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入长三角重点产业规划之后,南通亮出成绩单!
被列入长三角重点产业规划之后,南通亮出成绩单!
来源:未知 日期:2019-07-26 点击:次
今年5月,面对世界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指导和上海市科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如皋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写的《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在上海正式发布。
产业规划立足高质量发展,适度超前布局,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提出将长三角氢走廊打造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加氢基础设施网络,实现加氢基础设施与燃料电池汽车的协调平衡发展。
长三角作为我国氢能产业示范领先地区,具有产业环境潜力巨大、示范推广全面展开、氢气基础资源丰富、加氢基础设施支撑等良好的发展基础与优势,但长三角各先行城市之间尚未有效达到车站协同、互通联动、共利共赢的局面。
建设连接长三角城市的氢走廊可有效打破目前困局,以加氢基础设施网络化为主体,打通燃料电池汽车互通路径,有利于形成区域协同和示范效应、推进能源转型生态文明建设。
氢走廊的发展以长三角城市群城际间带状及网状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兼顾重点城市市内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城际间交通加氢需求为出发点,适度超前建设,以推动实现加氢基础设施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协调平衡发展为目标。氢走廊建设发展将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近期发展规划(2019—2021年),此阶段立足于长三角现有氢能产业基础,示范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同时将以上海为龙头的产业先行城市打造成氢走廊的核心点,率先启动建设4条氢高速示范线路。先行城市包括已经确定积极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上海、苏州、南通、如皋、宁波、嘉兴、湖州、张家港等。
在氢走廊发展初期,先行城市结合实际发展专向规划,以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示范推广线路的加氢需求为出发点,结合氢气供给情况,优先在公交、物流、出租等领域建设与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阶段性目标相适应的加氢设施。
规划提出,将同时发展城际快速路连接站。以上海为重点城市,辐射周边苏州、南通、如皋、宁波、嘉兴、湖州、张家港等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方面有较好基础或者较强政策导向的城市。以城际快速路G15(沈海高速)作为氢能高速路建成加氢站4座,连接宁波—上海—苏州(张家港、常熟)—南通—如皋等区间城市;以城际快速路G42(沪蓉高速)作为氢能高速路,建成加氢站2座,连接上海—苏州等区间城市;以城际快速路G50(沪渝高速)作为氢能高速路建成加氢站2座,连接上海—湖州等区间城市;以城际快速路G60(沪昆高速)作为氢能高速路建成加氢站2座,连接上海—嘉善—嘉兴等区间城市。以点带线,形成长三角带状氢能走廊,初步形成氢能高速走廊示范。
第二阶段为中期发展规划(2022—2025年),此阶段大力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发展,进一步提升氢能关键技术水平,在重点城市之间推广建设10条以上氢高速公路,拓宽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范围。同时实现氢能产业快速成长,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集群,打造特色鲜明的的氢走廊创新发展模式。
在氢走廊发展中期,扩大热点城市规划,结合重点城市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计划,在城市、城际快速路及周边广泛布点。连接南京、常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扬州、盐城、连云港、杭州、舟山、绍兴、台州、温州、合肥、芜湖、马鞍山、宣城等热点城市。延伸前期已建成的4条氢能高速公路,新增城际快速路G40(沪陕高速)、城际快速路S32/S21(申嘉湖高速)、城际快速路S28(启扬高速)、城际快速路G1501(上海、宁波绕城高速)、城际快速路G2501(南京、杭州绕城高速)等氢能高速公路,继续促线成网,增加形成10条以上氢能高速网络。
第三阶段为远期发展规划(2026—2030年),氢走廊要覆盖长三角全部城市和20条以上主要高速公路,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区域,充分带动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未来社会清洁能源和动力转型。
02
南通为何能排全国第11名?
南通如皋自2010年开始谋划布局氢能产业,经过8年长跑,相关园区内已经汇集氢能企业近30家,初步形成了覆盖氢能制备储运、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燃料电池汽车等环节的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放眼全国,这里算得上是谋划最早,产业链最为完备的氢能产业集聚区之一。
如皋的具体做法:
一是“有中选优”与“无中生有”两相结合,主动寻求产业突围。该市结合轮胎、钢球、汽车零部件生产等现有产业基础,明确提出培植、深耕市场容量大、拉动能力强、市场主体配套集聚高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密切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氢能标准委员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高层次机构、行业协会、联盟间的合作,举办国际性行业盛会,充分发挥重大活动平台“放大器”和“强磁场”的作用。
二是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双脚走路,稳步提升技术水平。面对国内氢能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该市密切与加拿大巴拉德、美国安思卓、日本丰田汽车等全球知名企业合作,提高氢燃料电池部件的国产化水平。鼓励企业加快创新步伐,先后出台《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如皋市扶持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抢占科技前沿阵地。
三是“向上生长”与“向下延伸”链式并进,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以6家整车生产企业的招引落户带动40多家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的先后安家,积极推动整车企业与氢燃料电池企业良性互动、合力发展。鼓励企业与重点高校、科研单位共建研发机构、工作站,培养和储备技术人才,打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真正实现人才“不求所在,但求所用”。
氢能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目前尚处于示范应用阶段。除了开通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之外,如皋正积极开展氢燃料电池物流车、乘用车示范运营、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示范应用等,同时参与策划并推动《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高速公路网络为纽带,推动氢基础设施建设,为长三角氢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十年磨一剑,目前,如皋已初步形成了一条集制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制造、氢能和产品示范应用“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链,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联合国氢计划经济示范城市”,2018年共实现销售50亿元,同比增长66%。目前,如皋出台了《扶持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正以建设“氢能小镇”为目标,积极构建一个集研发、生产、检测、应用、推广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力争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首个氢能经济之都。
如皋氢能小镇总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总投资78.5亿元位于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部位,是如皋北部的重要交通节点,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与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小镇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区域发展前景和全球发展空间。
如皋氢能小镇将围绕氢能全产业链重点领域,积极布局上游氢气制、储、运,中游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电堆、系统,下游氢燃料电池汽车等环节,积极促进产业集聚,培育千亿级地标性产业。同时,小镇配套完善金融、政策、环境、服务等产业要素,积极搭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标准与检测认证、推广展示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开放、协同、共享的创新创业产业生态系统。
-
定位
如皋氢能小镇的特色产业定位为氢能产业,围绕氢能全产业重点领域,构建氢能产业生态体系。其中,小镇产业发展中布局上游氢能制、储、运,中游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电堆、系统及辅助系统,下游氢能在交通、电力、商业设施等方面的应用。
此外,2018年7月如皋氢能小镇获批江苏省第二批特色小镇,是国内最早、全球知名、产业集聚度最高的氢能特色小镇。
-
规划布局
如皋氢能小镇规划中,产业方面有制储氢设备智造区、燃料电池核心智造区、电池辅助系统智造区、企业创新中心等。同时,小镇还有学校、居住社区、休闲区、培训区、观景区等配套设施。
据此前规划显示,如皋氢能小镇客厅规划面积为5100平方米;3A景区服务功能建成时间预计为2020年6月底。目前,小镇已建有汽车文化馆、燃料电池检测中心、氢能战略研究院、商务中心、酒店等设施。
-
发展平台
如皋氢能小镇产业载体平台包括氢能产业园、国家级氢燃料电池汽车研究检测中心、氢能产业园创新创业中心、江苏省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永久会址、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科普巡游。
-
投资运营情况
据此前规划显示,如皋氢能小镇投资运营规划为:
2018年:投资额33.6亿元、使用建设用地456.5亩;
2019年:投资额26.4亿元、使用建设用地361.6亩;
2020年:投资额18.5亿元、使用建设用地272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