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加快推进能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3-10 点击:次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榆林能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的一年。其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指引,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力推动能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全面加快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绿色低碳布局新兴产业
2月28日,记者在位于榆横工业园区的远景西部产业基地看到,项目一期(总投资10亿元)的智能风机组装厂主体已然成形,相关配套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据了解,远景西部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包括建设年产2吉瓦的智能风机装备制造厂、年产3吉瓦时的储能电池装备制造厂及仓储物流中心、办公楼、能碳双控平台展厅等,预计今年10月底全部建成。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亩均产值约2500万元、亩均年税收100万元,并带动300余人稳定就业。
远景西部产业基地项目负责人张恒表示,该项目拥有系统性的零碳转型解决方案,计划打造一个零碳产业园区,并通过发挥智能风机和储能电池头部企业集聚效应,带动形成以风电、储能等为核心的高端绿色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助力榆林实现高碳城市低碳化发展。
距远景西部产业基地不足10公里的兰州石化长庆80万吨/年乙烷制乙烯项目,则是榆林引进的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烷制乙烯项目。作为国家乙烷裂解制乙烯示范工程,该项目自2021年8月投产以来,4个月即生产乙烯26.16万吨、聚乙烯24.85万吨,营业收入达到17.5亿元。
“我们采用的是中石油自主技术,乙烷制乙烯具有技术先进、流程短、能耗低、成本低、效益好的特点,并可实现废气超低排放、废水近零排放,对于榆林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兰州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马建华说。
一批新兴项目落地的背后,是榆林贯彻落实“双碳”战略要求,推动能化产业绿色发展的重大考量。
去年以来,榆林坚持以清洁低碳为发展方向,牢牢守住发展底线,坚决遏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实行节能审查、能耗等量和减量代替,要求新上项目能效必须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不断加大绿色能源应用、绿色装备升级、节能减排工艺改造力度,加快小火电升级改造步伐,开发推广粉煤灰、煤化工废渣等固废制备绿色建材产品。
市发改委副主任周文军表示,“十四五”时期,榆林将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低碳产业,力争“十四五”末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3.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确保完成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任务,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榆林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予我们巨大鼓舞和鞭策。”陕西延长石油榆神能化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高有智说。
据高有智介绍,由该公司投资建设的目前全球最大的在建煤基乙醇项目——延长石油榆神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截至去年底共完成整体建设任务的93.9%,项目预计今年5月底即可建成中交,7月底投料试生产。该项目以煤为原料,通过煤气化制取粗煤气并合成甲醇,甲醇再经过脱水、加氢等工艺制得乙醇产品,颠覆了依靠粮食发酵生产乙醇的传统工艺路线。通过运用先进节水技术,项目还可实现废水全部回收利用,为煤炭资源清洁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十四五”时期,陕西延长石油榆神能化公司还将聚焦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规划建设一套1000吨/天CCAI氧气气化科技示范项目,实现煤炭资源利用率、转化效率和附加值的最大化;探索煤焦油开发煤基特种燃料、合成气生产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新路径,为榆林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据了解,去年以来,榆林按照绿色低碳、能效水平高、产值贡献大的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强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培育低碳绿色产业项目,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加快能化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能。
其间,依托中科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技术优势,榆林扎实推进“基础研究—中试试验—产业示范”全周期技术创新,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开展一批颠覆性技术示范,为产业示范提供技术支撑。建成国能锦界电厂15万吨/年CCS示范项目、延长榆煤化10万吨/年CCUS扩能项目,榆林城投佰盛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目完成场平,国能10万吨/年“液态阳光”示范项目、久阳高科新材料公司50万吨/年环氧树脂项目纷纷落地,为奋力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筑就更加稳固的“四梁八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