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汕头:谋划打造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6-08 点击:

  今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于今天在汕头举办。作为广东省第二个举办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的城市,汕头将充分展示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成效。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海洋强省”三年行动等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统筹做好全市海洋经济发展工作,谋划打造现代海上风电、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建设现代化海洋强市。
 
  打造2000亿新能源产业集群
 
  阳光透过薄雾,倾洒在南澳岛海域的海面上。万顷碧波间,35台风电机组整齐列阵,白色扇叶迎风转动,将阵阵海风转化为绿色电力。2021年底,我市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大唐南澳勒门I海上风电项目”完成全容量投产任务,目前发电量已突破10亿度,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万吨。
 
  拥有218公里大陆海岸线和167公里海岛岸线的汕头,风力资源丰富,有天然发展风电的优势。当前,汕头正依托良好风能资源和产业基础,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同步推进氢能、储能、智慧电气装备等产业发展,打造20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5月下旬,位于汕头南澳海域的华能勒门Ⅱ海上风电场完成桩基础施工,进入风机吊装阶段。这是我市第二个开工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省、市“十四五”重点项目,项目集约、节约用海指标达到广东省领先水平,计划今年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年均发电量达20亿度。据悉,广澳港三期工程也有望于今年底动工建设,将建设3个风电运维码头。
 
  据初步核算,2022年我市海洋生产总值约为339.44亿元,海洋新兴产业呈现新亮点: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海洋电力业,从无到有,实现增加值为1.47亿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亦实现增长,增加值为4.05亿元。市自然资源局海洋海岛管理与监测防灾科副科长刘乙希介绍称,当前汕头正谋划6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开发,依托广澳港打造集施工建设、运维和出口为一体的海上风电母港,打造2000亿新能源产业集群。
 
  持续拓展生态养殖效能
 
  在南澳县深澳镇走马埔村,放眼望去,海面上漂浮着大片彩色生态浮球方阵,宛若彩虹,吸引游客驻足拍照。这些浮球方阵其实是南澳养殖牡蛎的专用设施,采用PET材质,可阻挡紫外线,无毒、无味,既推动了牡蛎养殖产业发展,也为海洋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养殖生蚝已经有20多年时间,走马埔村养殖户程成孝的养殖场面积有200亩左右,几个月前放下的蚝苗,7月份就可以收获了。2020年,南澳县采取积极措施全面推进白色泡沫浮球更换成环保生态浮球工作,也让程成孝尝到生态养殖的甜头。程成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每个泡沫浮球需要花费15元左右,现在每个环保生态浮球仅需10元左右。而且,以前一名工人每天仅能放置200个生态浮球,现在一个人每天就能放置400个,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
 
  “这几年经济效益不错,不仅把养殖做起来了,还带动村里的旅游业的发展。”程成孝笑着说,如今许多游客慕名而来,除了到村里来品尝地道的生蚝美食外,还奔着网红打卡点“彩虹海”而来,而他也对村里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目前,南澳县是全省首个实现全县域将白色泡沫浮球更换为彩色生态浮球的区县。南澳县深澳镇党建办副主任庄培阳表示,深澳海洋牧场将继续向生态化、有序化、可持续发展方向推进,不断拓展生态养殖效能,培育和发展休闲旅游,进一步增强深澳镇发展动能,不断强化“彩虹海”发展效益。
 
  打造现代渔业经济区
 
  牧渔耕海,建设蓝色粮仓,汕头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南澳县平屿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一尾尾金鲳鱼、鮸鱼、鰤鱼等优质深海鱼类在网箱深处自由游走,一艘艘渔船或投放饲料或检修设备,渔民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近年来,南澳县立足渔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加快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以及渔民转产增收,引进南澳县平屿深水网箱养殖基地项目并成功试投产,实现深水网箱养殖“零”的突破。在深水网箱养殖领域,南澳耕泰洋水产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去年9月,南澳耕泰洋公司首批深水网箱正式投用,进行金鲳鱼试验性科学养殖。3个月后,首批试养殖的金鲳鱼成熟上市,市场供不应求。金鲳鱼的丰收让南澳耕泰洋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萧伟源看到了深海网箱养殖的前景,计划扩大养殖规模。未来企业还将扩大南澳海域深远海养殖产业,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工程装备为支撑,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研发设计一座大型深远海智能化养殖设备平台。
 
  从浅海到深海,从“看天吃饭”到“高效养殖”,从单一捕捞打鱼到水产加工、现代物流、休闲渔业等二三产业全方位发展,汕头海洋牧场快速发展,“蓝色粮仓”逐渐成形。
 
  另一边,汕头南澳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项目正准备进入实质施工阶段。南澳县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是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建设的15个渔港经济区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广东省渔港经济区先行先试区。
 
  优化沿海经济带重大产业布局
 
  “十三五”期间,汕头市海洋生产总值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均速约10.3%,约占全市GDP的14%至16%,初步建立起以现代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渔业为支柱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2021年,汕头市海洋旅游业产业增加值为107.51亿元,同比增长8.7%。2022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47.4万吨,总产值近80亿元。目前,我市已形成以南澳县、澄海区浅海,韩江、榕江河口区,练江两岸为重点的水产养殖区。在发展近浅海养殖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业和“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今年我市有望试点建设2个海洋牧场。
 
  刘乙希表示,汕头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区域协调,进一步优化沿海经济带重大产业布局,推进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新能源等海洋产业重大项目在汕头布局,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汕头:谋划打造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

2023-06-08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今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于今天在汕头举办。作为广东省第二个举办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的城市,汕头将充分展示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成效。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海洋强省”三年行动等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统筹做好全市海洋经济发展工作,谋划打造现代海上风电、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建设现代化海洋强市。
 
  打造2000亿新能源产业集群
 
  阳光透过薄雾,倾洒在南澳岛海域的海面上。万顷碧波间,35台风电机组整齐列阵,白色扇叶迎风转动,将阵阵海风转化为绿色电力。2021年底,我市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大唐南澳勒门I海上风电项目”完成全容量投产任务,目前发电量已突破10亿度,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万吨。
 
  拥有218公里大陆海岸线和167公里海岛岸线的汕头,风力资源丰富,有天然发展风电的优势。当前,汕头正依托良好风能资源和产业基础,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同步推进氢能、储能、智慧电气装备等产业发展,打造20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5月下旬,位于汕头南澳海域的华能勒门Ⅱ海上风电场完成桩基础施工,进入风机吊装阶段。这是我市第二个开工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省、市“十四五”重点项目,项目集约、节约用海指标达到广东省领先水平,计划今年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年均发电量达20亿度。据悉,广澳港三期工程也有望于今年底动工建设,将建设3个风电运维码头。
 
  据初步核算,2022年我市海洋生产总值约为339.44亿元,海洋新兴产业呈现新亮点: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海洋电力业,从无到有,实现增加值为1.47亿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亦实现增长,增加值为4.05亿元。市自然资源局海洋海岛管理与监测防灾科副科长刘乙希介绍称,当前汕头正谋划6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开发,依托广澳港打造集施工建设、运维和出口为一体的海上风电母港,打造2000亿新能源产业集群。
 
  持续拓展生态养殖效能
 
  在南澳县深澳镇走马埔村,放眼望去,海面上漂浮着大片彩色生态浮球方阵,宛若彩虹,吸引游客驻足拍照。这些浮球方阵其实是南澳养殖牡蛎的专用设施,采用PET材质,可阻挡紫外线,无毒、无味,既推动了牡蛎养殖产业发展,也为海洋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养殖生蚝已经有20多年时间,走马埔村养殖户程成孝的养殖场面积有200亩左右,几个月前放下的蚝苗,7月份就可以收获了。2020年,南澳县采取积极措施全面推进白色泡沫浮球更换成环保生态浮球工作,也让程成孝尝到生态养殖的甜头。程成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每个泡沫浮球需要花费15元左右,现在每个环保生态浮球仅需10元左右。而且,以前一名工人每天仅能放置200个生态浮球,现在一个人每天就能放置400个,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
 
  “这几年经济效益不错,不仅把养殖做起来了,还带动村里的旅游业的发展。”程成孝笑着说,如今许多游客慕名而来,除了到村里来品尝地道的生蚝美食外,还奔着网红打卡点“彩虹海”而来,而他也对村里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目前,南澳县是全省首个实现全县域将白色泡沫浮球更换为彩色生态浮球的区县。南澳县深澳镇党建办副主任庄培阳表示,深澳海洋牧场将继续向生态化、有序化、可持续发展方向推进,不断拓展生态养殖效能,培育和发展休闲旅游,进一步增强深澳镇发展动能,不断强化“彩虹海”发展效益。
 
  打造现代渔业经济区
 
  牧渔耕海,建设蓝色粮仓,汕头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南澳县平屿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一尾尾金鲳鱼、鮸鱼、鰤鱼等优质深海鱼类在网箱深处自由游走,一艘艘渔船或投放饲料或检修设备,渔民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近年来,南澳县立足渔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加快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以及渔民转产增收,引进南澳县平屿深水网箱养殖基地项目并成功试投产,实现深水网箱养殖“零”的突破。在深水网箱养殖领域,南澳耕泰洋水产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去年9月,南澳耕泰洋公司首批深水网箱正式投用,进行金鲳鱼试验性科学养殖。3个月后,首批试养殖的金鲳鱼成熟上市,市场供不应求。金鲳鱼的丰收让南澳耕泰洋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萧伟源看到了深海网箱养殖的前景,计划扩大养殖规模。未来企业还将扩大南澳海域深远海养殖产业,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工程装备为支撑,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研发设计一座大型深远海智能化养殖设备平台。
 
  从浅海到深海,从“看天吃饭”到“高效养殖”,从单一捕捞打鱼到水产加工、现代物流、休闲渔业等二三产业全方位发展,汕头海洋牧场快速发展,“蓝色粮仓”逐渐成形。
 
  另一边,汕头南澳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项目正准备进入实质施工阶段。南澳县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是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建设的15个渔港经济区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广东省渔港经济区先行先试区。
 
  优化沿海经济带重大产业布局
 
  “十三五”期间,汕头市海洋生产总值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均速约10.3%,约占全市GDP的14%至16%,初步建立起以现代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渔业为支柱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2021年,汕头市海洋旅游业产业增加值为107.51亿元,同比增长8.7%。2022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47.4万吨,总产值近80亿元。目前,我市已形成以南澳县、澄海区浅海,韩江、榕江河口区,练江两岸为重点的水产养殖区。在发展近浅海养殖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业和“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今年我市有望试点建设2个海洋牧场。
 
  刘乙希表示,汕头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区域协调,进一步优化沿海经济带重大产业布局,推进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新能源等海洋产业重大项目在汕头布局,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