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应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三大工程”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12-07 点击: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推行‘链长制’,培育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建链补链强链”。市第七次党代会指出要“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打造有效支撑转型的现代产业体系”。应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紧跟省委、市委部署,依托现有陶瓷产业优势,不断强化产业链思维,实施“三大工程”争当陶瓷“链长”,奋力建设“中国北方日用瓷都核心区”,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争先崛起。

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努力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陶瓷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延展领先链条、补齐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完善上游陶瓷机械、原料,下游陶瓷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产业链条,着力形成横向配套、纵向延伸、产业互补、行业衔接的良性互动循环发展模式。今年,铺开实施陶瓷产业链项目8个、总投资19.59亿元。特别是赴山东唐山、临沂等地,引进了总投资3.5亿元的阿拉丁隔热节能材料深加工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升规,填补了全县工业陶瓷的空白;引进了总投资7.2亿元的华伟超薄岩板大板生产线建设项目,所产岩板是最新陶瓷产品,建成后是江北地区最大的此类建材企业。

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鼓励陶瓷企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对生产工序和生产工艺进行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进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企业“智造”能力。目前,已推动富彩陶瓷、通盛陶瓷等10多家企业实施了生产线自动智能化设备升级改造项目,推动优尊陶瓷、天顺陶瓷等企业开展了“机器换人”。同时,紧跟省委关于深化省校合作建设“12大基地”的任务要求,以园区主导产业陶瓷业为突破,深化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交流,签署了大学生实习实训协议,共建陶瓷人才培育平台;与华北理工大学合作,引进静电纺丝制备镁橄榄石多孔超细陶瓷纤维专利技术,推动国内企业实施技术成果转化,该项技术投产后将打破日本、美国技术壁垒,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实施品牌提升工程。推动陶瓷企业走产品价值到文化价值的发展之路,提升园区陶瓷行业在国内市场上的整体形象和实力。引导优尊、富彩等陶瓷企业与香港森科产品公司、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发展公司等知名文创企业合作,打造了“小黄鸭”“机器猫”“宫里的世界”等陶瓷文化产品。组织承办了全市陶瓷产业高峰论坛暨“三新”“三名”评选发布会,区内共有7家企业、11个产品被评为全市名优企业、名优产品。推动开通了4列陶瓷中欧、中亚专列,日用陶瓷园区被评为全省第二批特色产业集聚区试点。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应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三大工程”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12-07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推行‘链长制’,培育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建链补链强链”。市第七次党代会指出要“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打造有效支撑转型的现代产业体系”。应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紧跟省委、市委部署,依托现有陶瓷产业优势,不断强化产业链思维,实施“三大工程”争当陶瓷“链长”,奋力建设“中国北方日用瓷都核心区”,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争先崛起。

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努力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陶瓷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延展领先链条、补齐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完善上游陶瓷机械、原料,下游陶瓷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产业链条,着力形成横向配套、纵向延伸、产业互补、行业衔接的良性互动循环发展模式。今年,铺开实施陶瓷产业链项目8个、总投资19.59亿元。特别是赴山东唐山、临沂等地,引进了总投资3.5亿元的阿拉丁隔热节能材料深加工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升规,填补了全县工业陶瓷的空白;引进了总投资7.2亿元的华伟超薄岩板大板生产线建设项目,所产岩板是最新陶瓷产品,建成后是江北地区最大的此类建材企业。

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鼓励陶瓷企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对生产工序和生产工艺进行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进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企业“智造”能力。目前,已推动富彩陶瓷、通盛陶瓷等10多家企业实施了生产线自动智能化设备升级改造项目,推动优尊陶瓷、天顺陶瓷等企业开展了“机器换人”。同时,紧跟省委关于深化省校合作建设“12大基地”的任务要求,以园区主导产业陶瓷业为突破,深化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交流,签署了大学生实习实训协议,共建陶瓷人才培育平台;与华北理工大学合作,引进静电纺丝制备镁橄榄石多孔超细陶瓷纤维专利技术,推动国内企业实施技术成果转化,该项技术投产后将打破日本、美国技术壁垒,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实施品牌提升工程。推动陶瓷企业走产品价值到文化价值的发展之路,提升园区陶瓷行业在国内市场上的整体形象和实力。引导优尊、富彩等陶瓷企业与香港森科产品公司、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发展公司等知名文创企业合作,打造了“小黄鸭”“机器猫”“宫里的世界”等陶瓷文化产品。组织承办了全市陶瓷产业高峰论坛暨“三新”“三名”评选发布会,区内共有7家企业、11个产品被评为全市名优企业、名优产品。推动开通了4列陶瓷中欧、中亚专列,日用陶瓷园区被评为全省第二批特色产业集聚区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