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实干笃行强作为 奋楫争先开新局 聚力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9-01 点击:

  县域兴则全市兴。县域经济是全市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和关键支撑,科技创新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全市科技系统将把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对标找差、攀高比强、创新实干,全力跑出科技创新发展“加速度”,在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科技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上走前列做示范。
 
  深化体制改革,更大力度优化创新体系
 
  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根本要求。建立重大任务落实机制。全面贯彻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实施方案》《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行动方案》,突出科技体制改革、产业科技创新高地、高质量发展考核等重点任务,推动县区制定县域科技跃升计划,指导县区围绕科技重点指标、短板指标制定攻坚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定期分析研判,跟踪整改进度,确保重点任务圆满完成。建立财政引导机制。探索实施“创新积分制”,突出“贡献度”“容忍度”,统筹财政资金投向,调动县域财政投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多元的科技创新投入格局。建立市县会商机制。围绕打造全市创新之核、创建省创新型示范县、培育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等县域重要目标成立专班,制定具体方案,加强市县会商,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以重点突破带动创新体系持续优化。
 
  强化主体培育,更大力度打造创新矩阵
 
  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为推动科技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完善科技助企“1+3”工作机制,开展科技创新服务重特大项目专项行动,实施“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评估发布全市年度创新型企业五十强,深入开展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和“小升高”行动,建立健全后备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用好用活高企培育五项机制,实现全年新认定市级以上“瞪羚”企业5家以上、高企240家以上,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300家。加大企业研发能力激励力度。开展研发投入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提高企业研发投入财政奖补标准,鼓励企业探索实施研发准备金制度,推进重特大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实施重点企业研发机构“清零”行动,推动全年新增重点实验室10家,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0个以上,新建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以上,成果转化20项以上,实现研发投入100亿元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额110亿元以上。
 
  注重科技招商,更大力度集聚创新资源
 
  把科技招商,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人才集聚的加速器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强化高科技项目招引。开展科技项目招引倍增行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鼓励县区出台科技项目招引优惠政策,完善市县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县区“走出去”“请进来”开展科技招商,全年确保招引高科技项目200个以上。强化高水平机构招引。围绕我市“7+3”产业需求,加快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淮布局设立淮安产业研究院,推动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淮安分中心、中关村淮安创新港全面运行,加快南理工、南师大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建设进度,以产业园区和头部企业为中心,加强与大院名校合作,着力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确保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4个。强化高层次人才招引。落实省“双创”、“淮上英才”等计划,高水平举办中国·淮安创新创业大赛,加大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引进力度,制定个性化支持政策,组织服务专班,保障项目落地转化,力争全年签约落地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20个,招引省双创计划团队、人才项目5个以上,“淮上英才”计划团队、人才项目10个以上。
 
  加强平台建设,更大力度提升创新布局
 
  把高水平的创新载体,作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重点打造“创新之核”。推动完成科教产业园产业发展和空间规划,制定实施意见,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政策支持。重点推进宁淮科创走廊建设。深化科创飞地布局建设,加大宁淮智能产业园协同创新力度,建成科创飞地2个。重点提升科创载体运营水平。完善科创载体绩效评价机制,发挥科创载体协会作用,指导华青梦工场、智汇港等提升运营质效,支持涟水PCB产业、洪泽高端纺织产业创建国家火炬特色基地,鼓励县区打造科创综合体、科技产业园等科创载体,形成“一区一特”“一园一特”科创园区经济发展模式,全年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5个以上、科创综合体4个以上,着力形成“一核、一廊、三区、多点”创新格局。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全市科技系统将以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机遇,思想上绷紧、时间上抓紧、落实上赶紧,坚定抓创新的信心,压实抓创新的责任,不断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执行力,答好“科技现代化”这张时代考卷。
 
  (作者系淮安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实干笃行强作为 奋楫争先开新局 聚力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2023-09-01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县域兴则全市兴。县域经济是全市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和关键支撑,科技创新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全市科技系统将把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对标找差、攀高比强、创新实干,全力跑出科技创新发展“加速度”,在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科技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上走前列做示范。
 
  深化体制改革,更大力度优化创新体系
 
  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根本要求。建立重大任务落实机制。全面贯彻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实施方案》《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行动方案》,突出科技体制改革、产业科技创新高地、高质量发展考核等重点任务,推动县区制定县域科技跃升计划,指导县区围绕科技重点指标、短板指标制定攻坚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定期分析研判,跟踪整改进度,确保重点任务圆满完成。建立财政引导机制。探索实施“创新积分制”,突出“贡献度”“容忍度”,统筹财政资金投向,调动县域财政投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多元的科技创新投入格局。建立市县会商机制。围绕打造全市创新之核、创建省创新型示范县、培育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等县域重要目标成立专班,制定具体方案,加强市县会商,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以重点突破带动创新体系持续优化。
 
  强化主体培育,更大力度打造创新矩阵
 
  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为推动科技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完善科技助企“1+3”工作机制,开展科技创新服务重特大项目专项行动,实施“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评估发布全市年度创新型企业五十强,深入开展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和“小升高”行动,建立健全后备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用好用活高企培育五项机制,实现全年新认定市级以上“瞪羚”企业5家以上、高企240家以上,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300家。加大企业研发能力激励力度。开展研发投入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提高企业研发投入财政奖补标准,鼓励企业探索实施研发准备金制度,推进重特大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实施重点企业研发机构“清零”行动,推动全年新增重点实验室10家,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0个以上,新建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以上,成果转化20项以上,实现研发投入100亿元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额110亿元以上。
 
  注重科技招商,更大力度集聚创新资源
 
  把科技招商,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人才集聚的加速器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强化高科技项目招引。开展科技项目招引倍增行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鼓励县区出台科技项目招引优惠政策,完善市县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县区“走出去”“请进来”开展科技招商,全年确保招引高科技项目200个以上。强化高水平机构招引。围绕我市“7+3”产业需求,加快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淮布局设立淮安产业研究院,推动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淮安分中心、中关村淮安创新港全面运行,加快南理工、南师大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建设进度,以产业园区和头部企业为中心,加强与大院名校合作,着力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确保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4个。强化高层次人才招引。落实省“双创”、“淮上英才”等计划,高水平举办中国·淮安创新创业大赛,加大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引进力度,制定个性化支持政策,组织服务专班,保障项目落地转化,力争全年签约落地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20个,招引省双创计划团队、人才项目5个以上,“淮上英才”计划团队、人才项目10个以上。
 
  加强平台建设,更大力度提升创新布局
 
  把高水平的创新载体,作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重点打造“创新之核”。推动完成科教产业园产业发展和空间规划,制定实施意见,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政策支持。重点推进宁淮科创走廊建设。深化科创飞地布局建设,加大宁淮智能产业园协同创新力度,建成科创飞地2个。重点提升科创载体运营水平。完善科创载体绩效评价机制,发挥科创载体协会作用,指导华青梦工场、智汇港等提升运营质效,支持涟水PCB产业、洪泽高端纺织产业创建国家火炬特色基地,鼓励县区打造科创综合体、科技产业园等科创载体,形成“一区一特”“一园一特”科创园区经济发展模式,全年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5个以上、科创综合体4个以上,着力形成“一核、一廊、三区、多点”创新格局。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全市科技系统将以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机遇,思想上绷紧、时间上抓紧、落实上赶紧,坚定抓创新的信心,压实抓创新的责任,不断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执行力,答好“科技现代化”这张时代考卷。
 
  (作者系淮安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