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政策及新闻
- 光伏产业政策
-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政策
- 自贸区政策
- 区域经济政策
- 一带一路政策
- 县域经济政策
- 智慧城市政策
- 创新基金政策
- 京津冀规划政策
- 国家高新区政策
- 火炬计划项目政策
- 高新技术企业政策
- 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
- 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
十三五时期要把创新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2-21 点击:次
12月21日,由《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5)No.5》发布会在京举行。蓝皮书指出,“十三五”时期,要把创新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蓝皮书指出,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存在梯度转移的现象。中国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同样也存在梯度转移,就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将其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这种产业的梯度转移,不仅对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效避免了中国传统优势的急剧衰落,避免了竞争优势断档现象的发生。但是,根据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推进产业梯度转移,以此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回旋余地的空间在“十三五”期间将有所收窄。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的发展格局,出现过三个不同的时期,即东部地区增长快、中西部地区增长较慢,东部、中西部地区增长都较快,中西部地区的增长快于东部地区。第一个时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基础和条件较好、承接外部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强、有承接空间有关;第二个时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增强、东部地区仍有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优势有关;第三个时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动能减弱、东部地区向外转移产业的动力减弱和空间收窄有关。
“十三五”时期,中国仍有实施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空间,但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可转移、中西部地区可接受的产业规模都会下降。通过地区间产业的存量转移,优化存量的空间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将会有所调整。“十三五”时期要把创新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加以推进,既要支持鼓励发达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也要支持和鼓励中西部地区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中西部地区要重点加强利用后发优势的能力建设,东部地区要建立一批能更好发挥先发优势的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要积极推动区域间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建成一批科技创新新高地,以此带动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