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建国家级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工作情况如何?全市重点改革任务攻坚突破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王体禹进行了介绍。
我市成立了创建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中医药大会,实施中医药发展保障工程。目前,全市中医类医院总数达到22个,27家综合医院和10家妇幼保健机构全部设置了中医科;17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建立了国医堂。全市拥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17个,市级重点专科42个。10家公立中医医院全部设立治未病科和康复科,积极推行综合医院“中医全科化”、在中医医院推行中医“五个全科化”、设立“中医经典科”,并开展了国家级中医治未病示范区创建工作。
在人才建设方面,全市中医类医院先后引进中医类别硕博研究生174人,实施“中医药名医工程”,开展名医传承工作,每年培训中医药人员6000多人次。
在中医药产业方面,全市种植中药材120万余亩,形成了10多处中药材产业基地;打造规范化专业化的中药材市场,鄄城县舜王城中药材市场是全国17家之一、山东省唯一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品种1400多个,成交额50亿元,被省发改委授予“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园区”;全市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27家,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医药企业实现产值90多亿元;通过大力发展医养健康产业,牡丹区等4个县区经过验收成为全省第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县区,5个单位成为省级医养健康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