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镍都”新崛起,创新驱动金昌新材料产业集群构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6-30 点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绿”成为甘肃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6月28日召开的第五届“甘肃·祁连山论坛”中,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在主论坛上发布了《甘肃绿色创新发展典型案例(2022)》,其中,典型案例“‘镍都’新崛起,创新驱动金昌新材料产业集群构建”,展示了金昌市依托有色金属资源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情况。
 
  据悉,在第五届“甘肃·祁连山论坛”开幕之前,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通过自主申报、实地调研、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形式,评选出了甘肃绿色创新发展十大典型案例。这一系列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新举措、新机制、新经验、新成果,对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宏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各地绿色高质量发展都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面对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有利窗口期,拥有镍、铜、钴等有色金属资源的金昌市,以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为指引,以金川集团为龙头重点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电池材料及储能产业,凝聚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等多方资源实现要素高效配置和聚集协作,形成新能源产业发展集群,积极实施“风光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智一体化”示范工程,着力打造新能源时代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昌样板”。
 
  报告指出,金昌市新材料产业集群构建的主要经验启示有:一是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提升资源利用率。金昌市在新一轮新能源开发中以“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为指引,乘势而上、力开新局,重点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电池材料及储能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积极实施“风光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智一体化”示范工程,推动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发展、几何式增长。截至目前,发展电池产业所需的镍、铜、钴、锰、铁、锂及磷酸等原材料本地化率达65%以上,通过一系列的延链补链,未来有望提升到90%以上。
 
  二是以龙头企业为指引,凝聚产业核心竞争力。金川集团作为金昌市龙头企业,长期以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推进科技联合攻关,打造了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涌现出了“大国工匠”潘从明、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杨艳等一大批科技人才;金川集团迈入世界500强,为国家航空工业、国防工业和现代化建设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金川集团持续加大科技攻关,在资源绿色高效利用、传统产业流程再造、有色金属新材料开发等方面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推动镍、铜、钴冶金装备、工艺和能源体系全面向绿色低碳、短流程、高效率转型,高水平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高质量培育产业新兴技术优势,加快金川集团由“原字号”企业向“材字号”企业升级。据了解,“十四五”末,金川集团将力争在硫化镍铜矿、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储能及储能材料产业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为企业多元化发展储备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是强链补链,让新能源产业在金昌市形成集群。正是有了金川集团全力打造的羰化冶金、动力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前驱体等产业链项目,以金拓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能源公司相继选择落户金昌,该企业拥有全智能自动化储能电池及动力电池生产线,是甘肃省内第一家高容量3C电池制造企业,填补了甘肃省新能源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空白。目前,公司已建成日产30万只储能电动车电池生产线。据悉,到今年年底,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上的33个项目,金昌将建成27个,金昌市新能源产业链将更加牢固,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也将迎来新高度。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镍都”新崛起,创新驱动金昌新材料产业集群构建

2022-06-30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绿”成为甘肃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6月28日召开的第五届“甘肃·祁连山论坛”中,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在主论坛上发布了《甘肃绿色创新发展典型案例(2022)》,其中,典型案例“‘镍都’新崛起,创新驱动金昌新材料产业集群构建”,展示了金昌市依托有色金属资源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情况。
 
  据悉,在第五届“甘肃·祁连山论坛”开幕之前,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通过自主申报、实地调研、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形式,评选出了甘肃绿色创新发展十大典型案例。这一系列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新举措、新机制、新经验、新成果,对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宏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各地绿色高质量发展都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面对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有利窗口期,拥有镍、铜、钴等有色金属资源的金昌市,以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为指引,以金川集团为龙头重点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电池材料及储能产业,凝聚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等多方资源实现要素高效配置和聚集协作,形成新能源产业发展集群,积极实施“风光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智一体化”示范工程,着力打造新能源时代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昌样板”。
 
  报告指出,金昌市新材料产业集群构建的主要经验启示有:一是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提升资源利用率。金昌市在新一轮新能源开发中以“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为指引,乘势而上、力开新局,重点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电池材料及储能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积极实施“风光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智一体化”示范工程,推动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发展、几何式增长。截至目前,发展电池产业所需的镍、铜、钴、锰、铁、锂及磷酸等原材料本地化率达65%以上,通过一系列的延链补链,未来有望提升到90%以上。
 
  二是以龙头企业为指引,凝聚产业核心竞争力。金川集团作为金昌市龙头企业,长期以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推进科技联合攻关,打造了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涌现出了“大国工匠”潘从明、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杨艳等一大批科技人才;金川集团迈入世界500强,为国家航空工业、国防工业和现代化建设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金川集团持续加大科技攻关,在资源绿色高效利用、传统产业流程再造、有色金属新材料开发等方面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推动镍、铜、钴冶金装备、工艺和能源体系全面向绿色低碳、短流程、高效率转型,高水平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高质量培育产业新兴技术优势,加快金川集团由“原字号”企业向“材字号”企业升级。据了解,“十四五”末,金川集团将力争在硫化镍铜矿、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储能及储能材料产业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为企业多元化发展储备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是强链补链,让新能源产业在金昌市形成集群。正是有了金川集团全力打造的羰化冶金、动力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前驱体等产业链项目,以金拓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能源公司相继选择落户金昌,该企业拥有全智能自动化储能电池及动力电池生产线,是甘肃省内第一家高容量3C电池制造企业,填补了甘肃省新能源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空白。目前,公司已建成日产30万只储能电动车电池生产线。据悉,到今年年底,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上的33个项目,金昌将建成27个,金昌市新能源产业链将更加牢固,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也将迎来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