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如何建设产业创新引领区?西部(重庆)科学城这份产业发展路线图划了重点!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5-05 点击:

  日前,重庆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将把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创新引领区。这一目标如何顺利实现?实现这一目标又有着怎样的路线图?5月5日,带着这一问题,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西部(重庆)科学城相关负责人。
 
  瞄准新兴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科产城”深度融合,关键在于兴“产”。
 
  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创新引领区,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绿色低碳及智能制造、高技术服务业等主导产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是西部(重庆)科学城最大的产业集群。2021年,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牵手重庆声光电集团、西南集成、联合微电子、华润微电子、吉芯科技等多家科学城企业,进一步壮大了科学城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在产业集群效应的带动下,2021年西部(重庆)科学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速达15.8%。一手抓支柱产业,一手抓动能培育。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同时,西部(重庆)科学城还积极布局新的发展领域。
 
  科学谷是布局新领域的“创新支撑”之一。建成后的科学谷将提供约140万平方米办公楼宇,聚焦智能产业、低碳产业集中布局技术创新中心、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等。
 
  2021年底,清安新型储能科研院项目在科学谷落户。该项目将聚焦储能系统安全和电网安全,打造全球领先的“双碳示范园区”。同期,国家电投集团两个低碳项目也签约落地科学城。低碳项目的密集落地,标志着科学城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布局绿色低碳及智能制造的步伐不断加快。
 
  下一步,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发展重心转向新型储能、种质资源创制、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领域,加快形成规模达5000亿元、有全国影响力的主导产业集群,同时还将联合西部(成都)科学城等共建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育增量”“优存量”“扩总量”
 
  “产”是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科学城将瞄准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信息等赛道,发展壮大四大主导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日,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金康动力)车间内,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今年金康动力将研发出一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高压电驱产品并实现量产。
 
  高压电驱产品可以让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时间比现在的产品缩短一半左右。金康动力高压电驱产品实现量产后,将成为“重庆造”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拳头产品,进一步增强“重庆造”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只是科学城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创新引领区的一个方面。2021年,科学城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在“育增量”“优存量”“扩总量”方面下大力气,取得可喜成绩。
 
  聚力招大选优“育增量”。引进大唐高鸿等招商项目159个、合同引资1321.89亿元,其中全球全国500强企业12家、上市企业15家,实现到位资金254亿元、同比增长240%。
 
  加强技术改造“优存量”。推动英特尔FPGA云平台等项目投用,实施52个智能化改造项目,新增智能化工厂2个、数字化车间7个,入选市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14个,新企业产值预计占全市比重的25%。
 
  培育优势产业“扩总量”。开工中国电子(重庆)软件产业园等70个项目,投运SK海力士二期等8个项目,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占全市比重的10%。
 
  接下来,西部(重庆)科学城将持续在“产”上下功夫,夯实经济发展支撑力。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绿色低碳及智能制造、高技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达到3500亿元、500亿元、500亿元、3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五年翻番,迈入千亿级行列;到2025年,科学城将成为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明显增强,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五年翻番。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如何建设产业创新引领区?西部(重庆)科学城这份产业发展路线图划了重点!

2022-05-05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日前,重庆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将把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创新引领区。这一目标如何顺利实现?实现这一目标又有着怎样的路线图?5月5日,带着这一问题,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西部(重庆)科学城相关负责人。
 
  瞄准新兴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科产城”深度融合,关键在于兴“产”。
 
  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创新引领区,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绿色低碳及智能制造、高技术服务业等主导产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是西部(重庆)科学城最大的产业集群。2021年,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牵手重庆声光电集团、西南集成、联合微电子、华润微电子、吉芯科技等多家科学城企业,进一步壮大了科学城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在产业集群效应的带动下,2021年西部(重庆)科学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速达15.8%。一手抓支柱产业,一手抓动能培育。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同时,西部(重庆)科学城还积极布局新的发展领域。
 
  科学谷是布局新领域的“创新支撑”之一。建成后的科学谷将提供约140万平方米办公楼宇,聚焦智能产业、低碳产业集中布局技术创新中心、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等。
 
  2021年底,清安新型储能科研院项目在科学谷落户。该项目将聚焦储能系统安全和电网安全,打造全球领先的“双碳示范园区”。同期,国家电投集团两个低碳项目也签约落地科学城。低碳项目的密集落地,标志着科学城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布局绿色低碳及智能制造的步伐不断加快。
 
  下一步,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发展重心转向新型储能、种质资源创制、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领域,加快形成规模达5000亿元、有全国影响力的主导产业集群,同时还将联合西部(成都)科学城等共建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育增量”“优存量”“扩总量”
 
  “产”是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科学城将瞄准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信息等赛道,发展壮大四大主导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日,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金康动力)车间内,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今年金康动力将研发出一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高压电驱产品并实现量产。
 
  高压电驱产品可以让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时间比现在的产品缩短一半左右。金康动力高压电驱产品实现量产后,将成为“重庆造”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拳头产品,进一步增强“重庆造”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只是科学城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创新引领区的一个方面。2021年,科学城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在“育增量”“优存量”“扩总量”方面下大力气,取得可喜成绩。
 
  聚力招大选优“育增量”。引进大唐高鸿等招商项目159个、合同引资1321.89亿元,其中全球全国500强企业12家、上市企业15家,实现到位资金254亿元、同比增长240%。
 
  加强技术改造“优存量”。推动英特尔FPGA云平台等项目投用,实施52个智能化改造项目,新增智能化工厂2个、数字化车间7个,入选市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14个,新企业产值预计占全市比重的25%。
 
  培育优势产业“扩总量”。开工中国电子(重庆)软件产业园等70个项目,投运SK海力士二期等8个项目,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占全市比重的10%。
 
  接下来,西部(重庆)科学城将持续在“产”上下功夫,夯实经济发展支撑力。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绿色低碳及智能制造、高技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达到3500亿元、500亿元、500亿元、3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五年翻番,迈入千亿级行列;到2025年,科学城将成为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明显增强,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五年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