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进湘潭工业转型升级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2-15 点击:次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遵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以带动湘潭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两头激励,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有两个来源: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表现在产业发展中,就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两个基础阶段。加强对这两个阶段政府支持和政策激励,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实施市场需求培育战略,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设立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消费补贴、政府采购、专利保护、实施应用示范工程等。
三大举措,促进发展。一是推动项目建设,提升产业整体实力。贯彻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支撑产业;以重点项目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链“链主”;以投入壮大实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项目引进人才,做到“双引”同步。按照拥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的标准和条件,尽快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二是构建发展平台,加速创新要素集聚。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本地技术研发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提升本地研发机构能力,充分运用“互联网+”,加强与国内外研发机构的联合,搭建高层次创新平台。引导企业、科研机构组成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整合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加强产业交流合作,助推企业“走出去”,提升湘潭市新兴产业整体形象,在全市营造良好的创新和外联氛围。建立新兴产业培育工作协调机制,着力提升“政企联动”服务工程。强化政府财政资金引导功能,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解决从科技研发到产业成长过程中的融资需求。三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产业支撑力。突出以人才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转型升级,以人才高地建设带动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建设。侧重于新兴产业亟需的高端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招才引智;重点加强对领军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技术研发团队的引进,形成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内外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促进自有技术人才水平提升。着力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让他们创业有机会、创新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四大关系,助推发展。一是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既要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更要立足于自主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二是政府引导与市场选择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引导,但更是一个市场化过程,所以应更多的交由市场选择,不能先选择“种子选手”,只能先确定“门槛”,并以此作为政府支持的标准。三是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传统产业通过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延伸产业链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互动发展,全面增强产业竞争力。四是着眼长远与立足实际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性强、成长性高,战略意义深远,但它的发展是分周期、分步骤、分类别、有差异的,很多技术和标准还很不成熟,甚至有技术双刃剑的特性,要杜绝不顾市场,一哄而上。
(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阳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