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首个村级乡村振兴发展规划通过评审
甘肃通渭首个村级乡村振兴发展规划通过评审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0-11-06 点击:次
11月4日,《孟河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2020—2025)》通过评审,成为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通渭县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首项举措,迈出了通渭县探索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第一步。
据悉,《孟河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是国家能源局协调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孟河村免费编制的五年发展规划。从规划背景及总则到规划措施及保障,《发展规划》囊括了9个方面共40项具体内容,总体定位于“打造集休闲农业、美丽乡村、文化创意、电商服务、农民创业创新为一体的农村电子商务示范点和农耕文化旅游名村”,争做“秀美靓村、服务惠村、产业兴村、旅游旺村”的乡村 振兴示范村。
当前,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历经7年艰苦卓绝攻坚克难,包括孟河村在内,平襄镇2640户1220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5.62%下降至0,1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孟河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于此时编制完成,意义重大。
在11月4日召开的浙江能源监管办机关党委与孟河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座谈会暨《孟河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评审会上,浙江能源监管办党组书记、专员周志明表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发展规划的编制至关重要。这份规划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既有政策背景和原则,又有包括浙江安吉鲁村、陕西袁家村、通渭华川等地的案例分析,并结合村庄现有的自然、人文、产业等状况,为孟河村未来发展绘制了蓝图。
近年来,在国家能源局党组的帮扶下,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孟河村党支部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探索推行“一建双引三带动”扶贫新模式,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提高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创办的“陇上孟河”村企电商销售额突破800万,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崭新的600余平米村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坚强了基层党组织阵地;通8个社的近7公里道路完成硬化,各社300余盏太阳能路灯亮起,全村近300亩金银花喜获丰收,15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开始为全村赚钱了……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百姓的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平襄镇党委书记魏军民表示,《发展规划》评审会议的召开,是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典范,为孟河村乃至平襄镇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当前,孟河村村民活动广场建设逐步推进,乡村记忆馆按计划实施,《规划》第一阶段统筹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村民基本生产生活需求的目标基本完成,孟河村“一轴一心五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雏形已现,产业、文化、生态内涵日益丰富。下一步,如期实现《发展规划》各阶段目标,还需要镇村两级政府深化部门协作、多方筹措资金,带领全体村民支持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一个强而有力、凝心聚力的基层党组织作为前提和保障。”孟河村党书记支书兼村委会主任刘振国说。由国家能源局驻村孟河村第一书记谷双魁带领村两委实践提炼出的“一建双引三带动”的扶贫模式,即依托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安全司、浙江办等党组织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的优势,引领创办集体企业,引进协办企业,带动全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公益事业发展、带动村民思想转变,真正让孟河百姓尝到了甜头。这种“你来我往走亲戚”式的高质量、广角度党支部结队共建活动,为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百姓脱贫致富注入活力。
寒意深秋,暖意融融。就在规划评审活动召开同期,国家能源局教育扶贫捐赠仪式在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举行。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企业协会分别为徐家川学校和孟河村教育专项金进行现金捐赠,中国自动化学会发电专业委员会在通渭思源实验学校捐建的智航助学助教基地与智航教育实验室也正式启动,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与时代同步,与科技接轨,拥有未来立足社会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