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聚焦特色 构筑产业创新高地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11-17 点击:次
扛起“最美窗口”新使命,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立足新起点,苏州科技工作如何展现新作为。9月7日起,苏州日报推出“加速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城市”专栏,聚焦苏州“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创新生态、科技战略力量、创新资源、科技人才、科技体制改革等各领域的新成果、新举措,系统展现“奋战‘十四五’苏州科技在行动”的积极作为。
近年来,苏州强化创新源头供给,抢抓机遇,大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载体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创新主体,推动“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大力提升重点产业创新水平
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承担“纯电重卡用驱动电机系统的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获得苏州市级100万元的资金支持。项目通过开发纯电重卡动力系统,解决重卡油耗高、排放多等问题。项目实施以来,已实现纯电重卡动力系统研究及批量验证工作,目前已应用于31吨级牵引车、49吨级渣土自卸车、矿车等一系列重卡车型,累计销量2000余套,填补了国内空白。
聚焦产业引领,苏州市科技部门组织开展2021年度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项目申报,按“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两类组织实施,新设数字创新专项,重点推动以第三代半导体、新型显示、移动互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为主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支持高新园区产业特色发展;积极向上争取,组织完成2021年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申报,截至目前,已新立项项目32项,获省经费支持超6800万元。
强化创新源头供给,苏州创新探索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面向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需求,面向全球发布“干将铸剑榜”,首批总金额超81亿元;高起点、高水平建设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以及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项目等重大科创载体和平台;立足苏州制造业基础和优势,在全省率先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以技术研发服务为主业,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强化源头技术供给,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助力“一号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是苏州“一号产业”。近年来,苏州市科技部门整合资源、创新方法、集中力量,着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苏州市科技部门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产业科技政策宣传与落实,落实兑现两批次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政策性资助计划,共对380个项目给予资助,市级支持资金1.02亿元,带动全市财政资金投入约3.8亿元。
临床试验是制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苏州市科技部门启动实施临床试验能力提升计划,支持全市医疗机构中取得GCP认定证书的机构及其认定专业科室的临床能力建设。截至目前,临床试验机构能力提升项目累计立项93个。市级科技资金有力推动了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科研水平的提高;强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机构积极建设新药筛选、新药安评、实验动物等一批临床前公共服务平台;借助长三角(苏州)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整合利用长三角区域医疗卫生、科研院校、创新企业等资源,为苏州企业创新产品开展临床试验需求提供信息资源和平台服务。
为产业补链强链提供有力支撑,苏州市科技部门承办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云对接分论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有效匹配与迅速对接,鼓励我市企业加强产业协同与合作,共吸引产业链上下游2000多家企业登录云对接信息系统,发布供需信息2006条,签约总金额达620亿元。
梯度培育企业研发机构
亨通集团坚持把创新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引擎,先后获批建设市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市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院士企业研究院等企业研发机构。依托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与发展,亨通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创新,形成了一系列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目前标准制定和专利数量均位居国内同行首位,主持或参与各类标准制定并发布实施的有337项,累计获得授权专利总数为3682项,近三年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04项,累计荣获省部级以及全国性行业学会科技进步奖31项,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进步奖等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近年来,苏州市科技部门致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研发机构做优做大做强。
苏州市科技部门实施苏州市企业研发机构倍增工程,按照“达标即准”原则,鼓励全市科技型企业通过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企业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有效提高全市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在规上工业企业中的占比。截至目前,苏州现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93家,位居全省第一;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90家;省级院士工作站24家,位居全省第二;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1家,位居全省第二。
苏州持续开展企业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十三五”期间,全市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85%。
苏州建立分类机制,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和层次的企业,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持续推进企业研发机构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培育发展体系,系统推进高水平、高层次和高质量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加快战略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逐步形成企业研发机构梯度培育,引导企业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进而带动行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