车间。今年,该公司计划生产电动车165万辆。“智能化生产,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升电动车的产能、产值、品质。”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港北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围绕新能源电动车产业,不断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运用,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港北区正大力推进爱玛智慧出行产业园项目建设。该项目是爱玛集团全国战略发展布局中最为核心的生产基地之一,将新建两轮电动自行车、两轮电动摩托车生产线、三轮电动摩托车生产线、配套零部件生产线、研发中心、员工生活中心等。项目建成后,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将大幅度提升,年产电动车120万辆,提供就业岗位800个。
 
  为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赋能,港北区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技术、人才、资金、项目、金融等创新要素向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汇聚。
 
  一方面,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分层次择优培育一批标杆企业,形成以科技企业为核心、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创新生态群落和“精英梯队”;一方面支持企业引育创新人才,引导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和重大产品,对自治区认定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此外,港北区与广西质检院合作建设了广西新能源电动车质检中心,该中心是全国19个电动自行车3C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之一,检测水平广西领先,并跻身全国先进行列;成立以广西大学、广西人工智能学会、广西科学院高端装备制造研究所为依托的贵港市新能源(智能)汽车及电动车产业科技联盟,为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扩大开放合作“贵港造”走向世界
 
  欧派电动车销往泰国、越南、印尼、菲律宾等20余个国家;绿源电动车销往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越来越多“贵港造”的电动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
 
  当下,中国电动自行车正成为全球“新宠”,电动自行车产量持续保持增长。港北区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的机遇,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深度对接东盟市场,加强出口减税、物流补贴等政策扶持,加快构建现代高效综合物流体系,支持企业保出口、抢订单、争份额,巩固拓展RCEP、欧洲等国家地区市场,不断扩大电动车零配件及整车出口量,助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作为国内电动车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广西贵港欧派电动车有限公司依托贵港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以面向东盟的优势,建立外贸部主动对接海外市场,产品销往泰国、越南、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该公司技术总监邓波介绍,企业基本上每个月都向东南亚国家出口电动车。
 
  港北区积极搭建行业交流平台,2021年,成功将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纳入中国—东盟博览会常设性活动。连续6年组织电动车企业参加广西新能源汽车电动(三轮)车及零配件博览会,连续3年举办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论坛,推动电动车“走出去”,打响了“好电车、贵港造”的品牌。2023年,该区组织7家企业参加东盟境外巡展等系列活动,与东盟近10家商协会建立联系,绿源、欧派等电动车出口至印度尼西亚、越南、荷兰等国家,电动车出口贸易额405.83万元。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港北区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群

2024-03-13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以助动车制造和农副食品加工业为特色优势产业,港北区上榜工信部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名单;港北区电动两轮车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零部件配套占全国市场的20%,零部件配套、智能化水平排名全国前列,成为全国第四大电动车生产基地……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正规划建设新能源电动车国际化产业基地、国际化研发中心、国际化贸易中心、贵港国家新能源电驱动助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一基地三中心”,做强、做优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
 
  本版图片均由港北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延链补链强链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3月2日,位于港北区的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内,爱玛、绿源、欧派等电动车企业生产车间,生产线持续运转,工人们熟练组装电动车……平均36秒,一辆电动车便下线。
 
  这繁忙的生产景象,是港北区培育壮大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的生动实践。九年前,在中国电动车产业的版图里,看不到贵港市港北区的名字。“此时的贵港,电动车产业是一片空白。”贵港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的建设者、参与者、见证者——贵港市电动自行车协会会长梁文元回忆道。
 
  贵港市港北区从2015年起,强化招商引资、做优做实服务,不断引进涵盖两轮、三轮电动车整车及车架、电机、塑件、线束等零配件企业。短短几年时间,港北区通过引进一家企业、打造一个集群、发展一个产业,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实现了规模“从小到大”、品牌“从无到有”、链条“从短到长”的飞跃,打响了“好电车,贵港造”品牌。目前,已形成年产500万辆两轮电动车、50万辆三轮电动车、500万套零部件的产能。
 
  为壮大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港北区坚持“立足华南、西南,面向东盟,走向国际”的发展定位,建设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育品牌、拓市场”的思路,瞄准全国排名前二十的新能源电动车企业,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目前,引进新能源电动车企业100多家,建成投产50多家,爱玛、台铃、绿源、立马、五星钻豹、欧派等6家行业排名前十的龙头企业均入驻投产,港北区已成为西南、华南地区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品牌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仅2023年,该区引进了电动车产业配套项目17个,其中天劲电池项目,有效填补电动车核心生产环节的空白。
 
  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贵港产业的一张名片。当前,贵港市正在加快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智能)汽车及电动车产业集群,计划在“十四五”末及未来实现新能源电动车“311”目标,即每年生产3000万辆新能源电动车,完成1000亿元人民币产值,缴纳100亿元税收。
 
  多链融合联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管材机器加工半岛、数控激光切割、自动焊接、自动喷涂等……在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高速运转。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企业生产电动车93万辆,同比增长78%,获评广西数字化车间。今年,该公司计划生产电动车165万辆。“智能化生产,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升电动车的产能、产值、品质。”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港北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围绕新能源电动车产业,不断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运用,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港北区正大力推进爱玛智慧出行产业园项目建设。该项目是爱玛集团全国战略发展布局中最为核心的生产基地之一,将新建两轮电动自行车、两轮电动摩托车生产线、三轮电动摩托车生产线、配套零部件生产线、研发中心、员工生活中心等。项目建成后,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将大幅度提升,年产电动车120万辆,提供就业岗位800个。
 
  为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赋能,港北区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技术、人才、资金、项目、金融等创新要素向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汇聚。
 
  一方面,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分层次择优培育一批标杆企业,形成以科技企业为核心、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创新生态群落和“精英梯队”;一方面支持企业引育创新人才,引导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和重大产品,对自治区认定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此外,港北区与广西质检院合作建设了广西新能源电动车质检中心,该中心是全国19个电动自行车3C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之一,检测水平广西领先,并跻身全国先进行列;成立以广西大学、广西人工智能学会、广西科学院高端装备制造研究所为依托的贵港市新能源(智能)汽车及电动车产业科技联盟,为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扩大开放合作“贵港造”走向世界
 
  欧派电动车销往泰国、越南、印尼、菲律宾等20余个国家;绿源电动车销往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越来越多“贵港造”的电动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
 
  当下,中国电动自行车正成为全球“新宠”,电动自行车产量持续保持增长。港北区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的机遇,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深度对接东盟市场,加强出口减税、物流补贴等政策扶持,加快构建现代高效综合物流体系,支持企业保出口、抢订单、争份额,巩固拓展RCEP、欧洲等国家地区市场,不断扩大电动车零配件及整车出口量,助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作为国内电动车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广西贵港欧派电动车有限公司依托贵港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以面向东盟的优势,建立外贸部主动对接海外市场,产品销往泰国、越南、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该公司技术总监邓波介绍,企业基本上每个月都向东南亚国家出口电动车。
 
  港北区积极搭建行业交流平台,2021年,成功将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纳入中国—东盟博览会常设性活动。连续6年组织电动车企业参加广西新能源汽车电动(三轮)车及零配件博览会,连续3年举办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论坛,推动电动车“走出去”,打响了“好电车、贵港造”的品牌。2023年,该区组织7家企业参加东盟境外巡展等系列活动,与东盟近10家商协会建立联系,绿源、欧派等电动车出口至印度尼西亚、越南、荷兰等国家,电动车出口贸易额405.8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