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新格局,新能源产业如何做大做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11-11 点击:次
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底盘”,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持续做大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不断增强工业实力和后劲、提升汕头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我市在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新格局中,作为“三新”之一的新能源产业将以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为依托,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助推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特别是海风资源丰富
海况条件优越
发展海上风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我市持续发力推进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上海电气、南瑞鲁能、青岛武晓等海上风电装备龙头企业纷纷落户汕头,目前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我市依托海上风电智能制造基地和海上风电产业联盟平台,引导上下游产业集聚,加快重大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建设集技术、制造、实验、运维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项目。同时,加大“风电+储能”应用场景应用,引进储能锂电企业与我市上海电气、华润风能等风电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布局锂电池产业特色园区,鼓励推动电池企业和新能源企业在我市优先采购电池材料和电池模块,适度前瞻谋划氢能源产业。
近日,记者前往位于我市濠江区的上海电气广东海上风电智能制造基地采访时,看到这里正加快海上大功率风电机组生产制造,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据悉,近年来,在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统一领导下,汕头智能制造基地积极响应我国提出的“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在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环保能源产业技术革命上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新建“风光储充调”一体化智慧系统,赋能现代化工业园区能源管理,成为广东省首个“零碳工厂”。该项目通过智慧能源系统,把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带进百姓生活!
”上海电气风电广东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当前,汕头强力推进工业、产业发展,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新格局,凸显了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我国海上风电的领军企业,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将进一步携手汕头市打造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汕头海上风电、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统筹产业升级、城市优化、产城融合;以“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城市”协同共进,加强产业管理协调、完善产业标准体系,全面构建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全力打造产业龙头与地方政府协同合作新模式,助推汕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为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助力构建“三新两特一大”
产业发展新格局
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
近期我市将编制《汕头市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统筹全市海上风电及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广澳港区配套港口建设,逐步弥补海上风电港口差距,并积极引进对重建码头依赖性较低、附加值高的海上风电零配件厂商;加快推动近海浅水区海上风电项目及深水区海上风电基地建设,重点推进解决海上风电送出难题;加快建设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园,大力引进储能电池领域头部企业,因地制宜发展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据介绍,我市海上风电开发容量共3535万千瓦,目前已核准近海深水区项目10个,近海浅水区5个,共1170万千瓦。据行内专家预测,未来五年约可带动海上风电上下游产业链产值2000亿元。
扎根汕头求发展 共谋产业新篇章“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企业界引起热烈反响连日来,构建“321”产业发展新格局,引起汕头企业界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321”产业布局思路既立足汕头工业产业发展实际,又聚焦当今国内国际产业科技发展前沿,将使汕头迎来工业产业发展的春天,这极大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他们将依托汕头这片改革热土,提升生产、研发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做大做强,合力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龙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根植汕头30年,专注于建筑化学及日用化工应用开发。近年来,企业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在研发推广新材料的同时,着力开辟新能源和大健康的新赛道。而新能源和大健康产业双双列入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版图,将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公司副董事长洪量表示:“ ‘321’产业发展新格局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所提到的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都和我们企业做的非常有关联。如新能源方面,我们有和国外大学合作做清洁能源项目。”作为国内较大型的软膏剂制药企业,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年产各类软膏产品超亿支。面对我市将进一步整合大健康产业资源,企业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提质增效。
“公司总经理蔡小虹表示:“‘321’产业布局与汕头现有的特点、基础、优势很贴合。就现在医药行业的发展而言,如果靠中小微企业孤军作战,很难形成规模效益,所以我们需要整合,需要共享,需要在知识产权保护之下,共同合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汕头工业产业和企业自身发展实际
积极建言献策广东龙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洪量表示:
要让好的产业落地,还需要细分产业,找到精准的定位。同时,要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以及人才的引进、培养方面下功夫,才能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321”新格局。
蔡小虹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在梳理疏通行业协作时,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万邦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蒋海波建议:
希望政府能够给予企业,包括整个行业产业足够的规范和引导,从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持企业,从而更好地稳住本地优质企业,让他们发展壮大,也吸引更多外来资本来汕头投资。
我市各工业园区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着力推进“工改工”、低效用地再利用、建设高标准通用厂房,探索中小企业集聚集约发展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壮大园区特色产业集群,并通过实施“提旧育新”,多措并举,致力为企业发展壮大扫清障碍。汕头龙湖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引进信息股股长徐晓欣表示,下来,龙湖工业园区将紧盯重点产业定位,做好园区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工作,推动特色产业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