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政策及新闻
- 光伏产业政策
-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政策
- 自贸区政策
- 区域经济政策
- 一带一路政策
- 县域经济政策
- 智慧城市政策
- 创新基金政策
- 京津冀规划政策
- 国家高新区政策
- 火炬计划项目政策
- 高新技术企业政策
- 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
- 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解读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2-23 点击:次
五年前,我向温家宝总理提出建议“稳定全国的物价总水平,关键在于稳定肉禽蛋菜价格,而肉禽蛋菜的价格重在肉禽蛋菜的生长和流通”。现在肉禽蛋菜的生产总体上还是千家万户小生产,千家万户小生产对应的是千变万化大变化,小生产和大变化要对接,这个对接是千斤重担,农民挑不起这个重担,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绝对不能放松。
一、“十三五”时期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
我们还有20多天就进入了2016年,2016年是什么时段?2016—2020年,这是我们“十三五”期间,我参加了“十三五”规划工作,在这里我们从“十三五”规划和五中全会谈起。再有20多天进入了“十三五”,“十三五”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就是总书记在五中全会上明确讲的,就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未来的五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至关重要,未来五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多重矛盾相互叠加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
另一方面,一定要认识到未来的五年,它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有作为的一个战略机遇发展期。怎么来看未来五年?还是要把握住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关于阶段性特征,总书记在五中全会,包括“十三五”规划都作了表述,怎么表述?总书记用了三句话来表述我们未来五年的特征,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同时,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又要求我们必须要遵循三个规律,第一我们要遵循经济规律,要实现科学发展,第二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我们要遵循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所以,五中全会上提出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转变发展理念,而且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二、速度换档是经济发展的规律
我先从速度变化讲起,大家近日都深感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感到困难很大,我们回顾一下中国经济,我们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37年,我们的37年,我们前35年中国平均增长速度9.8%,9.8%是什么概念?在过去30多年我们这个速度在世界是名列前茅的,而现在有人批评我们过去的高速度,这个不对,为什么?你把时间回到我们的1978年,1978年的时候全国城市人均收入一年342元,1978年的农民年均人收入只有133元,广西低于全国的平均数。而在那个时期,大家都知道,我们吃饭要粮票,穿衣服要布票……回到那个时期,我们的突出问题、主要矛盾是什么?首先是吃饱肚子,只有肚子饱了才能发展。在那个历史阶段,邓小平同志教育我们,我们的速度要快一点。所以,在那个历史我们追求速度,保持一个较快的速度至关重要。
正因为有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才有今天中国的成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随着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发生了变化。什么变化?我曾经讲过,中国经济发展内在的突出矛盾,它的变化和中国人吃的变化是一致的,我在人民日报写了一篇文章,中国人的吃,这30多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吃饱,主要矛盾是数量问题,能吃多少,能不能保证大家吃饱,第二个阶段是吃好,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第二个阶段是什么结局?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的人比比皆是,我到医院大夫就说,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这是代谢疾病,你的代谢出了毛病。大夫还告诉我,人的代谢能力不取决于锻炼,取决于遗传。我和大夫说了,你要说到这,我想了一个问题,你说是代谢能力取决于遗传,现在这么多人出的问题,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人有遗传所决定的代谢能力,代谢能力没赶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实际上这两个事物不匹配,我们就出了问题。现在进入了第三阶段,是吃好,30年由吃饱到吃好,现在是健康阶段,营养、健康、食品安全。所以,这30年,中国的吃,由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你看出我们的内在突出的问题和主要矛盾在变化。
其实中国经济30多年的变化和曲线的变化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到了今天大家一定会看到中国经济突出问题不是速度问题,是质量问题,是效益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速度换档是一个规律,是规律就得适应它,不能和规律对着干。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8个方面论述了为什么中国经济现在要换档,速度要下调,从8个方面,第一叫做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第二是排浪式消费不再出现等8个方面。讨论的时候我说8个方面很完整很科学,但是学术味道过浓了,让一个普通的民众理解什么是投资的边际效应,还递减,这个事儿有难度。经济发展和人一样,一个人无论你身体多么强壮多有本事,也不可能长时间处于高速奔跑的状态不换档,谁也做不到,所以换档是一个规律,换档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下一步的可持续。
三、过去经济高增长的两个红利
讲到换档是规律,大家要问了,为什么中国经济换档的规律,为什么现在换?现在的换档速度往下掉,这和我们面对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关。比如,过去中国高增长靠什么?很重要的是靠两个红利:
1、改革红利
第一是改革的红利,从1978年开始,农村搞改革实行家庭联产年产责任制,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是自己,粮食和肉禽蛋菜就由短缺变为充裕,我们消灭了粮票,在城市把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我们30多年的发展最根本的力量是改革,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改革的红利支撑中国经济高增长。但是现在的改革到了新阶段,什么新阶段?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讲,现在的改革到了深水区,到了攻坚阶段。我解读过怎么理解总书记讲的深水区,过去有一句名言叫做摸着石头过河,过去30多年的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各位注意,现在到了深水区,深水区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水深了,石头摸不着了,或者我们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靠摸着石头过河就能改革。现在的改革怎么走,谁都觉得茫然。
为什么现在强调顶层设计,什么是攻坚阶段?总书记讲的原话说:“在改革问题上,好吃的肉被我们吃光了,现在改革面对的是难啃的硬骨头。”为什么总书记要兼任前党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为什么现在再三要求大家在改革上要敢于过深水区,敢于啃骨头?“十三五”一方面是全面实现小康的决胜阶段,我们在“十三五”期间必须在改革的重要领域、重大环节有实质性的突破,显然现在的改革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空间和环境。我们要注意到,这个增长速度换档就是不要让经济运行各项比例绷得过紧,也是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2、人口红利
除了改革红利以外,我们还有过去30多年支撑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人口红利。过去有好几亿小青年,不怕苦不怕累,到现在人口红利消失了,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就是16—60岁的劳动力,中国的劳动人口前年减少244万,去年减少270万,我们的劳动年龄人口每年有两三百万的速度在减少,它反映在经济上是什么问题?就是劳动力价格这几年急剧上涨,全国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2000年是1920元,2015年是3052元,这是全国平均数。
现在的企业难在哪里?往外看是出口不足,产能过剩,往内看是劳动力成本上涨,现在企业受到双向夹击。如果要研究经济下行的话,就全国来说,下行压力最明显是在进出口领域,今年年初,总理确定201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要同比增长6%,我本人参与了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和修改工作,在起草和修改阶段,大家认为6%,确实有困难,但是总觉得我们经过努力没问题,所以3月份总理到两会上讲了这个数,人大通过了立法了,需要考核了,全年目标是6%的增长,实际的情况,全年目标是6%,今年一季度是负6%,现在到了10月份,全国是负8.1%。但是广西是16%,广西对全国进出口贸易做了很大的贡献,为中国稳定对外贸易做巨大贡献,全国是负8.1%,这两天要公布11月份的数据,我估计也不好。
为什么进出口贸易掉这么厉害?大家都知道,过去的出口都是30%多增长,现在怎么变成负的,分析就发现问题了,不是所有的出口往下掉,高新技术出口不错,现在掉得最厉害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中国有七大劳动密集型,纺织、服装、箱包、玩具、家具、鞋、塑料制品,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产品,前年出口增长率是22.2%,去年掉到0.2%,从22.2%掉到0.2%,现在全是负的。为什么劳动密集型掉到这么一个状态,是因为我们的人口红利消失了,我们和东南亚国家相比,这些国家他们在学中国,走我们过去走过的路,都在利用廉价劳动力招商引资,加工贸易,再生产低价格商品,出口打天下。东南亚地区的优势在于劳动力便宜,越南一个工人平均一个月150美金,相当于我们的一半,柬埔寨更便宜,一个月是100美元,就是600块人民币,600块人民币在中国上哪能请人干一个月。所以,大家对中国经济下行,不要发牢骚或者垂头丧气,一定要看到经济下行后面是什么?我们过去靠廉价劳动力,生产低价格商品,打天下干出口,这条路到此为止,千万不要留恋它,劳动力廉价的时代不再存在了。
四、老龄化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我们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老龄化,最近十年中国80岁老人数量翻了一番,现在80岁的家家都有,什么是老龄化?国际标准有两条,一条是60岁,一条是65岁,现在更多是用65岁。当65岁的人占到总人口的7%就叫老龄化,那我们中国占多少?接近10%。10%是什么概念?就是中国老年人口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过亿的国家,首先说是好事,说明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国民体质健康有了进步,但是问题来了,养老怎么办,有三个途径,第一是自己养自己,养老金的水平太低,没有做到全覆盖。第二是靠政府养,做不到,发达国家在老龄化的时候,65岁占总人口7%的时候,人均GDP都是几万美元,现在10%的老龄化,但是我们的人均GDP去年才7500美元,所以发达国家人家是先富后老,我们是未富先老。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老龄化,比如日本,1955年进入高增长持续了15年,成为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现在日本经济已经连续21年零增长,负增长。为什么日本经济连续二十年零增长?去年我在日本听一个日本专家讲的,他说为什么日本经济20多年零增长,你到商场看一看就明白了,在日本商场销售老人的尿布超过了婴儿,在日本商场统计的结果,卖老年人尿布的数量超过了婴儿销售,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我们在日本吃饭,日本服务员没有小姐,全是奶奶。所以,人口老龄化不能小看,现在面对的是8位老人,往下推是16位。
总书记在五中全会的讲话用了一个词,叫做代季更替,一个夫妻生2.1个孩子,人口可以做到总量不变,但是一代人能换一代人,这叫代季更替。北京是0.8%,全国平均数是1.2,这种状态下,大家按照数学模型往下推,按照人口数量、生育率、结构往下推,形势很严峻。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要占三分之一。我最近到山区调研,县委书记是一个女同志,她说现在是农民第一个孩子是男孩,第二个孩子也不生了,放开单独二胎后,怕大家都生了,最后调研结果显示,有生育意愿的人才占15.4%。
五、气候与资源问题日益严峻
另一个问题是资源环境不堪重负,过去增长是高速度,但却是粗放增长,高能耗、高污耗。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60%的石油是靠进口,我们吃的豆油70%是靠进口,我们的自然不堪重负。我们到了南宁很羡慕你们,北京上个礼拜的雾霾到了什么程度?我在这坐着,最后一排是男是女绝对分不清楚,北京的年轻人在网上发帖子,说现在北京的雾霾已经看不清天安门挂的毛主席的像了,现在90%的城市空气不达标。我们从上个世纪50年代对癌症发病搞统计,几十年下来,排第一是肝癌,过去是穷,营养不良,卫生防疫不完善;到了现在,肺癌取代了肝癌,显然对这种状况我们是用生命的代价在偿还。
所以,现在我们的增长速度换档,也不要垂头丧气,要看到好的一面,这是规律,它能够使我们化解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速度换档也有一个大事,速度换档怎么换非常重要,怎么换?我再举一个例子,中国经济的汽车开了30多年的高速怎么换档,跟开车是一个道理,汽车高速行使怎么换,不能从五档换一档,得五档换四档。怎么理解?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都明确讲过,就是我们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四个字,稳中求进。稳中求进就是五档换到四档。
我们到“十三五”,实现全面小康,有实实在在的指标,比如最重要的一点,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两个翻一番,哪两个?国内生产总之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习近平总书记讲了,做到两个翻一番怎么办?有一种方法是倒推,2020年要实现两个翻一番,倒退过来,2019、2018、2016这五年的增长速度不能低于6.5%,这样不就明白了,不能低于6.5%是什么速度?就是四档速度。这段时间总有人问我,中国经济往下掉,掉到什么时候为止?有没有底,什么时候见底,我跟大家讲,总书记总理再三强调,有两个底,一个是就业,经济下行有一个规律,不能导致大面积的失业,第二个底是不能产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两个底加上平均6.5%的速度。
六、以积极心态进入新常态
未来五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未来五年我们的任务相当的艰巨,蔬菜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未来五年贫困人口脱贫,七千万的贫困人口,五年平均每年2500万,不是小事,我们的蔬菜流通行业和农民的脱贫致富走向小康至关重要。
未来五年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特别强调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时候也说了,新农村建设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是对于中华民族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在这个角度下,我们还是要振奋精神,中国经济确实困难很大,但是大家想想,比起1978年我们面临的困难,这能比吗?我始终强调,现在进入了新常态,最重要的是以什么心态进入到新常态?如果是以消极、被动、唉声叹气进入了新常态,肯定无所作为,但是如果换成主动积极的心态进入新常态,显然你就会发现未来五年充满了机遇,
未来五年是各个行业,包括蔬菜流通行业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而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就能实现更大的发现,我们又能为全面小康建设添砖加瓦。所以,在这里,我觉得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也预祝我们的行业扎扎实实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谢谢各位!
(根据演讲现场实录整理)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 姚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