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京津冀新闻 > 河北优势 >

京津冀协同发展--廊坊

来源:未知 日期:2015-09-17 点击: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进行空间布局,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战略性功能区平台为载体,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立体网络。
  
  “北京就像一个大的磁铁,距离北京足够近就会被磁铁吸附过去。就像固安、燕郊、香河。而廊坊不是铁屑,廊坊具有完整的城市功能,她与北京的关系相当于大磁铁与小磁铁的关系。随着城市格局的变化,单点城市的竞争已演变成城市群的竞争,如同日本东京城市群、美国大湖区等等,城市群的特点是分布在周围的城市均有一定的城市分工及功能定位,扮演不同的角色。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纲要的颁布就是打破界限,协同发展。当廊坊依附于城市群的发展,就有了新的发展机会。”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廊坊发展带动的话题,《安家》记者miss贝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居住区规划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播,在张播看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级战略、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1000公里市郊铁路串联京津冀等利好政策支持下,对于廊坊城市发展带来的产业与功能的聚集,将直接促进廊坊的城市发展。
  
  政府利好政策,唤醒沉睡的能量

  
  2015年5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翻开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战略落地的新篇章。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扶植下,在政府规划及土地运营主导下,北京的人口重心、产业中心正在南移。
  
  据有关“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纲要对外发布消息可知,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进行空间布局,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战略性功能区平台为载体,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立体网络。其中河北保定、廊坊两市与北京市、天津市共同构成中部核心功能区。廊坊作为“四区“其中之一,又恰好位于北京与天津城市连接线的中间位置,从这一点看来,廊坊相比保定就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天然优势。
  
  协同发展战略之下,廊坊成兵家必争之地
  
  “首都机场建成之后,顺义、望京、三元桥都发展起来了。机场对于周围区域的带动是逐渐外溢和两头往中间挤的过程。对于首都第二机场对于区域的带动也是如此,不仅是物流的发展,还有对于高端人群的聚集。“张播对于首都第二机场对廊坊的发展带动非常看好。廊坊距离首都第二机场仅有20公里。资料显示,新空港1639亿元的投资有43%在廊坊广阳区,新航城“五城六镇”载体,廊坊市和广阳新区就正好是其中的一城一镇。廊坊发展目标是着眼新机场建设、首都城市功能转移,打造保税加工仓储与现代物流,设施农业以及高值食品集散交易,智能生产、电商和知识经济,会展购物娱乐综合型服务业,高新技术制造产业五大支柱产业群,对廊坊未来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北京新机场的建设,会增强廊坊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吸引外部新型产业同时引起廊坊市内部产业结构性的重组。未来新机场的投入运营后,廊坊更将承载大批量新机场产业人群及客流,逐步发展成为未来的“新国门”,是未来亚洲重要的门户地区之一。
  
  京津新中心,河北经济新的增长极
  
  北京新机场的建设,不仅仅架起了连接廊坊与北京的“桥”,也架起了连接廊坊与世界的“桥”,更助推着廊坊经济社会的腾飞。借势新空港崛起的廊坊北部文化新区,定位京津新中心,由政府规划开发,规划结构为“一轴三心”。一轴为艺术大道城市发展轴,是串联新区核心功能、集合区域高端产业、荟萃城市文化艺术的发展动脉。三个城市发展中心,分别为行政服务主中心、创意创业副中心和商务金融副中心,承担不同的职能。未来可能是新国门形象区。
  
  廊坊必将在区域重新定位,绿色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真正成为河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