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 >

科技大会聚焦创新驱动发展 新兴产业迎来加速跑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6-16 点击:

  新中国历史上首次,科技界最高规格三大会议——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日前在京同步召开。“三会合一”是我国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国家创新力量的总聚焦、总部署和总动员,也意味着国家高层把“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升至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相同的历史高度,吹响了决胜“十三五”时期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在此背景下,中国智造将是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有如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加速跑,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弯道超车”,为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创新总动员:三大方向两大亮点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发展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部署、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向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发。
  
  此次“三会合一”则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主攻方向。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尤其,科技创新必须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放在首位,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作出卓越贡献。“党中央已经确定了我国科技面向2030年的长远战略,决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要加快推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科技创新这一系统工程主攻方向确定的前提下,“三会合一”还将发挥特定时代中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正如科技部战略研究院科技投资研究所所长郭戎所言,“三会合一”既是面向现实的发展需要,又是面向未来,对“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
  
  历史新机遇:新兴产业迎来加速跑
  
  “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科技界这一次集结再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于新兴产业而言,更是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
  
  其一,政策支持为新兴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等此前已先后发布,此次“三会合一”更是重磅加码。在政策暖风频吹下,新兴产业已迈出转型升级坚实步伐:互联网经济爆发增长,凸显其对国民经济的新引擎作用;信息通信业内涵不断丰富,VR、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正在迅速向大规模产业化和广泛应用的阶段推进;宽带提速降费大势所趋,全球最大的4G网络蓬勃发展,5G国际标准化拉开序幕……还有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达14220亿元,其中企业支出超过77%。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1%,国家创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其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我国推动自主创新,从价值链高端入手实现技术追超。发展新兴产业有利于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实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当前面临产能过剩、老龄化等问题和挑战,也激发新兴产业发挥作用。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
  
  驱动号角吹响:创新才能制胜
  
  当前,科技改变中国创新驱动未来的号角已经吹响,必须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创新永无止境,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
  
  以制度创新保障科技创新,需增加企业科技投入。企业投入增加也反映了政策的落实情况。研发经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这些政策都在引导促进企业更加关注前端研发,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开展研发,满足市场更新更高的需求。
  
  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同时要弘扬创新文化,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穆荣平的话来说,“我们干一切事情都从创新的角度出发,思考创新理论、运用创新方法,把创新发展作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思维方式,就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主页 > 新闻中心 >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 >

科技大会聚焦创新驱动发展 新兴产业迎来加速跑

2016-06-16 来源:未知 点击:

  新中国历史上首次,科技界最高规格三大会议——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日前在京同步召开。“三会合一”是我国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国家创新力量的总聚焦、总部署和总动员,也意味着国家高层把“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升至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相同的历史高度,吹响了决胜“十三五”时期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在此背景下,中国智造将是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有如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加速跑,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弯道超车”,为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创新总动员:三大方向两大亮点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发展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部署、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向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发。
  
  此次“三会合一”则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主攻方向。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尤其,科技创新必须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放在首位,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作出卓越贡献。“党中央已经确定了我国科技面向2030年的长远战略,决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要加快推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科技创新这一系统工程主攻方向确定的前提下,“三会合一”还将发挥特定时代中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正如科技部战略研究院科技投资研究所所长郭戎所言,“三会合一”既是面向现实的发展需要,又是面向未来,对“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
  
  历史新机遇:新兴产业迎来加速跑
  
  “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科技界这一次集结再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于新兴产业而言,更是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
  
  其一,政策支持为新兴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等此前已先后发布,此次“三会合一”更是重磅加码。在政策暖风频吹下,新兴产业已迈出转型升级坚实步伐:互联网经济爆发增长,凸显其对国民经济的新引擎作用;信息通信业内涵不断丰富,VR、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正在迅速向大规模产业化和广泛应用的阶段推进;宽带提速降费大势所趋,全球最大的4G网络蓬勃发展,5G国际标准化拉开序幕……还有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达14220亿元,其中企业支出超过77%。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1%,国家创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其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我国推动自主创新,从价值链高端入手实现技术追超。发展新兴产业有利于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实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当前面临产能过剩、老龄化等问题和挑战,也激发新兴产业发挥作用。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
  
  驱动号角吹响:创新才能制胜
  
  当前,科技改变中国创新驱动未来的号角已经吹响,必须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创新永无止境,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
  
  以制度创新保障科技创新,需增加企业科技投入。企业投入增加也反映了政策的落实情况。研发经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这些政策都在引导促进企业更加关注前端研发,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开展研发,满足市场更新更高的需求。
  
  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同时要弘扬创新文化,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穆荣平的话来说,“我们干一切事情都从创新的角度出发,思考创新理论、运用创新方法,把创新发展作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思维方式,就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